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101級畢業製作舞臺劇

 《玩偶家》

 想更了解玩偶之家,導演現身說法囉!!

導演 費鏵萱  導演助理 胡香蘭、張維原

P1060702  

導演:很多事其實並不這麼真實,尤其在面對自我的時候,所以在《玩偶之家》這齣寫實戲劇裡,我幻想出另外一個樣子。

       雖然說《玩偶之家》已經是一個一百多年前的劇本,但是對於導演來說,它就像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劇本跟我們現在的社會與生活是有連結的,每個人都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變成別人的玩偶,當別人的期望甚至是社會上的規範加諸在你身上,卻跟你所想有所牴觸時,你該如何在這之間取得平衡?又要如何回到一個自我的狀態?

      用《玩偶之家》來探討「自我」以及「抉擇」這樣的議題,其實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玩偶之家》被世人認為是首部有關女性主義的劇作,所以這次在導演手法的處理上便必須削弱女性主義,同時強化「自我」。

      導演認為這次畢業製作的演出版本,是因應臺灣這個社會制度下而生的版本。舉例來說,似乎好像臺灣的學生不管對於自己的學業、或者對於未來的抉擇都是比較模糊的,作決定往往不全是為了自己,其中牽涉到臺灣的社會環境、師長或家長的期許等等。要如何做抉擇,要不要嘗試去改變,還是必須要回到自我,要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導演透露自己雖然不是第一次導戲,但是這次的演出,對他來說挑戰非常大,除了演出的場地加大、戲的長度拉長、演員的數目也增加了,尤其《玩偶之家》又是被搬演了無數次的經典名作,整齣戲的節奏處理必須要更嚴謹而且緊湊。不過《玩偶之家》這部作品跟導演的上一部作品,臺灣知名劇作家王友輝的劇本《青春謝幕》就導演自己的角度認為,它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有關於自我,一個抉擇、一個改變。

      在排練過程中,為了執行自己所強調「人與人之間操控與被操控的關係」的主題,導演也利用大量的遊戲,例如:123木頭人、鬼抓人、比手畫腳、騎馬打仗等等。來讓演員從「玩」之中,接收到更深層的意義,或者可以說「遊戲」本身,便是最真實的操控。而這樣的「玩」的概念,也落實在《玩偶之家》當中,而這次的《玩偶之家》會在劇中穿插什麼好玩的遊戲呢?就等觀眾進劇場見真章囉!

 

更多訊息陸續發佈中......

想跟《玩偶家》一起互動嗎?更多有趣內容都在:

www.facebook.com/nutn101adollshous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