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04.98062747_1000.jpg

2月一年當中最歡樂也最忙碌的月份,歡樂是因為假期最多,忙碌是因為要邊過年邊處理手邊的工作,幾乎沒有時間好好寫部落格,終於盼到228連假的到來,雖然還是沒有辦法把口袋名單一一補完,但總算是看完了幾部住在腦袋裡住了很久的影像作品,今天想跟大家聊聊2017年在金馬抱回「最佳新人獎」、第19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的電影作品―【強尼凱克】。

0516_2017e58fb0e58c97e99bbbe5bdb1e78d8ee58a87e68385e995b7e78987e585a5e981b8e3808ae5bcb7e5b0bcefbc8ee587b1e5858be3808be794b7e4b8bbe8a792.jpg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或聽到這部片名的當下,都會覺得好奇、有趣,因為你幾乎從這部片的名字裡找不到半點劇情發展線索,以前我們在挑選觀賞電影時,都會先從片名下手,從中推敲出這部片的類型及劇情發展走向,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關於追求女孩的青春故事、「我的少女時代」顧名思義是一個青春校園劇,上述兩部都是國片歷史上叫好叫座的電影,以前賣座的國片題材大都跟校園、青春、愛情有關,大多數觀眾在電影撥放完畢後從電影院走出來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青澀的學生時期與多年後對情愛的遺憾總能引人共鳴,將自我投射於劇中角色,逼人涕淚縱橫。

23130_10892875_L.jpg

今天的主角【強尼凱克】也講愛情,但它的愛情已不再青春,場景也非那個純真的高中校園,出社會後的戀愛,不如學生時期簡單,多了世事拂過體膚的滄桑,面對大環境的無奈與追求生命價值的徬徨,使愛情變得有些蕭瑟,不再像以前那樣奮不顧身地投入,沒有快樂,但也稱不上哀傷,導演黃熙將這樣的感情詮釋的貼切到位,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是現代人在城市求生存的縮影,107分鐘的片長裡,劇情發展雖然沒有太多高低起伏,可導演的敘事張力與鏡頭轉換的每個場景,就足以使整部電影為之一亮,轉場的每一幕都是不可或缺的詩詞,一字一句緩緩拼湊成一首美麗的詩篇,當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事、物,都會待終末文體被完成的瞬間,賦予作品最高雅、獨特的靈魂。

1513501352-4112008871_n.jpg

【強尼凱克】其實是由兩個名字所組成,一個是片中不斷出現、出現最多次的「強尼」,另一個則是女主角徐子琪(瑞瑪席丹飾)養的寵物鸚鵡,如上文所及,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名詞擺在一起感覺像是被「硬湊」,乍看之下如此,細看電影後發現其實不然。影片到最後,依然沒有交代到底誰是強尼,我們只能從劇情透漏給我們知道的訊息得知,有人一直打電話給女主角子琪找強尼,但子琪根本不認識強尼,也不知道強尼是誰;而電影的一開始,子琪養的鸚鵡因房間窗戶沒關好而飛出窗外,「一個找不到的人」與「一隻飛出去的鳥」本質同樣為「失去」,這電影命名的功力與巧思皆讓人驚艷與佩服!

 

――――――――― 以下內容部分爆雷,可自行跳過 ―――――――――

本片由瑞瑪席丹、柯宇綸、黃遠主演,以下分別就三人角色逐一介紹:

5a1d244bca11c.jpg

1. 女主角徐子琪(瑞瑪席丹 飾): 一個為了夢想從香港搬到台北獨自生活的瑜珈老師兼民宿老闆,有一個7歲大的女兒,嚮往平靜的生活卻又喜好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總在生活與夢想間取得平衡,心中渴望真正的自由,這或許也是她愛鳥成癡的原因。

czo2NDoiYU1pcDBLUDh5QXpLZ2ZqdjVJYVpuZnErZEVSSWNDNWRnSElDNU5Vb0dpcmdBU0J1eHZsK0phRVVVYmhzcjcyWCI7.jpg

2. 男主角張以風(柯宇綸 飾): 一個以車為家的裝潢師傅,因承攬男配角李立(黃遠 飾)房屋的裝潢作業而與子琪相遇、相識,劇中最吸睛、最經典的台詞莫過於他和子琪坐在便利商店前談心與在天橋上奔跑的二幕戲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近了,反而會不知道怎麼去愛。」這句台詞分別在談心及奔跑戲份中出現,一語道出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的根本問題,發人深省,雋永銘心。

2(127).jpg

3.男配角李立(黃遠 飾):一個看似患了亞斯伯格症的男孩,每天藉讀報、錄音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喜歡騎著單身到台北的各個角落閒晃,討厭母親寫的小紙條,用每天必完成清單來逃避對死去哥哥的想念。劇中,他曾問以風:「飛行中的鳥是在動還是不動?」以風一開始回答:「當然在動啊!」後來李立道出了一段非常值得反思的話:「看起來好像是在動,但是在飛行狀態的那一秒鐘他正在飛,那這樣是動還不動?」或許,這就是時間厲害的地方,它讓所有正在進行的東西變成靜止的狀態,永恆的定義,在李立與以風的問答中完整體現,可謂藝術最高境界。

 

――――――――――――― G編真心話 ―――――――――――――――

也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想念卻見不到的人,就像電影中的Jonny一樣,但是想念也並不意味著失去,曾經擁有便為永恆,如同候鳥張開翅膀翱翔天際那般,看似正在飛翔,但其實是靜止的,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距離,才讓我們有機會真正學習如何去愛,距離而生的美感,便是生命最高價值的生活美學。

20171217195035-f99c4c1f7c94fd3b10bef1d7fd67a98a-mobile.jpg

文學作家王爾德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人生的悲劇有兩種,一種是得不到,另一種是得到了。」失去就某曾面來說不盡然是壞事,人總是看著自己沒有的嘆氣,卻老忘了珍惜身邊已經擁有的,既然擁有與失去都會令人苦痛,那何必在乎自己到底得到了還是得不到呢?

A1505383912.jpg

一部電影最迷人之處,就是沒有把話說死,為觀眾保有無限想像的空間,這樣的拍攝手法更貼近「日常」,因為日常不會只有你在意的「失去」,還有更多可愛的、美好的人生風景,只是你以前把眼光都放在「無」的狀態之上,導致生活中美好的吉光片羽現在回想起來呈現空白,是時候為自己的留白上色了,任何腦袋趨使身體行動的當下都是決定最好的時機。

台北市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從今天開始,答應自己,多說點有趣的故事,讓生活變得更豐富。

a15620s1358941515644808.jpg

推薦指數: ★★★★★

推薦原因: 與眾不同,顛覆你對國片的想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