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去哪裡旅遊時常端看機票價格,有時候剛好瞧見便宜機票行李包一包就走人;其實這次復活節本來無論如何都想去羅馬,後來漾自願當我的旅伴,但後來真正討論機票住宿時,他又覺得復活節前後羅馬聖地一定會比平常貴很多,我們之後考慮西班牙的賽維亞或是巴塞隆納等,但機票也沒有特別划算,最後他趁我去廚房的時候搜尋到威尼斯,機票大約來回一百多歐,看他一副找到完美方案的神情,心想也無不可就拍板定案。

當時他訂機票我心裡就想,訂機票不是要護照號碼之類的資訊,他怎麼什麼都沒問就訂好了,但這微小的想法很快就被遺忘;直到出發當日,他在家上網check in時跟我要護照,給了他之後我在廁所梳洗打扮,出來看到印好的來回機票"JOANNE WU",心想:這...不太對吧...頓時內心糾結了一番;不知道何故,從以前到現在都有點害怕會跟另一半鬧翻,所以常常心裡有反對聲音也不會說出來,反而是自我內心消化,跟和朋友相處的模式截然不同,因此看了雖然覺得不妥,但想說都已經check in了,可能也不能改了,本來沒想說什麼,最後還是怯怯地問了一下(還先在心裡檢查措辭是否足夠委婉):這樣名字不一樣欸,有沒有關係啊?"應該沒關係吧。"聽他一句應該沒關係,再加上不想惹出口角麻煩(深怕再追究下去會引發"你不相信我的能力是不是"之類的戲劇化走向<<一定是小說跟兩性專家文章看太多),就沒再多說什麼了。

 

---這時候開始跟王皮皮line訴說心中煩憂,討論這樣到底可不可以過關(以證明我不是事發後才放馬後炮)---

事發:

到了機場要入關時,果然,姓名不符不能入關。

真是太愚昧了!!!之前怎麼會蠢到覺得沒關係呢?機票這種東西攸關國家安全,當時一部分自我說服的理由是"也許歐盟內管的沒那麼嚴吧",一方面又過度相信漾的經驗和能力,其實我纔是出國老手啊啊啊,他完全只是個去年去中國纔是第一次出歐盟的德國肖年,果然愛情讓人盲目,所以為了承擔此愚蠢後果,我們在登機前二十分鐘和機場人員協調一番,他們最後說要加160歐改名字。不知道是因為他是Ryanair(史上最廉價航空,被漾稱為"除了坐飛機就沒了。"),所以做任何改動都要付高額手續費,還是機票改名天生如此(我覺得應該是前者,因為姐姐的朋友在美國也發生過一樣的蠢事,但是沒付任何手續費,行政人員就幫他們辦妥妥了)

當時是漾的父母載我們到機場,還在那邊跟我們揮手說掰掰,結果看到我們排到之後說了幾句話又退出來,然後問發生什麼事漾還要很尷尬地跟他們解釋我的名字問題;華人身在歐洲,名字真的是一件很詭譎的事,你不知道要用從小英文老師給你的洋名字,還是就用護照上的拼音;初來德國時,很多非英美歐洲國家的朋友都問我的真名,因為儘管他們的名字很難發音,仍然是用自己的名字,例如我的室友Abinash,還有很多中東朋友的名字都不是典型我們知道的珍妮或是安娜那麼好記。但在我反覆忖度之後,我認為用一個洋名字真的是讓大家都好過(尤其當你的拼音很詭異時)>>>

- 首先,中文名字的意義並不是在他的發音,而是漢字本身的意義更大些,所以當它被翻成Chia-yi這種無生命意義的英文組合,我真心覺得"...恩。"

- 再者,臺灣的拼音系統古怪異常,忘記聽哪個師長說過(好像是坤玄),許被翻成Hsu根本不合哩,而張不是應該唸成Jang嗎,為什麼是Chang!這也是為什麼我更不喜歡拼音的名字,Chia是要掐死人嗎

- 最後,要這羣洋人端正地唸好佳(ㄐㄧㄚ-)頤(ㄧˊ)真是難上加難,對他們來說難記難念,對我們名字不被記得或是念不出來也很尷尬。

所以委屈一點,用名字只是個代稱的想法,也就將就著用了。雖然剛在一起有覺得:拜託你是我男朋友好好記得我本名然後練習發音有很難嗎,但是錯在我,從來也沒有糾正他或是跟他說我的想法,所以也只能承擔一部份的責任。

---------------

總之回到機場就很尷尬又被困住然後吐出160歐給辦事人員,漾爸爸還慌張地塞錢給他,他爸媽很好的說沒關係可以去玩就好了,要好好享受云云。

然後玩了兩三天要上網check in回程機票時發現,根本不向當除承辦人員說來回機票都弄好了,網路上依然硬硬的顯示著JOANNE WU(checked in),然後經過寫E-mail給Ryanair沒回、打過去沒接後,漾只好再度出動爸爸牌,說搭可以請他爸幫我們處理,我說這樣不太好吧,自己的事要自己解決,總不能動不動就把爛攤子丟給爸爸,但他說爸爸在德國打電話什麼都比較方便,而且他一定很開心自己有用處(真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兒子)。隔天我們在一座墓園島上曬太陽散步,漾接到電話講了幾句,有事態好轉的跡象,突然一聲"Wieso!!!(為什麼!!!)",也是我唯一聽得懂的單字,心想一定又有什麼不測,果然他掛電話之後,說現在網路把我check out,可以重新check in了,然後要再交110歐。

WHY!這也是我當下的反應,第一次是我們的錯也就算了,機場人員說好已經辦妥妥,怎麼可以這樣說話不算話,中國人凡事講一個理字,你今天剛開始就收270也就算了,怎麼可以這樣詐財,於是我忿忿不平的不爽了一陣子,漾說他爸也很生氣,說要告Ryanair(真的在告),總之雖然很努力不要去在意,出來玩就開開心心,但這件事還是為短短一週的旅行蒙上了一層陰影。

---------------

這場教訓的機會成本蠻高的,除了金錢外也影響到遊玩興致,但也帶來ㄧ些正面的個人體悟:

- 在一段關係中,有任何不愉快或是對方讓自己看不順眼的舉動,不要一味的忍氣吞聲,不要因為害怕會有所爭執就姑息。(例如這次我終於勇敢地表達對他批評路人身材打扮舉動的不滿,雖然聽起來沒什麼,但跟以前我只會點點頭嗯嗯啊啊敷衍過去掩飾心中不滿比,真的是很大很大的進步!!)

- 做任何共同決定的時候要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當時我應該更堅持去羅馬或是便宜的西班牙小鎮,因為就算機票差五十歐,在當地住一晚就可以差到十歐,喫頓飯可以差個三四歐,累積下來機票根本不算什麼。(威尼斯真的是喫貴住貴交通貴,完全違背當初要節省一點的信念)

- 就算平時覺得對方很可靠,也不能事事相信他(平常他能夠幫我把腳踏車、電腦、飯菜都處理得妥妥貼貼、方向感跟開車技術都令人信服,但這並不表示他就樣樣精通!這是很容易產生的錯覺啊啊啊)

 

大概就這樣,結論是大家訂機票千萬不要傻傻用什麼潔西卡或是安東尼訂唷(相信大家自己決不會犯這種錯誤,但也要注意如果有身邊友人傻傻這麼做必須立即制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