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有非常偶然的機緣。

  認識大 C 是 2017 年 6 月 25 日的事情,你要問我爲什麼把時間記得那麼清

  楚,只能說測試白光干涉的數據,我必須記錄時間。一開始我以爲不說軟萌,

  至少也是個可人的姑娘吧,結果那是大失所望。以至於每次給他介紹一個新學

  生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要吐槽一番這個名不副實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們站在

  一起時的體型差,那就是判若雲泥。

  爲什麼兩個人關係變得好起來呢。一方面是口音讓我們發現彼此是同鄉,

  甚至可以追溯到一個鎮上,雖說四川老鄉到處有,能到這一級別至少對我而言

  還是絕無僅有。另一方面由於實驗的關係老是去他們那兒測樣,一開始我肯定

  是什麼也不會的,一來二去少不得麻煩人家,也就在此期間慢慢的熟悉。 作爲一個愛玩的孩子,畢業旅行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 3 月我還在爲畢業

  論文,做着最後的衝刺。慶幸自己在去年的時候把大量的論文工作完成,以至

  於後面少量的修正,不至於讓我忙昏頭。大概是在 3 月 8 日,大 C 首次告訴我 他的機車羣裏,有人想去走 318 國道,問我去不去。當時也沒太當回事,一般

  我不喜歡把希望抱得很高,從以前出行的經驗而言,由於各種原因黃了的結果

  不計其數,更何況我根本沒有發言權。3 月 9 日,就跟着所裏的一羣學生去西 嶺雪山滑雪去了。摩旅之行直到 3 月 24 日纔再次被提及,看到別人走 318 的視

  頻,自己就會很開心,內心充滿了對川西的憧憬。同時着手準備衝鋒衣、衝鋒

  褲,頭盔,當然還有熟悉摩托。從此時到出行前一天,中間真的是一波三折,

  機車的問題,人的問題,太多不可控因素作怪。有一個美好的詞叫做有驚無

  險。 說說 318 國道 318 國道起點爲上海,終點爲西藏友誼橋,全長 5476 千米,成都至拉薩全 長 2142 千米。是中國最長的國道。沿川藏公路進西藏,須翻高山、跨急流,路

  途艱辛且多危險,遠山雪峯突立,陽光映照下,無數銀光在藍天下閃爍;接近峽

  谷處,山巒起伏跌宕,縱橫交錯,林海茫茫,層林盡染。從你啓程的那一刻起便

  開始演繹讓你一生難忘的美麗……是旅遊探險愛好者和攝影師的極樂所在。 好了,準備就緒。出發。

  此次行程:

  D1 綿陽——綿竹——什邡——彭州——都江堰——邛崍——雅安——天全— —瀘定 (445.7 km) D2 瀘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橋——雅江——理塘 (307.5 km) D3 理塘——雅江——高爾寺——塔公——丹巴——小金——四姑娘山 (424.4 km) D4 四姑娘山——巴朗峯——臥龍——映秀——都江堰——彭州——什邡—— 綿竹——綿陽 (332.9 km)

  路線圖如下,其中藍色點爲 3 天摩旅的住宿點:

  此次遊記就按照行程講述吧。

  D1 綿陽——綿竹——什邡——彭州——都江堰——邛崍——雅安——天全— —瀘定 (445.7 km,行車 8.5 h,極速 95 km/h,加速 28 次,急剎 10 次,壓彎 20 次)

  早上 6:30 就起牀,7 點在高水喫完早飯就出發。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我的記憶裏清明節也總是伴

  隨着綿綿細雨,但是今日的天氣格外的好,正如出門的心情。首次遇到大蚊哥,

  一個靠譜的消防員哥哥,說實話真的是安心。另外,本來三人行的隊伍聽說還有

  一對情侶來,熱烈歡迎,旅行的意義正在於遇見不同的人。

  綿竹有年畫村,沒時間去看,不過在路邊的牆壁上就有年畫的樣子,也算瞅

  了一眼吧。

  彭州地處成都平原與龍門山過渡地帶,形成了“五山,一水,一分壩”的自

  然格局。到達彭州的時間在早上 10 點左右,道路兩旁是沉甸甸的油菜花籽,日

  頭還未上三竿,遠山上氤氳起一層薄薄的霧氣。另外,彭州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

  是武直 10 戰鬥直升機,路上有一段軍事管理區,私以爲是四川軍區,兵哥哥天 生自帶英氣。 在路上大 C 騎着摩托帶着頭盔還被蜜蜂蟄了,這操作是在太溜,笑的大家肚

  疼。本以爲明後天會腫成一個大包,幸而到崇州時發現只是略微紅腫。午飯在崇

  州解決,第一次炒豆絲,很神奇的味覺感受。還是川菜棒棒噠,隨便一個小餐館

  都絕對符合你的味蕾。 都江堰首先想到的是“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曾去過這裏就不贅述了。 邛崍,不熟。唯一的遺憾可能是沒有嚐到奶湯麪。

  雅安,一個愛過恨過的城,雅安有三雅“雅魚、雅雨、雅女”。雅安年均雨

  日 218 天由此得名雨城,但是我們到雅安的時候居然是豔陽天,是不是就像中了

  彩票一樣幸運。從邛崍一入名山區,就可以看到低矮的茶樹和頭戴斗笠的採茶人。

  詩云“春立雲煙騰上下,清明茶韻醉乾坤”。清明、穀雨時節,正是一年新茶採

  收的時節。《膳夫經》記蜀茶“自穀雨已後,歲取百萬斤,散滿東下”。說的就是

  蒙頂山一處就可以產茶百萬斤。清明茶的色澤綠翠,葉質柔軟,是一年中茶之佳

  品。

  在雅安 318 道旁的加油站休整,順便也等到了出發時間落後的那對情侶。從 這裏開始可以看到更多步行,騎行 318 國道的人們。記得有個推着小車,開着直 播的小夥子是從鄭州走過來的。雅安到天全這段路是 4 個月前去喇叭河時剛剛走 過,景未變,只是高速通的更遠了。

  天全其實就在二郎山東麓,因此之後一路就在翻越二郎山,天空下起小雨。

  一波幾十人的老年騎行隊,騎着摩托車一路向西,但願等到我老了的時候也要保

  持這樣的熱情。在二郎山隧道前面休整時換上了衝鋒衣,路邊的貓好像很喜歡同

  行的那個姑娘。二郎山隧道正在修路,貨車在路邊排起了長龍,慶幸摩托車靈活

  異常,根本擋不住我們前行的腳步。一出二郎山隧道,在高高的山上便可以望見

  瀘定縣城,而望見和到達之間相隔着 30 分鐘的下山路。

  瀘定有鄧師,一個摩旅的集大成者。與他加完微信就給我開啓了一個真正摩

  旅的世界,讓我更清楚的瞭解摩旅人的熱情、領略到摩旅的魅力、鬼斧神工的大

  自然。如今的瀘定橋兩岸燈火輝煌,處處是安定祥和。“大渡橋橫鐵索寒”,84 年 前第 2 連連長和 22 名突擊隊員冒着槍林彈雨,腳踩鐵鏈奪下橋頭。很難在腦中

  重演當年的血雨腥風,也在慶幸自己出生晚。最初的計劃今天本應該到康定,卻

  因爲二郎山隧道修路還是耽擱了些許行程。爲了保證安全,夜宿鄧師的旅店。

  D2 瀘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橋——雅江——理塘 (307.5 km,行車 6.2 h,極速 118 km/h,加速 42 次,急剎 17 次,壓彎 51 次)

  7 點晨起,透過窗戶發現太陽正在掙脫大地的懷抱,萬道金光散落在遠處的

  雪山之上。又是一個美好的早上。兩位大哥還在賓館來了一把出發前的戰爭,說

  白了就是喫雞。情侶 CP 由於不知名原因,不跟我們繼續前行了。爲了趕路,決 定去康定喫早飯,節約休息時間。

  道路兩旁的高山上縈繞着一圈圈的雲帶。那輕舒曼卷的雲帶,好似翩然起舞

  的少女,在山谷間跳起最動人的舞曲。大渡河水碧波澄澈,川藏第一橋“興康特

  大橋”威巍壯闊的凌駕於其上,跨度長達 1100 米的紅色橋身一出現就讓人的眼 睛無法轉移。

  一曲《康定情歌》紅遍大江南北,雖然跑馬山是沒時間去了,但我在康定唱

  的情歌還是由心傳到了大江南北。到了康定,你會發現更多的人開始穿着傳統的

  藏族服飾,房屋建築也有了明顯的藏居特徵。康定周圍也是高高的大山,記得在

  等紅綠燈時,扭頭髮現右邊的高山上畫上好多彩色的巖畫,頗具宗教色彩。早飯

  過罷,倉促的在康定爲自己買了雙新的雪地靴,事實證明出門前一切細緻檢查的

  重要性,不過並不影響大局。

  行程繼續,接下來就是翻越山。“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私以爲也

  通漢語,彎折特別多。自從二郎山隧道貫通以後折多山變成了川藏線上第一座具

  有挑戰性的高峯。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 m。在這裏可以遠眺貢嘎神山,應該每

  一個路過這裏的人都會駐足拍照。下車還有一段路你可以上行至更高處,大蚊哥

  身體好,在 4000 多米上爬樓梯走的步步生風,我和大 C 兩個老弱病殘走幾步就

  是一歇。我想提醒各位妹子們既然要去冷的地方就要注意保暖,有個漂亮的姐姐

  穿着破洞褲就上去了,膝蓋處明顯發紫。

  白塔一直在藏傳佛教中慣用,它的源來自松贊乾布統一的吐蕃王朝,由於印

  度佛教在藏區的傳播而興起。白塔可分爲佛塔和靈塔兩種。同時靈塔葬也是一種

  高貴的葬式。折多山上這種應該是屬於佛塔。白塔旁飄舞着的藍、白、紅、綠、

  黃組成的五彩經幡,它用斑斕渲染着廣闊又荒漠的高原。喇嘛說,風沒吹過一次

  經幡,就會將經幡中代表着的掛經幡人一遍遍誦讀經文,一遍遍祈福。老鷹展開

  矯健有力的翅膀,自由的翱翔於天際,俯瞰大地蒼生。好像是第一次我能這麼直

  觀的看到他們對天空的統治。

  折多山是一個明顯的地理分界線。以東豔陽高照,碧空如洗,以西滿山滿谷

  乳白色的霧氣,那麼深,那麼濃,就像能把人浮起來似的。翻過折多山,就正式

  進入康巴藏區,康定機場也在附近。犛牛在廣闊的草原上漫步,碩大的藏文高高

  的掛在遠山上,藏族同胞的房子零星的散落在草原各處。由於起霧看的不是特別

  真切,又會讓你彷彿在童話世界裏行走,亦真亦假。行車更當注意安全,別因美

  景就醉了。

  親臨新都橋,已是日上三竿,太陽將霧氣一掃而空。小河泛着粼粼白光,白

  樺林在微風中輕擺,起伏的山坡上牛羊在安詳地喫草……。新都橋被稱爲“光與

  影的世界”、“攝影家的天堂”。 但是大蚊哥說,在他們那些不懂攝影的眼裏其實

  也就那麼回事。對於此,我只能說直男癌晚期,沒救了。午飯時,我跟店家的小

  姑娘拍了個照片,她可愛又羞澀。

  雅江是一個懸在半空的城市,這是由於雅江的樓房大都建在山勢險要的懸崖

  邊上。從雅江到理塘要經歷山路十八彎,還要翻越兩個埡口——熊宗卡(4281 m) 和卡子拉山(4718 m)。 路上遇到一個從八角樓向理塘騎行的帥哥,並不是因爲 長相,而是 3000 米以上騎車,真的我會死。另點名錶揚大 C,雖然一直嫌棄其 拍照技術,唯一一次覺得拍照長進了,我的氣場瞬間拔高兩米。

  天快黑的時候剛趕到理塘。理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海拔高達

  4200 米,可謂“懸在高空的城市”。同時這裏也是七世和十世兩位達賴轉世之處。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曾說過“潔白的仙鶴啊,請把雙翅借我,不用飛太遠,

  轉到理塘就回”。

  一般人不建議夜宿理塘海拔太高,容易高反。在瀘定鄧師住的時候就遇到一

  個湖南的大哥在理塘身體嚴重高反,差點沒把命交在那裏,車和人都是被拉回來

  的。真心要感謝我的父母給了我良好的身體,並沒有明顯高反。心跳加快,身體

  會不自主的微抖,可能是冷和缺氧的共同結果。晚上睡覺再冷也不能關窗,怕缺

  氧就掛哪兒了。晚上也出現了一點緊急情況,大 C 頭部受涼,還去打電話找前臺 買了氧氣。本來發消息想讓我幫忙,結果我沒看懂他的短消息,“幫我找前臺 m, 買便捷 ya”。這真的是不怪我,天神能看懂。12 點給前臺打電話問附近有沒有藥

  店,有的話真得衝出門去。還好他一點左右身體就緩過來了,困到不行,甚至做

  好準備買明天的汽車票回成都了。

  D3 理塘——雅江——高爾寺——塔公——丹巴——小金——四姑娘山 (424.4 km,行車 8.9 h,極速 119 km/h,加速 88 次,急剎 56 次,壓彎 147 次)

  不能再往前趕了,說實話有點可惜,想在金沙江大橋上遙望神聖的西藏。誰

  讓我其實就是個拖油瓶,沒有我他們應該都到了,無奈。 七點開始出門找早餐,都四月了理塘的早晨只有-8℃,極冷。大 C 和大蚊哥 的摩托都是點火 5 次以上纔打燃。雖然已經裹上所有的衣服,騎車時身體還是覺

  得微涼,手指頭甚至會被凍住。從理塘來回的路給人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昨天

  我們在綿延的山路上追逐夕陽,靜謐的日光披附在廣袤的高原之上,金黃色的高

  山草甸飄逸的散發着瑰麗的光。似乎是怕草地在夜裏會着涼,山巒都蓋上了一層

  純白的薄棉被。在雪山中,在霞光間,我們是那樣的渺小,卻又充滿了生的活力

  和自由。爲了心中的理想,不知疲倦的騎行着。

  雅江返程回來通過高爾寺隧道就要準備分路離開 G318,走 S215,接 G350 回綿。之前對 G350 是沒有任何概念的,記得他們在岔路口給我說那邊有草原, 便只想着不走相同的路看看不同的風景也是極好的。 如果說 G318 是一條朝聖之路,那麼 S215 更像是個羞澀的少女。岔路口一

  折過去迎接你的便是高山草原,極具藏族風格的民居散落在道路兩旁,這跟之前

  在理塘、雅江、康定看到的完全不同。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塵埃落定》,至少

  十多年前演西藏故事的一部電視劇,與裏面房屋建築風格一致。每個藏居有一棟

  供人居住的方形房屋,另外在側邊修築了兩層敞開的小樓,似乎主要用於堆放柴

  火和雜物。你可以看到藏族人在路邊修葺他們的房屋,三三兩兩坐在門前享受日

  光,彷彿一下子就闖進了藏文化的世界。

  瑪尼堆藏語稱爲“多崩”,意爲“十萬經石”。在前往塔公鎮的路上綿延數十

  裏的路邊堆滿了瑪尼堆,我真的是被信仰的力量震撼住了。虔誠的佛教徒認爲將

  日夜默唸的六字真言(OM MANI PADME HUM)刻在石頭上,能夠沖刷此生罪 孽。

  塔公草原藏語意爲“菩薩喜歡的地方”,得名於文成公主進藏時。塔公寺就

  坐落在塔公草原上,據說有“小大昭寺”之稱。四方紅牆把塔公寺包圍在其中,

  寺廟上的金頂在絢麗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塔公草原步行上去是不要門票的,也可

  以選擇花錢騎馬。站在上面可以遠眺亞拉雪山,俯瞰塔公寺。

  路邊的山上有一座很小的寺廟,忘記他們倆誰的提議,就上去了。這是一座

  還未修繕完成的寺廟聽說已經修築了好幾年了。藏傳佛教可分爲四大教派:寧瑪

  派、薩迦派、葛舉派、格魯派。原以爲只是能夠拍個照,可是恰巧這個寺廟的住

  持來了,帶我們第一次領略了藏傳佛教的世界。這個寺廟屬於葛舉派,進入幕布

  後面就需要脫鞋,後面還有一道採用傳統藏鎖關閉的大門。推開這個門,迎面而

  來的是厚重的歷史和虔誠。之前參觀寺廟都覺得是走馬觀花,標準一個沒有信仰

  漢人,但是在這裏一下子就感覺自己宗教真的會讓人產生一種凌駕人類之上的魔

  力。殿內 6 根環抱不過來的大柱子,上面雕樑畫棟,據說是從川西的深山運送而

  來,得來不易。從正中最大的佛像,到周圍牆上的壁畫住持大師都一一爲我們講

  解。但是自己與佛教緣淺,不能完全記住他的話。

  說真的,一下子就愛上了 S215。G318 作爲一條經典的線路,充滿的是商業 的文化的氣息,而 S215 的質樸天然,嫺靜優雅更能打動人。

  也許是進入G350吧,一路長長的下坡,長到直到小金還覺得是在走下坡路。

  其中丹巴屬於明顯的高山峽谷形地貌。兩山之間留下一條窄窄的峽谷僅供修築兩

  車道和蜿蜒的小溪水奔騰而下。在丹巴解鎖了好多景點,丹巴美人谷、莫斯卡、

  甲居藏寨以後都可以抽時間去。路邊有一座簡陋的鐵索橋,上面隨意鋪上還未固

  定的木板,三人走上去搖搖晃晃,還有點瀘定橋的味道。一路向西,峽谷在不斷

  向兩邊延展,因此整個小金縣的橫向寬度大於丹巴縣。在小金路旁看到一個蘋果

  雕塑,這才反應過來蘋果也是小金特色之一。 在小金縣城簡要的喫罷晚飯,爲了配合大 C 明日的安排,繼續趕路。晚上 8 點過纔到達四姑娘山腳,夜幕深沉。

  D4 四姑娘山——巴朗峯——臥龍——映秀——都江堰——彭州——什邡——

  綿竹——綿陽 (332.9 km,行車 7.7 h,極速 98 km/h,加速 31 次,急剎 15 次, 壓彎 72 次)

  七點的四姑娘山,晨霧還未散去,太陽便升起來了,山峯河谷沐浴在金色的

  朝暉裏。這裏我想強調下早餐,稀飯饅頭+雞蛋。本來稀鬆平常,但是我的下一

  頓飯竟然是在 12 小時以後,欲哭無淚。後面細說原因。。。

  四姑娘山分爲長坪溝、海子溝、雙橋溝,還有大姑娘山、二姑娘山、三姑娘

  山、幺姑娘山。說是在四姑娘山,但是並未買票進入景區,只是在路邊的觀景臺

  上眺望。四個姑娘山並肩而立,好不漂亮。

  我們既定的任務是翻越巴朗山抵達熊貓王國之巔,這段路在一個月之前,大

  蚊哥和那對情侶中的男生曾經成功翻越。晨曦透過霧靄,擠出一絲涼爽的風。風

  執一隻無墨的筆,寫意出一條蜿蜒的盤山路。沿着山脊蜿蜒向上,直到遇見巴朗

  山隧道,從巴朗山西麓繼續上行,海拔 4000 米以下路況良好。接下來就是我們

  遇到了四天以來最大的困難。由於天氣轉暖,巴朗峯上的積雪漸漸融化,在路面

  上結起一段段的冰層。並且越往上走,冰層路段的長度越長。由於大 C 的車是公

  路胎,在這樣的路面上騎行舉步維艱,一遇到這樣的路段我就會下來步行。一開

  始也未想過原路折回,而是繼續行進。但是就在我步行階段,在相隔很近的兩段

  冰雪路上,大 C 摔了一次,兩次……。幸而身上穿有軟甲,也有摔倒經驗,只是

  鼻樑被自己的眼鏡扎破了皮,見血。我還是有點被嚇一跳,不怕摩旅的速度,而

  怕無法預計的事故。一輛兩驅的私家車在我的身後的路上,似醉酒一般搖搖晃晃。

  身旁的小女孩本開心的在玩雪,見此情景哭喊着叫:“媽媽,媽媽……”,怎麼安

  慰也停不下來。這是人性最純粹的反應吧。隨後這輛車和我們都決定原路返回,

  並且爲了安全我搭乘這個私家車回到隧道口等的大 C。私家車的主人在下山路上 點名錶揚大蚊哥,身體素質好纔敢在海拔 4000 米奔跑,他從身邊經過我真的感

  受到了風。在城市裏生活久了,都會說人情淡漠,但是今天不管是大家在雪地裏

  給大 C 扶車,四驅越野在前探路,搭車下山這些事令人溫暖異常。

  和大 C 匯合,在隧道那頭等待大蚊哥繼續翻山。地面上散落着印着宗教圖案

  彩色的小方紙,藏語“隆達”。據說飄得越遠越好,運氣會好轉,之前在理縣時

  也曾見過。遇見兩個開着摩跑,從成都來的小夥子,路邊閒聊竟讓我有機會試試

  坐上摩跑的感覺。巴朗山隧道全長 7.9 公里,跑了個來回。坐在摩跑上面,後座

  人必須緊緊抱住駕駛員,身體前傾,手指壓在機箱上,怕影響駕駛員操作頭也不

  敢亂動,後座寬度很窄,真的很累人。不過摩跑的每次加速的聲音真的好好聽,

  就是像是飛機起飛。

  後來聽人說從巴朗山東麓可以上巴朗山熊貓王國之巔,我和大 C 就上去了。

  但是也因此錯過與大蚊哥的匯合。慶幸自己上去過,看到的風景又是另一種風味。

  路邊有三四頭犛牛的屍骨,就那樣直挺挺的躺在路邊,應該是它在陡峭的巖壁上

  喫草時,不慎墜落。記得大蚊哥說上次來時,就看到禿鷲在巴朗峯上大快朵頤,

  應該這就是當時留下的殘骸。昂貴的機車和勵志的騎行者是熊貓王國之巔又一條

  美麗的風景,甚至不乏女性自行車騎者,令人敬佩。

  見過臥龍你纔會知道,爲何大熊貓喜歡棲息在這裏。其實 G350 又稱中國熊

  貓大道,臥龍應該是它的核心吧。臥龍呈山谷地形,彎彎的道路和小溪相伴而行,

  山谷邊坡上的樹木並不高大。蔥鬱的柱子是臥龍的特徵,左右的路標路牌都與熊

  貓相關。國寶出來巡視的情形不易見到,帶我下次再來朝拜你。記得臥龍當時

  17℃,我還身着雪山上的裝備,唯一就是想給自己減衣服。已經是下午一點,大 蚊哥還在前方 40 公里,速度嚥下兩個小蛋糕,繼續趕路。

  終於在映秀地震博物館追到了他,5 分鐘之後又開始跑。他們說前方找個鎮

  子喫飯,結果黃粱一夢。不過說真的映秀到都江堰的風景還是很好看的,最深刻

  的是蒲家溝大橋,夾在兩山巍巍之間,朦朧的薄霧和盪漾的碧波相互應和着。 然後就是趕路、趕路,還是趕路……,都江堰氣溫 27℃,真的是把還穿着衝

  鋒衣的一行人熱到哭。大蚊哥的孩子還在家裏等着爸爸回家陪它,所以他完全保

  持着亢奮的心裏狀態,恨不得飛回綿,而我真的是生無可戀。抵達安州區,大 C

  和我實在繃不住,找家館子喫飯。完全累癱的兩個人,點餐時都快傻了,腦袋轉

  不動,全靠意志力。

  遊記到此就結束了。

  後記:有人問我,爲什麼喜歡雪山,喜歡高原,喜歡自虐 ????

  很難回答,不能一言以蔽之。

  其實一個人的生命本能會導引他走向某種必然,基本很難找到其根源,更難

  用語言來描述。如果實在要用文字來表達,只是覺得只有在廣博的大自然中,才

  會真切體會到擁有血性、體力和智慧的人;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的簡單道理;只

  有在絕境中得到溫暖和幫助的人;纔會由衷地原諒人性的缺陷而永遠抱有寬容博

  愛的心;只有在巔峯上俯瞰過大地的人,纔不會總糾纏於腳下的淤泥和石塊;也

  只有把身體和心靈完全融進自然的人,纔有可能成爲心靈乾淨、眼光銳利和胸懷

  寬廣的真正的人。而人類在自己製造的虛幻中活得太自在、太自我、太 感覺良好,

  所以需要時常有這樣的體驗來反省罷了。 在遊記最後,深深感謝同行的大 C 和大蚊哥。在這 4 天裏願意帶上我,願意 讓我成爲你們的拖油瓶。四天長達 1700 公里的千里奔襲,在一起同喫同住,共

  同面對各種突發事件,齊聲爲絕美的高原風光喝彩。這是一生寶貴的情懷和際遇,

  全然相信他人,包容和接納他人。而在城市裏很難完成這樣的救贖。

  總覺得還有很多意猶未盡的東西未能表達,因爲時間、精力和能力。

  我愛,相見歡喜,暫別不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