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影片的風格跟導演之前的作品是相差很大的,導演楊雅喆以往的作品其大多是以愛情為主的青春片,像青春片的代表性作品《藍色大門》的原著就是他,還導演了我們熟悉的《男朋友,女朋友》 ,桂綸鎂憑藉它問鼎了第49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反觀《血觀音》一個充滿荒誕、奇怪風格的影片,是否能給觀眾更多的驚喜呢?

長大之後,你就變成了你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血觀音》在劇情上可以說是,完全的呈現了上層社會,看似美麗平靜的官夫人之間的閑談交友背後,有多少骯髒的金錢交易、官商勾結、利益之間的暗涌。

在呈現方式上,也是我們在一眾電影里很少看到的一種手法,有點像我們在古裝劇里看到的「說書」,但又有別於這一表現手法,是配合樂器類似三弦、二胡這樣的弦樂器,把故事講述出來。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一種說唱藝術。影片以一種倒敘回憶的方式,從一個故事的旁觀者,對整個故事的的講述、評判,給觀眾一種探究的心理。畫面上給人一種奇幻怪志,像《聊齋志異》的陰曹地府的一種感覺。在這一方面就預示了,影片所描寫的肯定大部分都是「惡」,因為在大眾的一貫認知里,只有惡人才會去到地府。

看似和睦的一家三代、交談甚歡的美婦人、推杯換盞的各大官員。家庭里的親人前一分鐘還親密交談,後一分鐘就怒目相對,姐妹或者說是母女間互妒、互忌。婦人們簡單的言語之中隱藏的,有可能就是家裡各個官員的職位升遷、利益往來。

一個母親為了自己,可以讓自己的女兒遊走於各色的男性之間,出賣色相來換取更多的利益,在一切即將敗露的時候,犧牲女兒的性命保全自己。女兒討厭母親口中的「為了你好、活出個人樣」,而在面對自己的女兒時又以同樣的語重心長,說出同樣的話。

影片里母女三人每一個角色身上所背負的東西都是極重的,在我看來導演試圖用這三個角色來表達一個女人的一生,一個人變壞的前因後果。

在豆瓣上看到的一個短評足以總結她們的人生:「棠府群娥,個個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深宅大院,夜半三更,最宜粉墨登場。你只道這群賊婆娘干著雙手染血的勾當,咒詛她們永墮無間地獄,卻不曾想如果活得不這樣機關算盡,那人吃人的彈丸之地,怕是也不容她們立足。迎來送往,不過本能,血雨腥風,哪來往生極樂。此間便是地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