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虧損的齊家網,終於迎來了盈利。

  日前,齊家網母公司齊屹科技(開曼)有限公司(01739.HK,以下簡稱“齊屹科技”)公佈了2018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總收入6.46億元,同比增長34.8%;毛利3.82億元,同比增長59.1%;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7.58億元,上年同期則爲虧損8.24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持續經營業務的經調整淨溢利5164.6萬元,上年同期則爲虧損5819.1萬元。

  不過,儘管看似從“戰略性虧損”實現了扭虧爲盈,但齊屹科技的盈利性仍然遭到質疑,利好消息也未能提振其股價。作爲互聯網家裝品牌企業,齊屹科技在上市之初,發行價就遠低於預期,上市首日還遭到了破發的窘境,此後其股價接連走低。前期由於戰略轉型規劃不佳,從自營到平臺反覆調整,而消耗了大量的資金。

  2019年4月11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就齊屹科技業績情況、股價變動以及裝修質量等相關問題,向公司品牌部發送了採訪函,對方表示,股價和質量問題比較敏感,截至記者發稿並未收到其正面回覆。

  齊家網盈利翻身仗

  近日,齊屹科技發佈2018年業績報告,公司實現淨利潤盈利7.45億元,公司累計虧損金額從2017年末的16.28億元降到8.83億元人民幣。這是齊屹科技近四年來首次盈利。

  在公司業績會上,齊屹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鄧華金解釋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時,主要把其歸結於政策因素。他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在2018年整體增長穩定,特別是政府出臺關於三四線城市的棚戶區改造、去庫存等利好政策,加上二線城市的樓價升溫,以及存量房裝修需求的急速增強,帶動了家裝市場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業績扭虧爲盈,但依然沒能提振齊屹科技的股價。截至2019年4月1日,公司股價3.55港元,較2018年7月12日的發售價4.85港元已下挫1.3港元,跌幅達26.8%。2018年10月30日,齊屹科技股價更是一度跌至2.8港元/股。

  時間撥回到2018年7月12日,齊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登陸。上市前夕,齊屹科技配售結束,發售股份數目約爲2.42億股,招股價區間爲6.8港元至9港元,最終定價4.85港元,每手僅爲2425港元。

  直到2018年,齊屹科技經營溢利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齊屹科技經營溢利分別爲-154.16百萬元、-108.51百萬元、-52.06百萬元。

  股價低迷的同時,齊屹科技的盈利持續性難免遭到質疑。中國家居建材裝飾協會祕書長鬍中信向記者表示,互聯網家裝實際上是“叫好不叫座”。互聯網家裝企業中90%是虧損的。到目前爲止,雖然都在說互聯網家裝如何好,但是在盈利方面,它自身的造血功能還不是很強,互聯網家裝整體盈利情況並不好。齊家網連續三年虧損一年盈利,對於其盈利能否持續,從其個人觀點來講,並不太看好。

  事實上,齊屹科技是“帶傷”上市。在上市前,齊屹科技已經連續三年出現虧損。公司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齊屹科技營收分別爲1.41億元、3億元、4.79億元,淨利潤虧損分別爲3.47億元、4.1億元、8.55億元。

  同期,齊屹科技總負債也居高不下,總負債分別爲17.16億元、20.75億元和27.11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117.78%、151.13%和222.21%。截至2018年上半年,齊屹科技總資產爲8.87億元,而總負債高達14.19億元。這也說明齊屹科技前期一直在“燒錢”,而且以高負債狀態在運營。

  鄧華金曾公開表示:“家裝O2O作爲一個重型產業鏈的行業,燒錢極其重要,而齊家網也正是在經歷‘戰略性虧損’。”

  轉型之路荊棘叢生

  齊屹科技的前身是上海團購網,之後逐漸轉型爲O2O互聯網家裝平臺。目前,齊屹科技的業務可分爲網上平臺業務與自營室內設計及建築業務。

  2018年,相比於網上平臺業務,齊屹科技自營室內設計業務收入減少許多,其自營室內設計及建築業務的收入下降6.4%至2.71億元,主要是由於自營室內設計及建築品牌整合以及於2017年8月終止使用齊煜品牌。因此,家居裝修服務產生的收入減少,而這被房地產開發商及服務式公寓建築服務的強勁增長所抵銷。

  齊家網於2014年開始做自營家裝業務,同時介入家裝行業後方的供應鏈建設。然而,自營裝修業務做得並不順利,管理困難、營銷、研發和擴張等支出增加,現金流被迅速消耗,使得連續幾年出現現金流爲負的情況。兩年後,公司開始收縮自營業務,擴展平臺部分。

  在赴港上市的同一月,鄧華金在內部信件中強調:“齊家網在2014、2015年左右開始自我革命,將戰略重點轉向平臺業務。”

  胡中信認爲,互聯網家裝所謂的室內設計不是真正的設計。如果是真正的設計,首先是收費比較高,設計費可能需要上萬元。互聯網家裝的設計費一般低至幾百元,用一些標準化的格式,稍微做出效果圖來。平臺本身做得比較籠統,不是真正的創意設計。互聯網只是吸引人氣,而家裝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互聯網家裝企業在操作這部分業務上存在諸多短板。

  從質量投訴方面來看,截至今年3月上旬,來自中國質量萬裏行消費投訴平臺的統計,共收到齊家網消費投訴40多例,多爲通過齊家網購買家居建材、選擇裝修服務等帶來的售後問題,消費者大多數因爲聯繫齊家網售後人員未能達成一致而產生投訴。

  3月9日,在中國質量萬裏行發佈的《2018年消費者訴求白皮書》中指出,“2018年度十大消費維權熱點”的第三大熱點——互聯網裝修“跑路”遭遇信任危機,是中國質量萬裏行消費投訴平臺梳理出的消費者投訴比較多的消費投訴。而質量問題頻發也暴露出互聯網家裝理念的不成熟。互聯網家裝企業“低價格、短週期”的營銷理念,本身就違背了市場規律和客觀條件,壓縮時間會帶來後續環保和質量隱患。

  對此,胡中信置評,目前在整個家裝市場中,行爲規範和國家標準還在完善之中,包括鋪地板、刷牆、裝修吊頂、物業等都有施工驗收標準,有些行業還沒有出臺相關標準,那麼關於施工驗收標準就會不太完善。

  胡中信認爲,大部分互聯網裝飾公司存在“空手套白狼”的嫌疑,由於公司沒有真正的投入,比如施工費都是給工人,互聯網家裝公司給工頭,材料企業的錢都是事後付款,一旦某個環節失衡,很容易出現裝飾公司捲款跑路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