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是清朝最大的一座王府、也是现今北京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建于1776年,原是乾隆宠臣和珅的府邸,最后一任屋主是恭亲王奕䜣(协助慈禧太后政变夺权的那个议政王)。

虽然恭王府就在市区,妈咪跟拔拔每每计划去恭王府的行程总因故取消!这一天约好了天天弟弟一家同行,前晚Bunny入睡前却开始发烧...还好睡了一觉醒来烧退了,我们也如期前往什刹海跟恭王府参观,可见得我们多想去看贪官的家呀...

 

和珅(百度百科)

钮祜禄·和珅(hešen)(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和珅是清朝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因为贪污过巨,被国人视为巨贪,后被嘉庆皇帝赐死。

 

 

不过,以现代人的眼光而言,和珅也是值得敬佩一代䲷雄,虽然精于政治家的权术,也是个能力非凡、才华洋溢的人,居然熟读四书五经、诗文造诣很深,还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被嘉庆皇帝抄家时,查到白银8亿两(乾隆年间清廷税收每年7万千两),和珅的家产等于清朝政府15年的收入(据说现值 3600亿人民币)!称为千古第一贪!名列18世纪的世界首富,比英国皇室、欧洲银行巨擘Rothschild还有钱!!!而且,和珅虽主业贪官,主要致富之因不是投机取巧,而是靠经商理财,和珅开了当舖75间、大小银号300多间,与外国人做生意...,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还是个美男子,是典型的「高富帅」呀!!!

这样一个出身平凡,却靠自己长袖善舞而步步高升却、又总能在政坛上化险为夷,从23岁当官起风光了26年,的传奇人物真是令人震惊!!!

 

 

 

(恭王府 官网

恭王府坐落于北京什刹海畔柳荫深处,始建于1776年,经历了清代权相和珅、庆王永璘、恭亲王奕三代府主。王府东傍前海,北依后海,西踞柳荫街,南瞰平安大道,环湖衔水,钟灵毓秀,古建园林风雅,人文历史荟萃。整座王府坐北朝南,前府后园,总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开放面积5.3万平方米。府、园面积相若,其中南侧府邸为整齐的三路多进院落;北侧花园依势营建出东、中、西三路别具特色的景致,可谓移步换景、一景一格,被誉为什刹海的一颗明珠。

 

参观恭王府时虽然是雷阵雨后的傍晚,恭王府这个跟故宫同列中国5A 景区的景点还是有不少游客!要拍个大门还是很难避免闲杂人等...><

9258d109b3de9c82811094386c81800a19d8430b(网路照片,因为拍不到这么清闲的大门~)

 

恭王府由和珅所建,虽历今3个主人,至今还保留和珅当时的格局、建设,但妈咪觉得「恭王府」的名称虽然是沿袭最后一任屋主恭王,叫「和府」才比较呼应它真正的主人。是和珅特地选了这块离紫禁城不远、被蟠龙水“环抱著的风水宝地盖了”和第“,用次于紫禁城的最高规格建筑而成。

现今这个恭王府大门口的扁额典故没人理会也没人说明,倒是内部花园有和珅时间、康熙御笔的「福」字很令人玩味(详下)~ 

DSC09348.jpg

 

 

刚睡醒不久的二个小童坐同款推车,却一动一静。天天弟弟沈稳地等著拔拔去买票请导游、Bunny小妞却开始野了起来...

DSC09351.jpg

 

Bunny身后就是要验票入场的恭王府(门票¥40/人)。在门口不断有人推销70/人含团体导览的门票,但我们害怕人群,拔拔们另外请了恭王府的个人导游(约1hr 200)。

DSC09364.jpg

 

 

在等待安排导览时,Bunny已经开始“过动”了,不停地比YA 拍照,完全破坏这个历史古迹的文化气味...==

穿越剧中活泼精灵活泼的现代人进入大观园应该是这样的角色吧...(^O^)

DSC09362.jpg

 

 

 

DSC09368.jpg

 

一踏进真正的恭王府,导游讲解这和珅府居然是盖在北京二条龙脉中的「水脉」上(另一龙脉「土脉」是紫禁城故宫所在的中轴线) !

搞笑Bunny站的这条贯穿恭王府大门及各正殿的中线正是北京的水脉!

DSC09374.JPG

 

 

百度百科

恭王府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

 

展示厅内有恭王府的模型~

想想和珅一个权臣就可以有如此深宅大院,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DSC09377.JPG

 

这个高大气派的钖晋斋不给入内,因为大厅是和珅为仿紫禁城宁寿宫的格局(居然是楼中楼),用最昂贵的金丝楠木打造的,也是和珅被𧶽死的二十大罪状之一:僭越~

故宫应该也只有大殿的主柱是用这号称千年不腐的金丝楠木所造,和坤居然有个全金丝楠木的大厅!

DSC09379.JPG

 

从大门紧闭的缝隙看入,虽然不像欧洲宫廷般的华丽,但以中国古典建筑来说算是金壁辉煌了!听说每当太阳照射殿堂之时,金丝楠木便会闪闪发光...

DSC09382.JPG

 

 

我们的导游十分地有个性,介绍过的东西再问问题,他只冷冷地说:”我介绍时请不要只顾拍照不听讲解,因为我是不会说第二次的....“。遇到有其他游客问路,他也是机车地答:”不知道“,连正眼都不瞧一下... 

而且,虽然我们二家人请的是个人导游,但这导游出现没有2分钟就吸引了一堆“蹭听”的游客,我们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让我们的专属导览泡汤...

这些听“霸王讲解“的游客在一旁听也就算了,居然为了站导游前方而往我们身边挤,连妈咪我的白眼都不理会...#%@&... 

DSC09385.JPG

 

 

机车导游每回开始介绍都会说“我的四位客人...”,但居然没有开口制止旁人蹭听,所以愈聚愈多人... 导游只是无可奈何地说:这年头,蹭听蹭饭蹭车,不用钱的最好...

每每导游要移动到另一景点,蹭听的游客抢得比我们推娃娃车的主顾还要快,而且还挤到我们,已经失去听导览兴致的妈咪更加不爽、开口道:「你们跟就跟,别挤人好吗」,但蹭听的大婶大叔还是不以为意,差点气死妈咪、让我无心听讲解...(原对北京文明十分良好的印象顿时大为扣分...)。

DSC09388.JPG

 

除了钖晋斋之外,跟了许久的恭王府导览妈咪只记得府邸最深处的后罩楼,这可是和坤当年的藏宝楼!

共长160米、有88扇窗,108间房,但俗称“99间半”,取“届满即盈“之意。导游说上层44扇窗可是扇扇不同,各代表著和珅的藏宝秘码,每扇窗后的房间都收藏著不同的金银珠宝!

 DSC09490.JPG DSC09497.JPG

 

 

因为我们没有时间一一拍下窗户的形状(得跟上蹭听的人群...),网路照片有44扇窗的集锦:

491a12bdh80634919c745&690  

 

后罩楼后面的龙王庙,应该是因为和坤府位于京城水脉之上,所以在家中修建了一龙王庙。Bunny和拔拔拜过一次之后,还要求要回去再拜~

之后妈咪才听说拜龙王保平安,希望拜2次的Bunny世世平安!!!

DSC09486.JPG

 

 

后罩门后就是府邸的围墙跟一扇西洋门,出了门就是古树参天、衔山环水、曲廊亭榭的萃锦园。恭王府的花园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王府花园,兼有皇家宫苑的气度与苏州园林的灵秀,也是座可与故宫后花园比美的王府花园...

DSC09498.jpg百度百科

与府邸相呼应,花园也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东路的大戏楼厅内装饰清新秀丽,缠枝藤萝紫花盛开,使人恍如在藤萝架下观戏。戏楼南端的明道斋与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园中之园。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至,寻觅着翠山碧水、曲径幽台在诉说的如烟往事。

迎面而来先是一个观音抱子的太湖石。导游说,一块太湖石得花上4年时间从南方北运,而和珅府的太湖石多到让人以为身在太湖...

DSC09391.jpg

 

这个苏州庭园比起妈咪去过的苏州拙政园可是一点都不逊色!古代的太湖石假山是用糯米浆黏起来的,居然能历经数百年不倒...

而这个被栏杆特别包围起来的假山更是大有玄机...

DSC09392.JPG

 

导游花了很多时间细细解说,原来这个蝙蝠形假山之中,有个康熙爷御笔的「福」字,而且还是搬不走的真迹!而且,这福字春联应该是正贴、不需倒贴的...

DSC09400.jpg

百度百科

和珅秘密地将康熙皇帝写给孝庄皇太后的福字碑从皇宫内偷出来,并安装在自己家花园内的假山洞中,假山修成龙形,依然存于该假山下的福字碑的‘福’字碑为康熙御笔之宝,隐于密云洞中,谓之“洞天福地”,纵观康熙皇帝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刚劲有力,颇具气势,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更为珍贵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玺以镇福,因此此“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

 

 

话说当年因为孝庄皇太后(大玉儿)在60大寿前一病不起,至孝的康熙笔沐浴斋戒3日之后亲笔写下了「福」字为祖母求福。没想到这个福字一写太后久病全消,延年益寿到75岁~这「请福延寿」成了一段佳话。这个「福」字也开启了和坤府的「福文化」。

康熙爷的福字写法,暗含了「子」、「才」、「田」、「福」、「寿」5字,有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五福合一,而且写得长长瘦瘦,又有常福、长寿之意,真是旷世稀有!!!也为康熙自己带来福𧘲、成就千古帝王伟业、在位期间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可谓集天地灵气的天下第一福!

2601391734776675982  

 

 

这个福字帖被康熙下令刻成福字碑,安放在紫禁城内,没想到康熙年间就离奇失踪...多年后在嘉庆君抄和珅家时发现,福字碑居然被和珅偷来藏于后花园的「秘云洞」之内。而且和珅设计精巧,福字碑正好卡在龙脉的(蝙)福山上,搬动福字碑就会动了龙脉,害得嘉庆君气得跺脚也搬不走福字碑,只好命人把洞穴封死,直到周恩来重修恭王府时才发现了这个秘洞....这个和珅真是老谋深算呀!

和坤府中共有9999个福,连屋簷上都用蝙蝠象征、因为和珅不求万岁、只求万福!

 

DSC09436.JPG 

 

虽然秘云洞外刹风景地围起假山、洞口通道,但为保存搬不走的康熙真迹,妈咪也不觉得围栏碍眼了...因为康熙爷虽然多才,但留下来的真迹听说少之又少,这个「福」字可是极其珍贵...!

DSC09439.JPG

 

巧妙设计的福洞!

DSC09394.jpg

 

福字碑被中国玻璃保护住,只有四侧可以摸到石碑。导游一说摸福可以求福,所有人拼命挤到福字碑前摸个不停,我们是稍晚再次回到秘云洞才得以好好观景看历史~

游客走光后,我们爱摸多久的福就摸多久...(^.^) 因为”到故官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而到恭王府一定要沾沾福气“呀!!!

 

想想几经战火的北京,圆明圆被八国联军摧毁、颐和园被文化大革命破坏,而恭王府却完好如初,不得不令人赞叹这因缘际会的巧合呀...

DSC09442.jpg

 

 

 

最后一个导览,也是重头戏,就是来到这座楼我们终于摆脱蹭听同志们的跟随了,Oh, Yeah...这些蹭听的人亦步亦驱地跟著我们的导游,走得比我们还快...

因为这个福厅是只招待贵宾,只有我们二家人可以跟著导游入内,其他人是得门而不入,只能摸著鼻子在外面等,哈哈哈!!!

 

DSC09401.JPG

 

原来这是恭王府接待外宾/贵宾的厅,参观过后可以在此歇歇脚、喝上一杯刚泡好的上等好茶~  又是我们连战、宋楚瑜先生来参观恭王府时上座的地方。据说当年也是恭亲王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商议国事之处。

能进此厅,也算是导游费花的值得了!(^.^)

因为终于能离开人群,妈咪开心地左顾右盼,附庸风雅地假装真的是王府的座上宾,完全没听进接待小姐的介绍了...

奇怪的是,这个厅也有些高档纪念品贩售(国家规定不可以卖,所以像福字画是要用“请”的,“只需”付画纸、皮革等材料钱...#@﹠﹪)

DSC09405.JPG

 

这厅是限制拍照的,妈咪只有在出门前咔喳两声留念~

DSC09406.jpg

 

 

因为喝茶待了许久,我们出来后蹭听的同志全都走光,真是大开心...

虽然导览也在此结束,但我们还悠哉悠哉地在恭王府待到18:30(开放到16:30)~

闭馆后的恭王府只有三三二二,雨停后原本没露脸的太阳也在此时出来普照大地,悠闲在恭王府内散步拍照真的是人间一大乐事!!!

DSC09414.jpg

 

仿佛成了拍写真集最好的场所呀...

快3岁的小人儿爱扭腰摆臀,妈咪又笑又气之余当然是猛按快门....(^O^)

DSC09416.jpg

 

DSC09418.JPG

DSC09431.jpg

 

 

DSC09446.JPG

 

 

走著走著,我们看到恭王府的后花园居然还有个小湖~ 小妞突然气质地走在湖畔的长廊上,颇有意境...

DSC09451.jpg

 

 

但没多久,穿越古代的现代人马脚就露了出来,完全不是大家闺秀的料呀...(^.^)

DSC09460.JPG

 


这是澄怀撷秀一景,屋前有海棠数株,每年暮春海棠花开,主人带领全家到此赏花,又名「海棠轩」。恭王府的海棠十分有名,「花月玲珑」指的就是这里的海棠。

DSC09461.JPG

 DSC09468.JPG

DSC09464.JPG

 

 

还没看过京剧昆曲的小妞不知哪学到的手势怪招...

DSC09472.JPG DSC09473.JPG

 

这个湖心亭诗画舫真的很有江南风味!

DSC09479.JPG

 

 

 

 

 

在湖心亭远眺妈咪的小妞,还是一派耍宝样...

DSC09480.JPG 

DSC09483.jpg

 

 

 出府前我们还在这栋建筑看到了藏传佛教的转经筒。小妞和拔拔依指示,轻轻地顺时钟转著每一个转经筒祈福,结束我们这个美好的恭王府之行~ 

DSC09507.JPG

DSC09504.JPG  

 

抬眼一望,这大好蓝天可是北京非常非常稀有的,想来我们摸福、转经,也是有福之人呀!!!

 

DSC09510.JPG DSC09513.JPG DSC09514.JPG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丰富的遗迹与精彩的歴史故事,让我们爱上了恭王府与什刹海地区。待妈咪看完「和珅秘史」一书,我们一定再回恭王府,好好品味这个居住了两位大起大落屋主的王府故事....

下回,可就不便宜蹭听的人了....)^o^(  ( 后来其实觉得机车导游介绍的很好,也是挺可爱的...^^)

 

 

几个可以先做功课的游记:

 恭王府﹣可与故宫媲美的王府花园 

探寻恭王府之最

一座恭王府,半个清朝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