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是本義指由潮汐引起的水流運動,引申義為流行趨勢的動向,比喻社會變動或發展的趨勢。在有些人眼裡潮是一種時尚,但另一些人裏所謂的潮卻是不入眼的。潮流的概念是狹隘的。一直以來潮都是屬於國外的東西,中國傳統思想比較濃厚,性格內向,而國外一直比較開放,所以很多潮牌都是國外的。但是隨著今年2月份的李寧在紐約的時裝周,李寧又為自己的品牌嵌入了一個「潮」字。

那場時裝周之前的李寧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專業的運動品牌,一直以來在國內算是這方面的領頭羊,然而時裝周過後我算是對李寧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品牌在現在不僅僅是商品標記,而是具有綜合性內涵的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紐帶。一旦紐帶形成,消費者就會對企業、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有一個認知,久而久之這個認知就會固定。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營銷的難題。李寧是怎麼做到的呢?

1.為什麼要做品牌改變?

一說到耐克、阿迪達斯你會想到什麼?科技感十足的籃球鞋、舒適的跑鞋、潮牌?我們來看看耐克和阿迪達斯的鞋類是怎麼構成的。

其實還有很多類型的鞋類沒說到。但是這個表足以說明李寧為什麼要做潮牌。首先Nike、adidas也是一做專業運動裝備的公司。Nike的潮牌或許不是自己想去做這個系列,但是因為Aj系列球鞋太經典,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個經典,不可複製。Adidas的潮牌是基於三葉草系列的,但近幾年也推出了Yeezy系列的潮牌。世界上兩家最強大的專業運動裝備公司都做了潮牌,你說李寧為什麼做?潮牌不僅僅只是在於產品的提升,更在於對公司知名度的提升。

2.借力時裝周,顛覆品牌認知

自己的產品登上時裝周可能是每個服飾設計師的夢想,而對於一個做服飾類的企業都希望登上時裝周來宣傳自己。一場時裝秀可以吸引多少目光呢?並且是紐約、巴黎這種世界頂級的時裝秀。世界各大媒體、網路紅人以及時裝雜誌都不會放過每一場大型的時裝秀。時裝周是全世界潮流的最前線,彙集著無數的設計師、潮人。而當國貨李寧登上了時裝周,一下風起雲湧,網路被李寧時裝周無限刷屏。知道李寧這個品牌的人會驚嘆道:「這是我那個認識的李寧麼?」對於頭一次知道李寧這個品牌的人會感嘆道:「還有一個叫李寧的潮牌」

這場時裝秀對於李寧來說,就像是一次企業革命一樣。其實李寧在國內專業運動領域已經做的足夠好了,但面對Adidas和Nike這樣強敵,必須謀求多元化發展。

3.利用從眾效應

一場時裝秀還不足以讓人們有想要穿上李寧的需求。因為時裝秀只是讓人們顛覆了對李寧品牌的認知,想讓人們直接穿上李寧還需要有人來帶頭。

李寧在巴黎時裝周時邀請到了4位小鮮肉,每個人上身了李寧的產品。利用明星效應,讓人們覺得李寧衣服確實好看,夠潮。然後一些網紅會嘗試李寧的產品,利用「潮」的元素拍些照片上傳到網路上。久而久之,才會有普通大眾嘗試李寧的產品,最後才能量銷。但從眾效應究其原因還是李寧的產品夠硬,不然到網紅這一步,產品就會死亡。

4.把「中國」元素加入潮流

隨著國家的日益壯大,社會的不斷發展,愛國情懷是人盡有之。一直以來,時裝周都是外國人玩的東西,但當李寧登上時裝周時,無數國人為其驕傲。李寧把「中國」兩字加在了品牌名稱前面,並且放在衣服很顯眼的胸前位置。一時間讓人心情澎湃。

其實在《戰狼2》和《紅海行動》中就看到人們的愛國情懷。在專業運動領域,Nike和Adidas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但李寧這次讓我覺得我的中國李寧不比你Nike、Adidas差。「中國」兩個字代表著潮流,也代表著國家在21世紀的迅猛發展,我們現在是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面的。這是李寧想要傳達的東西,產品的含義。正是這種從產品映射到人們內心的情懷感受,一下子讓「中國李寧火了」

文章經微信公眾號(ID:Boss的祕書)授權轉載

文章視頻、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