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新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典型習俗有除塵,守歲,拜年,貼春聯,年畫,爆竹等。

除塵: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拜年: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年畫:春節年畫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放鞭炮: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祭祖: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進行。 多數地區是供著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後,開門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動便開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擺好美酒佳肴、時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點燃香紙蠟燭後,家長率子孫行叩祭禮。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生的喜慶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兒添丁,小到生活怎樣等。新年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後代繁榮昌盛,諸事順意,表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思想。

以上就是春節期間典型的民俗活動啦~有缺漏的話,歡迎補充哦~

更多過年趣問趣答,歡迎戳上方藍字關注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