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這道題的時間是2018年6月1日,兒童節,好像重置自己的身體和記憶,回到從前,如果真能這樣,我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砸鍋賣鐵在北京的二環買幾套房子,就像《夏洛特煩惱》里的那樣,傻春沒有抓住的機會,我太想抓住了。

哈哈。言歸正傳。說說我小時候百看不厭的動畫片《九色鹿》吧。我是長大了才知道它的故事情節來自於敦煌壁畫的,那時候只覺得動畫片中的人物線條都是那麼詭異。其實,故事也是詭異的,因為是佛教故事嗎,所以都是因果報應,神跡顯靈啥的,不過小時候哪裡懂得那麼多,只覺得不要騙人,騙人沒有好下場就是了。

在北魏乃至晉、唐與五代的敦煌石窟佛教故事壁畫中,有兩個故事是被一再引用的。

一個是,「須達那太子本生故事」,是以「白象」的主題的,展現了須達那太子看見七個步行的窮人走得太疲乏了,就把他勇敢無敵的無價之寶的白象送給了他們。

而《九色鹿》動畫片則脫胎於「鹿王本生故事」,是「九色鹿」拯救溺人的傳說。

其實,敦煌壁畫還有許多有名的故事,像什麼五百強盜被剜眼後信佛得復明,皆成「羅漢」一樣,都在宣揚佛教教義。

還記得《驕傲的將軍》與《神筆》嗎?這些是動畫電影「中國學派」的開山之作,也都是童年回憶不去的美好回憶。

《驕傲的將軍》的人物造型是京劇臉譜,人物一顰一笑都有中國戲曲的影子,說實話,那才是真正的民族風。

此外,1958年我國的第一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試製成功。1959年的《漁童》《濟公鬥蟋蟀》,1961年《金色的海螺》,都是剪紙動畫的代表作品。

萬古蟾先生就在其自述中說:「剪紙片令我滿意的是它濃郁的民族風格。我國早期動畫片是我和兄弟們在外國片的啟發下研製的。許多年後,還或多或少地帶有外國片的影響。剪紙片則不然。它根植於民間藝術,一開始就顯示出鮮明的民族風格,使我國的美術電影藝術在民族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不止於此,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生產出中國第一部摺紙動畫《聰明的鴨子》,為中國動畫電影增加了一個新片種。同年,還成功攝製出水墨動畫影片《小蝌蚪找媽媽》,成為世界動畫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1963年完成《牧笛》和《山水情》。水墨動畫是中國民族動畫最出色的代表,享譽全球。1983年將中國水墨畫與剪紙動畫集於一身的水墨剪紙動畫《鷸蚌相爭》也頗具特色。

此外,動畫短片中的《三個和尚》(1980),《九色鹿》(1981),《蝴蝶泉》(1983),《女媧補天》(1985)等影片,在民族風格的探索方面都有突出的嘗試。


《九色鹿》1981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出品,是一部內容取材自敦煌壁畫中的佛經故事——《鹿王本生》動畫片。主要內容是關於佛教的因果報應,是中國早期國產動畫片的一部經典之作。

在世界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保存著無數的,在藝術史上沒有留下名字的藝術家的手繪珍品,動畫片《九色鹿》講述的,整是其中的一段古老而優美的故事。荒無人煙的戈壁,波斯商人迷了路,九色鹿為他們指點了方向。而花喜鵲又擔心擔波斯商人會把九色鹿的故事說出去。果然,如花喜鵲預料的,波斯商人拜見國王時把在荒漠中的奇遇講述給了國王,而王后想要用九色鹿的皮做衣裳,最終惡人得到了報應,電影圍繞著這樣的故事展開。

來自佛經的解釋,九色鹿是釋迦牟尼的化身,九色鹿的故事是一則宣揚忍辱犧牲和因果報應的經典故事。動畫片採取敦煌壁畫的形式,只是一些細部與動畫片略有不同,整體來講還是保留了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整個《九色鹿》片長僅24分鐘,而團隊創作設計了200餘個場景,畫了近2萬張畫。

北魏本生故事壁畫,現存於敦煌莫高窟第257窟。所繪內容源自《佛說九色鹿經》,壁畫內容梗概和動畫片《九色鹿》相近,線索清晰、中心突出、構圖嚴謹,是北魏的經典作品之一,還被載入了教科書。有興趣的也可以親自前往,一探真容。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甘,青,新三省交匯處,是中國古代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的商貿繁榮之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特別是敦煌壁畫,規模巨大,技藝精湛,在國內外廣有盛譽。壁畫包含宗教思想,內容,形象豐富多彩,表達了很多美好善良的願望。《九色鹿經圖》就是敦煌壁畫北魏洞窟的代表作,繪於敦煌257洞窟西壁中部,是釋迦牟尼本生故事(本生故事就是佛祖的前世故事)之一。作為莫高窟內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畫,在1981年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為一部經典動畫。動畫採用壁畫風格,畫風靈動飄逸,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三十年過去,仍然讓人記憶猶新。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九色鹿救了落水人,落水人缺背棄誓言,向正在尋找九色鹿的國王告密,最後落得頭生癩瘡的下場。通過動畫片,美麗的九色鹿從茫茫戈壁走向了更多國人的心中,並留下了經典珍貴的印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