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訊 (王治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日前,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浦東法院)通報了該院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情況,併發布了該院2018年度十佳知識產權案例。

  自上海自貿區成立至2018年底的5年間,該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侵權案件19,571件,審結19,430件。浦東法院副院長金民珍介紹說,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損害賠償情況呈現五個特點:

  一是侵權索賠案件大幅增多。5年間,浦東法院受理和審結的知識產權民事侵權案件以每年平均45.62%和45.54%的增幅快速增長。

  二是高額訴訟請求逐漸增多。5年來,該院受理訴請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上的知識產權民事侵權案件有74件,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文化創意、奢侈品消費、互聯網技術等產業,涉及衆多國際知名品牌和知名作品。

  三是損害賠償數額逐年提升。5年間判賠額超過50萬元的案件有66件,其中2018年有14件。高額判賠主要集中在商標和不正當競爭訴訟中。

  四是法定賠償適用比例較高。統計區間內,該院判決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以法定賠償方式確定賠償數額的佔95.93%。法定賠償適用率高,與權利人的主張以及實際舉證狀況密切相關。

  五是商業化維權現象突出。期間受理的知識產權民事侵權案件中,近八成爲商業化維權。

  值得注意的是,浦東法院近年來不斷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損害賠償額度不斷提高,比如,在央視訴千杉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中,被告實時轉播《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嚴重侵權,法院加大懲罰力度,按照法定賠償最高額確定經濟損失50萬元;在涉出口印度的農藥“殺螟丹”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院以侵權商品年度銷售量乘以權利人商品該年度單位利潤所得之積計算權利人實際損失,判賠312萬餘元及合理費用20萬元;在“幫5淘”購物助手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院綜合考慮流量經濟中用戶粘性的重要價值,酌定被告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和合理費用10萬元;在芬蘭“美卓”訴國內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院全額支持原告訴請共計620萬元;在迪士尼《賽車總動員》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法院判決藍火焰公司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基點公司對其中80萬元承擔連帶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