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坦蟒的化石最早被發現於南美洲東北部的一處荒島上,它的龐大程度令科學家們震驚。據悉,它們最早應該出現於六千萬年前。按照其體型來判斷的話,泰坦蟒絕對是遠古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它們的平均體長可達十二米,體重在一頓到兩噸之間,泰坦這二字可謂是名副其實。

  2、異劍齒虎是刀刃虎科目下的一個變種生物,它們的化石最早被發現於佛羅裏達州。當時的馬丁教授帶領着他的團隊想要尋找遠古野豬的化石,沒想到卻在意外之下撞破了劍齒虎變異的祕密。這種老虎的體型相較於普通劍齒虎更爲龐大,但是它們的兩個獠牙卻不太鋒利,看起來很像鋸子,不具備什麼戰鬥能力。

  3、毫無疑問,鄧氏魚是遠古海洋中最爲強大的一類存在。別的不說,單單它們的體型就足矣稱霸海洋。據悉,成年鄧氏魚的體型最大值可以達到八米以上,體重至少有兩噸,在種種因素疊加之下,它們的最大咬合力可達兩噸。這是什麼概念?一輛麪包車都能被瞬間給咬成粉末!

  4、巨型短面袋鼠是現代澳洲袋鼠的遠方親戚,它們之間有着許多相似之處。顧名思義,這種袋鼠的體型十分巨大,差不多是現代袋鼠的兩到三倍,體重最大可達兩百公斤以上。它們最早出現於一萬八千年前,智人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出現的。他們瘋狂的捕獵袋鼠,使其數量銳減,最終走上滅亡之路。

  5、恐鳥這個名字容易讓人誤會,不少人會誤以爲這種鳥與恐龍有什麼幹係。事實上,它名字的真實含義是“令人恐懼的大鳥”。它們的身軀龐大,下肢粗短有力,能夠在草原上完成快速的奔襲,捕獵能力極強。但縱然如此,它們在遠古食物鏈也只能屬於中等的存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