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原因還是美國對於中國的不信任。

美國長期以來會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中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或者收購美國企業,典型如華為一直沒能進入美國的電信基礎設施行業,金沙江牽頭的中外資銀團收購皇家飛利浦旗下Lumileds(LED與汽車照明80.1%股份失敗,中國PE東方弘泰以14億美元收購美國移動營銷平臺AppLovin失敗等等。

尤其是在中國收購美國高技術企業方面,美國政府更是如臨大敵,中國企業鮮有成功案例,典型如紫光收購鎂光失敗,紫光收購西部數據失敗,中國資本背景的Canyon Bridge收購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Semiconductor),最近的就是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收購美國第二大匯款及支付服務商速匯金失敗,為此螞蟻金服還支付了高達3000萬美元賠償金。

在阻撓中國企業併購美國企業的路上,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扮演了極其重要,甚至是一票否決的角色——即便交易雙方非常樂意達成交易。上述中國企業收購失敗的案例,都是CFIUS的傑作,螞蟻金服收購案同樣也在此列。

CFIUS是一個聯邦政府委員會,由11個政府機構的首長和5個觀察員組成,美國財政部長擔任委員會主席(其上級機構是美國財政部)。CFIUS的代表們來自包括國防部、國務部以及國土安全部等,為的就是所謂的從美國各個領域安全的角度來衡量併購交易的「安全性」。它的權力非常大,很小規模的交易它會管,幾千億規模的也會查。

即便中國企業將各種措施做到極致,也未必能被CFIUS所接納,頗有點蠻不講理的意思。比如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表示要將速匯金的數據基礎結構將留在美國,將對個人信息加密或存儲在美國境內的安全設備中。即便如此,也並沒有用。

CFIUS只是美國政府的一個工具,它體現的是美國政府的意志,反映的是特朗普對全球自由貿易、資本自由流動的敵視態度。中國企業在屢屢收購失敗的情況下,不妨也多自己好好思考下,為什麼自己總是缺乏原生創新,否則怎麼會仰人鼻息,這一點可以學習格力的董明珠,老老實實提升技術是很累很慢的,但最終肯定要比直接拿走大筆的錢去買要划算。

關注孔方財經,第一時間獲得熱點財經事件解讀,讓你的認知高人一等。


跨國企業的收購往往要經過企業所在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批准方可成行,馬雲的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的聯姻失敗,主要就是因為該筆交易未能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批准。美國對於中企背景的企業收購素來比較避忌,螞蟻金服雖然是馬雲旗下企業,並非國企,但是美國方面依然避忌數據安全的問題。

儘管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的方案中,已經強調過速匯金的數據基礎設施將會繼續保留在美國,並且用戶信息將被加密或保存在美國安全的設施內,但是螞蟻金服和速匯金的這些努力妥協,依然未能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最終的認可,馬雲的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計劃只能告吹,並且按照當初的合併協議,收購失敗的話,螞蟻金服需要向速匯金支付3000萬美元的分手費。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專註財經分析多年,歡迎關注本帳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螞蟻金服與速匯金的聯姻失敗,阻力來源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據外媒報道,螞蟻金服和速匯金週二同時宣佈,此前雙方達成的收購計劃無法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批准,雙方已同意終止修訂後的收購協議。此次終止,螞蟻金服需將向速匯金支付3000萬美元補償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