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聞稱陳凱歌不會做編劇,他在他最成功的(在我看來也是中國最成功的)電影《霸王別姬》中就沒有擔任編劇一職而是給他人負責,自己只負責導演部分,所以才造就了這部不世出的電影。換一句話說,陳導不會講故事。

從《無極》到《梅蘭芳》,甚至是那部在《霸王別姬》後頗有誠意的《風月》,都證明瞭陳導的確不是個會講故事的編劇。一個饅頭的血案簡直就是陳導永遠跨不過去的東非大裂谷。

所以當我看到《貓妖傳》編劇有陳導時,我的心中就有一種難名的預感----故事又得垮了。事實證明陳導不符所望,精美的視覺盛宴和頗有誠意的2D Max都掩蓋不了這個故事單薄和無聊。 但我這篇文章卻不是批判陳導的不會講故事,因為網上的這種文章太多了,僅僅是這種內容根本不需要再寫一篇。寫這篇影評的原因在於當我看了妖貓傳的原著(上)後,我發現了原來陳導也不會挑故事。

妖貓傳的原著(上)是我在聽說電影要上映後去書店突擊看的。(為什麼去書店看?當然是因為窮買不起書。為什麼只看了「上」?當然因為書店只有「上」是可以翻閱的)整部原著的上半部分都是僧人空海和他的夥伴就大唐的繁華和自己希望到大唐獲得無上的佛法討論,再加上妖貓禍害金吾衛一家,空海幫助擊退妖貓的故事。也就是在上部書中根本就沒有電影中的白居易什麼事,上部書就好像是日本常規的陰陽師退卻百鬼的故事,如果把故事放在平安時代而不是大唐也一樣說的通。而且書的前半部分充滿了空海和他的夥伴對大唐繁華的描述和對自己願景的嚮往,可以說只是為了承託這部書的異域風情,畢竟這是本日本著作,而日本人對大唐的迷戀絕不少於我們中國人。 而問題就是,這本書的大唐風情也不過是的日本作者一廂情願的想像,而投射到電影中,那種如日本漫畫版的繁盛大唐也就不難理解了。

事實上這部書的上半部分相當無聊,當我看完電影后,我的確瞭解作者是在佈置懸念為了以後的劇情鋪墊,可是我絲毫沒有感受到懸念和引人入勝的感覺,事實上,上部書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當金吾衛以為空海已經幫他驅除了附身在他妻子身上的貓妖,而要和久未溫存的妻子為愛情鼓掌時,妻子輕解羅衫,祛除紅妝而變身為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婆時,真是讓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作家在營造恐怖情節的天生能力。可惜電影中並沒有展現這一情節,不過也好,不然我會以為我看的真的是日本恐怖片的。

不過這個有一點好,它還是遵循了楊貴妃死於馬嵬坡的歷史,而不是日本民間流傳的東渡日本(雖然根據電影中所說,就差點),不然中國觀眾可能要掀桌子了。

總結來說,妖貓傳這個故事完全沒有逃脫日本式魔幻小說的套路,故事懸念也不突出,不知道陳導為什麼會挑這個故事來拍,難道就為了用影像再現大唐盛世?可是無論這電影中大唐盛世是陳導的想像還是書中的想像,都不是我們要的樣子。何況再現大唐要從日本的小說中找?所以陳導還相信那種10年前網路的成詞濫調,「唐朝」在日本?所以下次我們要看一部韓國人寫的明朝背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了,畢竟「明朝」在朝鮮?

各位陳導,不會編劇不怕,但請好好挑故事拍。

PS:楊玉環有沒有胡人血統不重要,但張榕容真是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