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新北市紀錄片獎」應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之邀於香港舉辦「港臺紀錄片拓展連線」活動,新北市新聞局長張其強表示,由於今年紀錄片在上海、香港兩地放映都受到在地大學生的重視和熱烈迴響,因此,計畫明年推動「234聯展」,也就是「兩岸三地四校紀錄片聯展」。

新聞局說,將邀請包括香港大學、臺灣藝術大學、世新大學、以及上海同濟大學的同學,經由這些90後、甚至00後年輕世代,各自所處不同城市間的觀察和體驗,透過紀錄片的拍攝,呈現兩岸三地不同的世代差異和城市的變遷,同時也歡迎更多的香港紀錄片工作者,來臺灣參加新北市紀錄片獎。

新聞局長張其強並與40多位香港大學同學在內的滿場觀眾,分享了推動紀錄片的「新北經驗」,指七年來在朱立倫市長的堅持下,新北市紀錄片獎提供每片33萬臺幣(約一萬美元)的拍片輔導金,卻不要求版權,就是希望讓紀錄片工作者,少一點財務上的壓力,保有更多的創作空間。

檢視相片

七年來創作的議題涵蓋了社會、生態、宗教、性別、環保等各種層面,共輔導了72部紀錄片、77位導演,其中更有5部獲獎影片,已經發展成超過一個小時的長片,在院線放映,目前在香港浸會大學任教的臺灣資深紀錄片導演李道明,也以觀眾的身分,對於新北市紀錄片獎,版權完全回歸導演的做法深表支持,並鼓勵在場年輕的紀錄片工作者,要為自己拍片,而不是迎合市場。

原定與會的2007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得主,同時也是香港大學教授的楊紫燁導演,在活動前半小時,突然以還有「工作行程」無法參加,改由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陳芷琪主任代表,並轉達樂意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共同推廣兩地紀錄片。

楊紫燁導演,曾以記錄中國大陸愛滋病孤兒的《穎洲的孩子》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她曾在今年寫信給香港特區長官,要求政府應支持紀錄片發展,包括在香港金像奬中增設紀錄片獎項、設置固定紀錄片放映場所、推動紀錄片教育等等。

三位新北紀錄片獲獎導演包括在臺灣生活的香港導演陳樂晞及臺灣導演張緯誌、呂柔萱,也在會中分享了在各大影展提案的經驗,雖然每個人說故事、寫企劃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對於人文的關懷、社會的使命與紀錄片的熱忱卻是ㄧ致的,引發了在場香港紀錄片工作者及香港大學學生的共鳴,也對臺灣開放且多元的創作環境留下深刻印象。

 

更多新聞推薦

「好兄弟」收假了! 鬼門關「跳鍾馗」告知孤魂勿逗留陽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