【本报讯】一直素未谋面,认识林保全就是在他离世当日,「佢个头圆碌碌真系好似叮当」。张浚华是《儿童乐园》前社长,40年前把日本漫画《叮当》引入香 港。她称赞林的配音活灵活现,令叮当深入民心。大雄和叮当的配音员相继离世,这名年届76岁的港产「叮当之母」慨叹:「大雄走咗,叮当又走埋。我谂我其实 走都系迟早嘅事,但冇问题,有时要顺应天意。」

技安起初叫阿广

张浚华昨早收到友人短讯,才知悉林保全是叮当的配音员,「好可惜,佢仲咁后生」。她盛赞林不但为叮当配音表现出色,其他角色也一样生动传神。她说一个漫画 角色能够深入民心,除了内容吸引,实有赖这班幕后精英敬业乐业,「香港人真系好值得骄傲,卧虎藏龙,各个行业都有出色人才,令香港光芒四射」。
张 浚华1973年引入《叮当》漫画在《儿童乐园》刊载,原名叫《多啦A梦》,「叮当」中文译名出自张浚华手笔,「佢挂住个叮当,叮当个名又够响」。大雄、牙 擦仔也是她改名,静宜的灵感来自静宜女子中学。她说技安起初叫肥仔、阿广,后来无线买了电视版权,才易名技安,但仍沿用大雄、叮当和静宜等名称,「当时已 深入民心到不得了」。
《叮当》在亚洲各地有不同译名,作家藤子不二雄于1996年病逝后,电视及出版业界依其遗愿,统一称为《多啦A梦》,林保全也说叮当较亲切,张浚华认同,「老实讲,我哋系中文世界,梗系钟意叮当啦,但都要尊重作者」。
■记者王家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