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10  

上学期翻弄学校运动中心手册时,看到'自我防御'的那一页,有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太极、卡波耶拉(Capoeira),最后选择去上柔道;除了时间、地点可以配合之外,其实从小就有著学柔道的冲动,印象中空手道是用手攻击(玩偶游戏里的羽山秋人)、跆拳道是脚,都比不上直接把整个人拿起来摔的柔道酷。家附近的跆拳道馆比比皆是,教柔道的地方却甚少,加上已经在学跳舞,小小的愿望就一直埋在心中。

这一次看到手册上写程度不拘、初学与进阶者皆适合,于是天不怕地不怕地在学期初跑去上人生第一堂柔道课。当时谁都不认识、有关柔道的基本知识也全然不了解,就穿著贴身的韵律裤、T-shirt和球鞋出现,跟著唯一一个女孩进到地下一楼的更衣室,她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接触柔道,并换上大件、厚厚的柔道服;我问他这身劲装的作用与必要性,她解释道服是抓举对手的施力点。回到地面层时,看到大家都穿著道服,心里虽然有点紧张,但在国外脸皮特别厚,反正别人讲什么也听不懂,傻笑即可。

课前众人要先一起拼软地板,软垫是正方形,立起来差不多到肚子,还蛮有重量的,要一块一块搬进教室里拼,进到教室里要脱鞋,拼完大家就按照腰带颜色排成一排,一起跪下,排头(最厉害的人)会喊口令,向教练低头鞠躬(其实是磕头跪拜)。一开始先带暖身,绕场跑跳、前滚翻后滚翻、甚至还有侧翻跟倒立前滚翻,对我来说还算可以应付,也因为有点挑战性变得更好玩,比较难上手的是'摔自己'的部分,要练习从背面和侧面跌倒著地,有一定的方式跟姿势,才能在打斗中保护自己不受伤。

暖身完之后教练会开始教一些招数,分成地板和站立两部分。柔道比赛中有分地面缠斗[寝技]跟站立格斗[立技](我查维基百科的,其实也不确定他们的正式名称),两人一组练习,招数教完之后就是对打,初几堂课我都站在旁边看,教练很亲切,当时就努力地用英文跟我聊天,我看大家都很厉害,就问他我这样初学可以吗,他说没问题啊,待一年之后妳会大有进步,因为教练友善的态度让我多了点信心,从此固定来上课。

--------------------

很快一个学期过完,现在的我已经会很多摔人的招数[投技],还有一些关节技,柔道中不可以出拳打人或是踢人,其实应该算是不容易受伤的运动种类,不过课后腿上手上的瘀青是不可少的,青一块紫一块变成常态;今天上课被跪摔的时候脸部著地,正面滑行地板十公分有余,有火烧颧骨、人中之感,鼻梁还流血破相,另外有一个棕带朋友被一个新来的绿带摔到肩膀发炎,说明真的要小心,也要知道自己的极限;这些年来发现自己的筋骨耐痛能力超乎常人(肯定是小时候拉筋拉出的意志力,记得有一次开腿筋开到脑中一片空白灵魂出窍),意思就是说破皮见血一样会哇哇叫,但只要没有伤口,被掐脖子被扭手指都可以忍到一定的程度,但在看到朋友肩膀事件之后知道该停止的时候还是要停,保护身体还是比逞凶斗狠装强重要许多。

其实真正的柔道高手理当是不会把你摔受伤,比赛中让对方背部贴地25秒或是求饶就算胜利,所以并不需要把对手击昏或是掐死之类的,我最喜欢的棕带好趴呢Jan就是那种可以用五花八门的方式摔倒你、但著地却是轻轻的,不会让人有受内伤的感觉,他说除了制伏对方、控制对手落地也是很重要的技巧,是需要时间练习和训练的;让我感觉柔道之所以叫柔道有一定的道理,是柔中带刚、不锋芒毕露的,更不是叫人置对方于死地。

--------------------

除了学会这些防身技巧,柔道的同学们也为异乡生活带来了温暖;众人来自附近各个学校,有念生物、医科的,也有心理系或是商学院的学生,每周见面一到两次,柔道练习时不但有肢体上的接触,同时要合作、互相配合学习,除了下课后大家会去喝个饮料聊聊天,上次圣诞节还举办小派对,虽然不像在台湾学校社团那种紧密相依的关系,但也可以说是个温馨的大家庭了。

在柔道课认识了在德国最好的朋友Jan,下课时间晚上十点都会陪我走回家、闲聊五四三,半夜帮我校正报告、周末相约煮煮吃吃,陪我去买东西、寄包裹当随行翻译、生日送来一盆绿色植株和大提琴音乐会的票,现在变成男朋友一起过情人节,柔道课继续当好趴呢,耐心用英文和我解释各个步术跟巧劲所在,这学期继续认真学习、稳定提升柔道技巧!

--------------------

上学期最后一堂柔道课,不上柔道来玩球

IMG_3266

IMG_3280

和善的两个女孩Katharina&Kirstin

IMG_3271

上柔道的地方,一所高中的室内体育场

IMG_3279

一小时后开始圣诞派对

IMG_3281

可爱的黑带情侣档Mario&Helena

IMG_3335

圣诞热红酒

IMG_3297

Jan做的提拉米苏

IMG_3303

已为人父的Max做的饼干

IMG_3308    

腰带颜色解析 来源:维基百科

未命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