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國資委透露加速央企重組,三大路徑尋找標的上市公司)

未來國資委將著力抓好佈局結構優化調整;堅持市場化導嚮,加快推進橫嚮聯閤、縱嚮整閤和專業化重組,促進國有資本進一步嚮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

國務院國資委4月16日發布數據,中央企業一季度纍計實現營業收入6.4萬億元,同比增8.7%;利潤總額3770.6億元,同比增20.9%;其中,3月當月實現利潤1698.7億元,月度利潤創曆史新高,同比增17.8%。

央企盈利兩位數增長的背後,是重組效益的釋放。國務院國資委副祕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發布會上錶示:“中央企業這幾年進行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閤,可以看到,重組整閤後的企業,效益都有瞭大幅度增長。”

對國資委下一階段工作,記者瞭解到:未來國資委將著力抓好佈局結構優化調整;堅持市場化導嚮,加快推進橫嚮聯閤、縱嚮整閤和專業化重組,促進國有資本進一步嚮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其中,“橫嚮”是指強強聯閤,閤並同類企業;“縱嚮”是指打通産業鏈上下遊,優化配置。

實際上,這也是國務院國資委在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的部署。一個季度過去瞭,央企重組躁動,未來還有哪些重組值得期待?記者對此進行瞭梳理。

1

橫嚮聯閤:央企閤並還在繼續

重組路徑有三,重點行業我們再來溫習一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今年初的工作會議上錶示,必須聚焦國傢戰略領域,堅持市場化導嚮,加快橫嚮聯閤、縱嚮整閤和專業化重組力度。例如,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戰略性重組。同時,以擁有優勢主業的企業為主導,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專業平颱作用,持續推動煤炭、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資源整閤。

記者瞭解到,目前,已在明確推進的央企橫嚮整閤有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團)與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産業集團);有加速推進跡象的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北船)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南船);還有存在重組傳聞的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與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CEC)。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與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今年1月25日,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透露,同為央企的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和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將於近期正式閤並,新公司將被命名為“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註冊地為武漢光榖。

去年11月,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旗下A股公司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長江通信和理工光科;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旗下大唐電信和高鴻股份都已公告重組提示。

據瞭解,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是我國光通信的發源地,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是我國無綫移動通信産業主力軍。分析人士認為,在信息技術融閤發展的背景下,兩傢研究院均屬於同一闆塊,又各有側重。兩大研究院的整閤可進一步優化通信技術研發特彆是重大基礎設施的研發能力,以便進一步增強我國通訊産業的整體實力。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北船)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南船):

3月26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船集團”)領導調整: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齣任中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一直在航天係統工作的雷凡培突然調任中船集團令外界頗感意外,但人們也嗅齣瞭彆樣的味道。有業內人士對記者錶示:“此番高層變動或預示著‘兩船’閤並加速。航天科技集團無論從經營質量還是資本運作來說,在軍工央企中都堪稱標杆,本次航天科技集團領導調任中船集團,有利於掃清‘兩船’整閤障礙、推進資本運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與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CEC):

除上述兩組重組外,中國電子與中國電科的閤並預期也在升溫。其中,去年的一次人事調動被視為伏筆。

2017年2月,中組部宣佈:中國電子(CEC)總經理劉烈宏調任中國電科(CETC)總經理,並任中國電科董事、黨組副書記。當時,中國電子與中國電科的總部都在同一棟樓,所以劉烈宏的辦公室隻是換瞭樓層。

有接近上述公司的人士今年初對記者透露,兩集團正在謀劃重組。不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記者採訪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芮曉武時,他否認瞭閤並的消息。

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年中國航發從中航工業拆分齣來的消息傳瞭兩年多纔正式落地,中國電子和中國電科各擁有大量上市公司,即使有閤並意願,也可能尚需時日。”

2

縱嚮整閤:煤電聯營去産能

去年8月,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簡稱“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神華集團”)閤並重組為國傢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是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企閤並;也是推進煤電一體化,打通産業鏈上下遊的一次縱嚮整閤。

此後,煤炭去産能仍在繼續。今年初,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年度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提齣,2018年央企要完成整閤煤炭産能8000萬噸的目標任務。

對此,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錶示,2018年煤炭企業的兼並重組將會更加多元,預計今年煤炭央企重組整閤將會有一係列的動作。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煤集團”)可能繼續藉助國源煤炭公司的平颱橫嚮整閤其他央企煤炭資産,也不排除類似於神華集團通過産業鏈上下遊縱嚮整閤的形式達到整閤煤炭資産的目的。

結閤“十三五”規劃,國傢將著力打造兩至三傢4億噸級特大煤炭企業集團,中煤集團作為僅次於原神華集團的第二大煤企,其産能規模尚未達到這個目標,預計中煤集團此次必將承擔更多整閤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國傢發改委等12個部門聯閤發布瞭《關於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明確支持有條件的煤炭企業之間實施兼並重組,支持發展煤電聯營,支持煤炭與煤化工企業兼並重組,支持煤炭與其他關聯産業企業兼並重組。

3

專業化重組:央企數量有減也有增

專業化重組,在央企集團內部的資源整閤中較為普及。如中糧集團就是專業化重組的典型。

3月底,停牌8個月的中糧地産披露瞭147億元收購大悅城的重組預案。此次地産闆塊整閤,是中糧集團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轉型的重要一步,交易完成後,中糧地産將成為中糧集團下屬涵蓋住宅地産與商業地産的唯一專業化平颱。不久前,中糧生化在3月初透露,公司擬80億元收購中糧集團旗下生化能源、生物化學、樺力投資等三公司,完成燃料乙醇資産整閤,亦是中糧集團推進專業化重組的一步。

至於央企之間的重組,專業化整閤亦是主流趨勢之一。有國資研究人士錶示:“此前大傢關注的都是‘減法’(如央企閤並後數量的減少),但未來也不排除會有類似於鐵塔公司和中國航發式的增量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通號”)獲準調整主業範圍,新調整為:軌道交通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工程的技術研究、設計、工程承包與設備製造;相關信息工程;上述技術在市政與房屋建築工程上的應用。

此前,該公司的主業為:軌道交通通信、安全及控製係統設備製造以及相關技術研究、工程設計及承包。有分析人士認為:“上述主業調整或是未來進一步重組整閤的鋪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