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模妞妞被媽媽踹的那一腳不僅踢疼了妞妞,也踢碎了一衆網友的心。隨着網友們怒火的燃燒,一個本來隱藏在角落裏的行業,進入到大衆的視野中——童模。

  它給社會的印象是孩子在閃光燈下的精彩紛呈,而背後很多時候卻有很多不爲人知的痛苦。

  小小童模:

  一天換裝264套

  有的年收入達五六十萬

  由於家庭經濟實力的不斷加強以及電商的高速發展,近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據中國報告大廳調研,2013~2016 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複合增速達 7.60%,2016 年市場規模達1450.11 億元。

  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擺在眼前,也正是由於其龐大的市場需求,才讓部分寶爸寶媽們開始“撈金”。

  “時尚看巴黎,童裝看織裏”,浙江湖州一個叫作織裏的小鎮街頭,掛着這樣的巨幅標語。這個“中國童裝之鄉” 有8785家童裝企業在這裏駐紮,不僅出產了國內童裝市場上的半數產品,也聚集了數以千計的兒童模特。

  這些學齡前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從全國各地而來,或追夢,或追錢,都加入了“童模”的隊伍。他們賺取了比成年人都要多的收入,也面對着許多未成年人都不曾面對的社會百態。

  也許正是這種利益的驅使,讓很多家長選擇了童模之路。

  谷歌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很成熟地回答:“我一定要努力,把照拍好,然後讓所有客戶都滿意。”

  而此時的谷歌,還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

  有攝影師透露,他拍攝過最“貴”的童模是一名中美混血女孩,最低叫價一小時六千元,保守估計一年三百萬。在這樣可觀收入的誘惑下,一些父母也放棄工作,當起了孩子的全職經紀人。

  還記得那個想要娶迪麗熱巴的男童模葉祖銘嗎?他經紀人就是他的媽媽。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葉祖銘說自己年收入有80多萬,低一點也有五六十萬。也許是過早地經歷了社會的百態,年僅11歲的他對財富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說每個人都想要擁有富裕的生活,然後娶個好看一點的老婆。而說到結婚對象的理想人選,他調笑着說“迪麗熱巴那種,你懂得”,用詞之成熟讓人訝異。

  2014年,烏克蘭爆發衝突。爸爸Alex帶着一家人來到中國謀生。通過朋友的介紹,5歲的 Vitali 和他的姐姐開始接觸網拍行業,成爲了養家的主力軍。父親Alex辭掉了長跑教練的工作,專心陪 Vitali 拍攝。

  “Vitali 工作一下午,可能比你一個月掙的都要多。”在電商雲集的杭州混跡過的人都知道,這並非一句玩笑話,一天好幾千在廣州、上海可能是正常價格,但在杭州算是低的,攝影機構的老闆陳帥說,“外模一般每小時1500起。”

  爲更專業:

  每月5000元報名地下培訓班

  開課老師竟是孌童人

  孩子剛入行,只能當一個可愛的衣服架子,但是想要在“童模”這個行業裏走得更久、更遠,就需要有對應的訓練了,比如,儀態訓練、走秀基本功等等。

  過去三年,300多家童模培訓機構在一二線城市迅速崛起,報名人數增長了50%。對於電商業態這種迅速跟進的能力,陳帥心裏很複雜。事實上,在杭州稱得上“童模”的只有2000多人,而真正“火”的不超過1/4。很多家長抱着希望報名,最後一場空。

  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 業內人士估計,圍繞着各種兒童用品的推廣,童模經濟可達數十億元。介入這個市場的有兒童模特攝影公司、培訓班、兒童模特經紀公司等各類商業機構。

  因爲覺得自家閨女很可愛,欣欣媽媽也想讓欣欣走上童模之路。幾番打聽之下,欣欣媽媽給欣欣報了個培訓班,培訓老師號稱曾經給許多名模當過老師。

  培訓兩個月之後,培訓機構開始以實習爲名帶欣欣外出走秀、拍照。在某車展的展廳裏面,培訓老師讓欣欣穿着只有幾根線繩的泳裝站在汽車旁邊擺pose。車展到訪的參觀者中男性居多,很多人給欣欣拍照,培訓老師告訴欣欣媽媽:“看,你女兒多受歡迎!”

  欣欣媽媽告訴《維度》,那場車展走秀對方給了8000多,不過全部被培訓機構收走了,美其名曰:“實習體驗費用。”

  有一次拍泳裝,欣欣拍了三個小時,第二天,照片就流到了網上。欣欣媽媽找到老師,因爲合同簽訂的是在培訓期間的照片絕不能外流,培訓班老師卻說,這是在鍛鍊欣欣,爲了安撫欣欣媽媽,代課老師還給了欣欣媽媽1800元錢。

  結果在培訓結束前一個月,培訓機構突然人去樓空,當《維度》問及該培訓班有沒有教學培訓資質的時候,欣欣媽媽一臉茫然。

  更讓人不寒而立的是,哈爾濱市公安局南崗分局曾通報其轄區一男子猥褻兒童,該李姓男子正式以招募淘寶童裝模特爲由猥褻兒童。

  從新聞報道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一男子疑似對幾名兒童進行舌吻。

  花了錢,坑了娃,選擇童模培訓機構好還是要審慎一點。

  黃金模特期:

  生長抑制劑400塊

  延緩發育每天只吃一頓飯

  童模有一個黃金拍攝期,就是孩子在3-6歲左右,身高130以下,也就是幼兒園中班與大班的這兩年。

  而不可忽視的是,3-6歲也是一個孩子生長髮育較快的時間段。在高收入的誘惑下,爲了讓孩子能夠更長時間留在黃金拍攝期,不少父母開始想起了歪招,做起了“坑娃”的事。

  “小孩子吃多了就會胖,長得快,得控制一下,不然很快就接不到單子了。”芝麻的媽媽告訴《維度》,爲了維持芝麻的體型,每天中午芝麻的媽媽給芝麻吃點青菜和米飯,其他時間不能吃飯,餓了就喝點牛奶。

  芝麻只能在週末吃一次水果,芝麻媽媽說,水果中的含糖量太高了,吃多了會胖。芝麻今年4歲,體重只有14公斤,身高還不足90公分。

  芝麻媽媽說,她只是控制了芝麻的飲食。過幾年給芝麻食補一下還能補回來,其他媽媽還有給孩子吃藥的呢。《維度》也發現有不止一位網友反饋,確實存在童模媽媽給孩子餵食生長抑制劑的情況。

  圖片來源微信評論截圖)

  《維度》在芝麻媽媽的微信羣裏面看到,生長抑制的藥物明碼標價400元,而其副作用除了抑制孩子的生長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危害?具體配方是什麼?是否是國家批准售賣的藥物?賣藥人一問三不知,最後坦言,這個藥片需要長期堅持服用,如果有顧慮可以不買。

  是藥三分毒,如此暗地流傳的藥片,與給孩子餵食毒藥有什麼區別?

  4

  亟待監管

  別讓孩子埋單你的慾望

  就在妞妞媽打孩子的視頻曝出後,100多家淘寶童裝店主聯名呼籲規範童模拍攝行業,推動童模保護。

  這些店主呼籲:商家與品牌聯合起來,嚴格規範童模拍攝,嚴禁一切粗暴對待兒童的行爲,拒絕使用一切在拍攝過程中存在損害兒童權益行爲的圖片、視頻。

  其實,早在2011年7月,國務院正式頒佈《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指出應規範與兒童相關的廣告和商業性活動。而加拿大等國,更是明確規定兒童不能作爲廣告對象。

  有媒體指出目前國內童模市場仍處在初級階段。在這片新生江湖中,孩子們看似是主角,但在他們背後站着的是家長的期待、培訓機構的精細算盤以及商業世界的真實競爭。

  但無論如何,對於孩子來說,童年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次。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天真快樂。父母千萬不要爲了多賺錢,而提早把成人世界的繁複加在孩子身上,因爲賺來的金錢,永遠買不回孩子失去的童年。

  本文系《維度》原創,歡迎轉載或引用,請標註來源,謝謝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