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高班主(左六)帶領歌手在酒樓演出。

【星島日報報道】「歌嫂」公園獻唱常被投訴噪音滋擾,背後涉及有組織「賣唱」集團!本報調查發現,屯門公園大部分女歌手,均隸屬不同歌舞團,眾人在港人班主「操控」下賣唱,甚至出動假觀眾,鼓動觀眾打賞,有女歌手更大跳貼身辣舞博取紅包,令不少長者用積蓄、生果金或綜援金作打賞,估計兩大歌舞團每天可從長者身上賺取逾萬元。

政府提出修例建議,擬加強檢控公園噪音。本報記者連日前往噪音「重災區」屯門公園視察,發現每天下午二至六時,均有十多名「歌嫂」在不同位置,用咪高峯和擴音器載歌載舞,噪音幾乎傳遍公園每一角落,難怪康文署去年接獲涉及該公園噪音投訴,高達三百四十八宗。

在眾多中年「歌嫂」中,被人稱為「屯門三公主」的「芯儀」、「妙妙」和「婷婷」以及男扮女裝的「宇飛」,據報最受歡迎,常吸引五十至逾百名長者駐足圍觀,大部分老翁均送贈紅包,或直接給予二十、五十或一百元鈔票,部分人派錢一刻,似藉機撫摸女方玉手。

為博取打賞,有「歌嫂」向老翁大拋媚眼,其中「娜娜」日前穿上吊帶背心、迷你裙和高跟鞋高歌,其間緊貼一名老翁大跳辣舞,更撫摸老翁胸部,獲老翁打賞紅包,有攜同年幼子女的女家長目擊「出位」場面,即急步離去。

「歌嫂」幾乎終年無休,本報調查得悉,她們大部分是「職業歌手」。隸屬不同歌舞團,謀生用的擴音器和咪高峯等設備,由班主出資提供,歌手每天只須繳付數十元音響搬運費予工人,若有琴師現場伴奏,也須繳付不超過三百元的酬金,因此歌手會努力賺取打賞,班主則會定期安排歌手,在酒樓舉辦的茶會和晚會獻唱,從中賺取觀眾入場費。

有知情者稱,部分歌手會聘請戲子,假裝觀眾多番派發紅包或一百、五百元鈔票,帶起「看錶演必須打賞」文化,導致近年大部分長者歌迷,每天至少要準備五封二十元的紅包,約花費一百元,有歌手曾在三小時內,獲逾萬元打賞,「部分伯伯用強積金、生果金、綜援作打賞,若不給利是,會被歌手以黑臉回敬」。

據悉,不同歌舞團的班主和「歌嫂」,有不少新移民,也有內地女歌手持旅遊證件來港,在屯門公園客串賣唱賺錢,涉嫌違返逗留條件。

至於屯門公園「勢力」最大組織,據知是以四十七歲、人稱「英姐」的姓喻新移民婦人率領的「新X地歌舞團」,她不但資深歌手,旗下更有琴師和約二十名女歌手,她們每天下午在屯門公園表演後,晚間會轉往尖沙嘴天星碼頭、土瓜灣海心公園或油麻地廟街等地獻唱,也不時被投訴製造噪音,遭多番遭檢控,卻從未被定罪,最近一次是前年十一月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被控「擴音器造成的噪音煩擾」罪,法庭去年十一月裁定罪名不成立。

「屯門三公主」據知為新移民,背後班主為姓高男子,該歌舞團為開拓財路,去年招攬曾在內地酒吧「反串舞女」的易服男歌手「宇飛」,四人會提供通訊軟件帳號給年長歌迷,互相聯絡,並以「家姐」或「哥哥」稱呼。

兩大歌舞團盤踞屯門公園,利用公園場地免費「賣唱」,估算每天下午可從上百名長者身上,獲取逾萬元打賞,加上晚間在其他地點演出,收入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