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图/CFP)

▲贺建奎。(图/CFP,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26日声称,创造出世界首例免疫爱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环球时报》刊登社评表示,许多科学家陆续谴责贺建奎的实验,或者表达保留意见,理由大致分成三项,首先是基因修改使两个孩子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其次是修改过的基因将融入人类的基因池,最后是实验突破了科学应有的伦理。

社评指出,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做出近乎一致的反应「当然不是偶然的」,在基因学领域「每一个行为都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社会的风险」,不应将小团体的利益置于全人类的安全利益之上,「这个伦理我们所有人都看得懂,而贺建奎的行为显然有悖这一伦理。」

▼世界首例免疫爱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大陆诞生。

▲▼染色体,DNA,基因,细胞。(图/CFP)

社评强调,如同反对实验的科学家们所言,贺建奎修改的是两个正常胚胎的基因,那两个孩子在出生前并没有面临必然得上爱滋病的风险,实验不是为了挽救这两个孩子生命而采取的最后手段,而是为了个人的科学成就,「他没有首先在科学家共同认可的平台上探讨自己的实验,而是直接向大众媒体发布消息,我们有理由认为他更看重出名,追求轰动效应。」

社评指称,贺建奎实验经过的所谓伦理审查敷衍潦草,与实际对应的伦理风险极不相称,显然不是经过医院和胎儿父母同意就能作为伦理过关依据,贺建奎对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似乎缺乏基本的概念」,甚至还以世界第一的豪迈之情对大众媒体宣布,很像是完全没有想过自己有可能闯了祸,「我们的问题是,一位大学副教授对科学伦理应该是这样认知的吗?这样的科学家是个别的,还是有很多呢?我们对科学研究的伦理控制是在真的发挥作用,还是形同虚设呢?」

社评直言,绝大部分的基因相关研究都受到严格的伦理制约,但少数人如果想沽名钓誉并且敢于冒险,也就更容易给小聪明找到用武之地,「中国要加强科学研究的立法,也要通过贺建奎事件开展一次深入的大讨论,让所有科研领域经历一次伦理道德的洗礼。」社评还说,122名中国科学家26日迅速联名对贺建奎的行为表达反对,这种现象令人感到欣慰,「我们愿意相信他们更代表了中国科学家集体伦理意识的水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