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伴随著国民消费升级及各行各业互联网化,我国消费金融得到了全面化、多样化的发展。其中,基于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尤为瞩目,特别在强监管下更是成为金融业的风口。

而消费分期的出现,使得消费金融场景变得更加多样化。比如,以3C 数码为代表的传统消费金融场景,以及以旅游、教育、娱乐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金融场景……

诸多消费金融机构开始自建场景

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的持续火爆,吸引了各类机构纷纷布局,大家都想借政策鼓励消费升级的东风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但之前各消费金融机构或许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增量市场,但随著众多机构在这片市场中搏杀,「用户红利」逐渐消耗殆尽。

再加上监管的影响,据悉,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路小额贷款。

因此,许多消费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狠抓服务优化,自建服务场景,在已有存量用户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消费渠道。

业内人士也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将更加强调场景化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而随著消费金融日益场景化,消费成为一种基于衣食住行或者喜怒哀乐的场景型消费。

同时,消费分期平台的出现,更是使得消费金融场景变得更加多样化。

其中,在「消费金融」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年轻群体对其有天然的接受能力,而由于年轻群体更为关注的3C产品领域,产品价格与其自由支配资金并不匹配,这为3C 数码消费金融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比如,某个年轻人在新款Iphone出来之后想买,但差一两千块钱,传统金融机构是不可能提供这样小额临时的贷款,而消费分期平台就很好的为这群人提供便利简易的消费贷款服务。

消费金融场景越来越垂直化、细分化

值得一提的是,随著消费金融机构对市场的渗透,消费金融场景也越来越垂直化、细分化。一些专注于旅游、教育、娱乐、医疗美容、婚庆等的消费分期平台开始崭露头角。

其中,旅游消费金融的兴起主要源于人们对于旅游需求的消费升级,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及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使得旅游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80、90甚至00后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人群,拉动了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

目前,由于近年来人们对于精神娱乐层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娱乐消费分期开始兴起。视频、游戏、社交、音乐等领域的充值,都可分期付款。

消费金融场景的发展,存在著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开拓的消费金融场景越来越丰富,但真正成功下沉到每个渠道,结合消费场景来做消费金融的平台并不多。

基于场景的消费金融,自身会有很强的获客能力和客户黏性,而这样的优质平台,本身就不缺资金合作方,在合作中位于主动。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场景选择自己开展金融业务,而非与资金方合作。更有不少场景端,从一开始做导流,到后来自建金融服务,都没有跟消费金融公司合作过。

可对于场景端而言,建立金融服务相对容易,风控系统、支付渠道、资金来源都可以找到合作方,但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由于行业壁垒,自建场景就困难得多,自建多个不同场景更是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由于各家消费金融机构提供的绝大多数产品仍然是直接贷款和消费分期两种,且平台多采用免息或者降低手续费的方式,配合各类节日和庆典进行消费金融产品推广。

因此,这就造成了各家消费金融机构拥有的资源和潜在用户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提供的消费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或者说有部分创新,但是创新的程度不够,难以和其他机构推出的产品有明显差别,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消费金融场景还存在诸多痛点,但场景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便捷的获客渠道,丰富的商业形态等优点,是强监管下消费金融机构一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