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台湾目前电视台
几乎都赔钱下滑,连号称华剧龙头的三立也不例外,
就是因为阅听众习惯的改变,
从电视前转到电脑甚至行动装置
而抢走这些阅听人的网路视频公司也从原先的盗版影片
转而积极购买正版权甚至参与投资自制剧。
另外在出版业方面也是在五年内产值近乎腰斩,
许多公司不得已跟随时代脚步转型至数位平台
提供网购,电子书,或是应用程式APP等的模式来转换营收对象,
像是金石堂与诚品皆有提供线上购书。
因此连带收入来源广告商等皆转到新媒体网路上。

f790006ed8ac73ef233.jpg

不得不说在网路视频几乎已经抢走了大半的资源与市场
而台湾与大陆相较之下在娱乐产业的发展的确退步了不少
像是称为五大视频的:优酷.腾讯.芒果TV.乐视.爱奇艺
每年的自制剧与自制综艺节目数量甚至超过电视台
而网剧的资金规模也越来越超过电视台的投资,
甚至许多电视台直接购买网剧播映权播放
你可以说对岸财大气粗资金雄厚,
而我们台湾电视台却还坚守旧有模式靠著小成本乡土剧吸引婆婆妈妈
又或者是购买韩国以及大陆剧甚至泰剧的播映权来填满时段
或是低成本的谈话性节目一个开一个又一个倒一个,也因为这样的环境,
你可以看到不少大陆的节目与戏剧团队名单都是台湾人这是为什么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

 

不过台湾视频OTT平台也在这几年逐渐崛起甚至有许多业主投入资金自制剧集电影
像是LiTV、酷瞧和CHOCO TV,而大陆的爱奇艺也进驻台湾

 

内容方面:
大陆影视制作无论在戏剧还是电影上皆是以大IP为号召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指的是文学、动漫、音乐、影视、游戏等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

193752vri11zurw9vu9nr9.jpg

假掰觉得就是中国人太懒了懒得想故事又怕新想的故事没有人要看,
干脆直接买网路上最多人看的作品,直接接收原有粉丝来改编翻拍,
这样的方式的确是最保险的方式,但仍然也有些失败的例子
同时也因为阅听人的习惯改变,大陆购买的IP的粉丝大多来自于网路文学或是网路漫画

 

maxresdefault.jpg

近期火红的有《花千骨》《瑯琊榜》《何以笙箫默》等
甚至近期也将触角伸到韩国以及日本的IP购买。

 

 

从IP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到美国动漫改编电影的起源,记得在这次参加的动漫论坛上
友善之地文创开发王社长透露漫威前后也是破产了好几次,而美漫在那之前其实默默无名
只是善用包装手法,与好莱屋结合制作精美电影与铺陈
并将英雄们的特色诠释出才打响国际的知名度。(之后会再开一篇讲漫威的发展)

11110005823ff480ac12.jpg

(图片数据来源:文创资讯)

台湾的部分其实反而早期IP概念发展较好,从《流星花园》打响第一个IP改编的偶像剧但接著后继无力,
电影部分也是如此,《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后面楼下的房客
虽然票房在台湾也都有不错的成绩却没有更加进步
反而许多原创作品成绩更加叫好叫座,像是《命中注定我爱你》《我可能不会爱你》《植剧场系列》

33.jpg

 

IP的好处是可多方面延伸创作有一鱼多吃的概念
因此近期的公司在买下IP都会连同电影.动漫.游戏版权都买下创造其他利润产值。

2016012107061937.jpg

 

这边也来稍微说明一下阅听习惯的差别
大陆与日本的部分因为常常需要电车通勤而距离长,
所以你到这两个地方常常可看见人人拿手机追剧看剧来打发时间
台湾因为通勤时间短,所以大家在手机上的习惯则是以快速阅读迷你影片为大宗
也有许多人会选择玩简单的小游戏以及网路漫画

 

因此假掰观察到近期:
1.大陆影视制作方著重于大数据的IP,容易跟风像是花千骨爆红后,玄幻仙侠IP戏剧如春笋般涌出

2.是借由IP旧有大量粉丝却改编得没有原著精神.通常是编剧没有太多时间消化原著,反而卡在编剧
自己与原著中间的尴尬脚本

3.容易沦为庸俗无法创造经典,大陆影视虽然有旧有完整模式
但遵循这样的套路就是大IP+超人气偶像明星+虚假的点赞创造话题
反而因为花了太多制作费用在IP版权以及演员身上容易制作沦为低俗
内容也不够精致,长久下来反而容易泡沫化实质观众群

4.韩国近期以美剧模式制作的影集大格局观点引发热议,
即使不同族群国家也能接受喜爱

5.日剧大多以原创不同种类分布的题材制作6~10集的影集
更能有效并紧凑的说完故事同时制作费用相对能负担
 

 

反观台湾的影视制作方向建议
1.不应参考大陆全盘皆以IP数据模式.该利用台湾人才原创能力
更能增加效益,反销对岸

2.因台湾视听族群习惯不同,可从短片或是迷你剧下手创造话题

进而衍伸出更长的剧集或是相关作品

3.确实著重在品质与叙事结构的能力,若没有太多资金在制作费用上
则必须得要专心于好的剧本

4.直播盛行表示人们对于互动式的方式更有兴趣,也能马上得知效果
因此在影视或是节目制作上台湾部分更加需要可以直接吸引阅听人五感的模式
可参考COMIC平台的互动式漫画模式>http://www.comico.com.tw/articleList.nhn?titleNo=52
利用简短的动画或画面搭配声光与行动装置震动,使人身历其境

近期假掰也发现常常被人诟病的镜传媒似乎也创新不少
将艺术家的作品利用滑动往下卷轴方式搭配语音解说的方式倒是让我眼睛一亮
同时也在官网开设文学区并开始比赛征作品
(大概是意识到原创作品能够带来的商机吧)

5.不论是综艺节目还是戏剧电影,请不要跟风题材,坚持风格
最好反向操作,因为通常在那时间受欢迎的题材数据都已经饱和
此时若有新题材反而较能吸引观众市场

 

以上,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