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確切的說法,小行星撞擊的地球,然後揚起幾萬米高的沙塵罩住天空,太陽被遮住,植物得不到光合作用大量死去,地表得不到熱輻射開始變冷,一切連鎖反應也就發生了,喫不到植物的素食恐龍死了,肉食恐龍喫不到素食恐龍死了,蝴蝶效應吧。地球開始進入新生代了。。。。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要詳細回答這個回答,不得不提到一本書:《暗物質與恐龍》。作者麗莎·藍道爾是美國哈佛大學的講座教授,也是一位卓有聲望的理論物理學家。她的研究領域涉及粒子物理、超對稱理論、空間的額外維度、宇宙學。她同時也是一位公眾科學明星。


《暗物質與恐龍》是麗莎·藍道爾物理學科普叢書的第三本。在這本書裏,麗莎試圖聯繫科學普及中兩個最受歡迎的概念:恐龍和宇宙。這兩個我們看來並不相關的概念,其實有著錯綜複雜的聯繫。

恐龍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它們並不好看,幾乎是長得驚心動魄,但卻吸引著數不清的愛好者。孩子們往往是這些遠古巨獸的最忠實崇拜者,他們可以說出每一種恐龍拗口的名字,並且明辨不同恐龍之間的差別。我小時候也是一個恐龍迷,最喜歡的恐龍是劍龍。在我們那羣孩子裏,大致霸王龍,三角龍,雷龍和劍龍是最受歡迎的明星。這些恐龍和它們為數眾多的遠近親戚,是中生代支配全球生態系統的統治者。它們發端於 2 億 3 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支配地球超過一億六千萬年。然而這樣一種生物,今天我們再也見不到了。從化石證據來看,這些傢伙從白堊紀晚期的某個時刻起,具體來說是 6600 萬年前,在地球上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然,古生物學家會告訴你,其實恐龍並沒有滅絕,它們的後代變成了鳥。但恐龍愛好者們不會滿足這樣的解釋。因為這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所有不會飛翔的恐龍都消失了。那些遮天蔽日,古奧森嚴的巨獸究竟去了哪裡?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解釋了物種的出現,卻沒有詳細討論解釋物種的消失。在達爾文看來,物種的消失和出現都是自然演化的結果。當環境變化,物種不再適應新環境,並且沒有其他合適的地方能夠遷徙,它們的數量就會變得稀少。達爾文認為,物種的消失和新物種的出現一樣,是自然選擇緩慢累積後的效果。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一位年輕的地質學家無意中發現了殺害恐龍的兇手。這位科學家名叫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出生學術世家,父親路易斯·阿爾瓦雷斯尤為有名,在加速器物理和粒子物理領域貢獻良多,獲得過 1968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沃爾特來到羅馬附近的一個名叫「古比奧」的小鎮。他的本意是研究亞平寧山脈的形成,為此需要去研究一種暗紅色的石灰岩。不過,出於一些困難,沃爾特本來的研究進展不多,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在遠古時期,人類還沒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古比奧小鎮,連同周圍的山谷,曾經處於海平面之下。海洋中生存的微小海洋生物,死後會落在海底,一層一層地覆蓋古比奧地區的地球表面。這些微小生物裏最常見的是有孔蟲。它們在海洋中廣泛存在,單個有孔蟲大小往往不足 1 毫米,但是在漫長的地質時間裡,這種小傢伙一層一層,密密麻麻鋪滿了海底。有經驗的研究者可以憑藉有孔蟲的種類說出它存在的年代,因此它們也成為研究地層年代的有力工具。沃爾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層上面,有一層很薄的,大約 1 釐米的黏土層。在白堊紀的石灰岩中,有孔蟲的數量很多,種類繁茂,很多個頭都不小,但是在這層薄薄的黏土層中,有孔蟲突然消失了。有趣的是,黏土層的上方又出現了石灰岩層,有孔蟲又出現了,可是種類卻變得單一,個頭也變小了很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連續的現象?沃爾特沒有頭緒。不過他知道這個地層的時期和恐龍滅絕的時候恰好在一起。雖然現有的證據不足以讓他做出任何有意義的結論,但他開始向這個方向思考問題。科學研究最重要是問出關鍵的問題,但科學家面臨重大突破時,往往並不能確定哪個問題纔是真正「關鍵」的。這種時候,他們會試著東戳戳、西戳戳的試探。沃爾特就處在這個過程中,開始思考相關的不同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這層薄薄的黏土,到底是用了多少時間形成的。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地層的厚度和形成時間之間的關係並不固定。當沃爾特和身為物理學家的父親談論這個問題時,他得到了一個有用的建議:可以用銥元素作為探針。銥是元素週期表中的第 77 號元素,銥金屬堅硬,易碎,耐腐蝕,是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的比例只有大約百萬分之 0.001。但在隕石中,銥元素的含量卻不低。太空中存在很多微小的塵埃和隕石顆粒,當它們落入地球,就把這種元素帶到了地球上。如果我們假設銥元素從宇宙中進入地表的速度是恆定的,如果可以測定一類地層中銥元素的含量,就可以推測它形成所需要的時間。路易斯正好認識可以鑒定銥元素含量的實驗室。於是,從古比奧來的地質標本,就被送去測定銥含量了。可是讓所有人都大喫一驚的是,古比奧地層中薄薄一層的黏土中,居然測出了含量爆表的銥元素。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說這層黏土形成的時間居然無比漫長?沃爾特隨後開始對不同地點的地層展開了研究。不久之後,結果出來了。來自丹麥和紐西蘭兩處的地層樣本,同樣在白堊紀末期的地層中發現了超出平均水平的銥元素。面對這些證據,沃爾特提出了一個驚人的猜測:在白堊紀的晚期,有一個突然的事件,將大量的銥元素帶入了地球。而這很可能是一顆來自地球之外的巨大隕石,考慮到全球的不同地點都出現了銥元素的增加,這顆隕石可能很巨大。它也許正是白堊紀末期恐龍滅絕的元兇。


英文有句有趣的俗語:如果大山不會走向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可以走向大山。沃爾特的發現告訴我們,有的時候,大山也會主動走向穆罕默德。

當沃爾特公開他的猜測,等待他的並不是讚揚,而是諷刺。古生物學家們紛紛表示這個理論聳人聽聞。如果科學家可以用突如其來的彗星解決恐龍的毀滅,那麼這和聖經啟示錄中天啟騎士毀滅世界的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呢?這幾乎成為了一個公眾事件,連報紙雜誌的編輯也加入到討論中。


沃爾特的遭遇,顯示了不同學科間交流的壁壘。當古生物學家們批評彗星的不可預測,異想天開,他們並不知道,這在天文學中是一個可以研究的課題。但另一方面,批評也不是完全沒道理。畢竟,沃爾特還沒有發現彗星撞擊的關鍵證據:撞擊坑。如果能夠發現一個時間,大小都對得上號的撞擊坑,那麼沃爾特就好像在恐龍的兇殺現場找到了一隻槍口還冒著煙的槍。沃爾特估計這個撞擊坑的直徑大概有 200 公里,可能是一個 10 公里的小天體。


人們不知道的是,這隻槍口冒著煙的槍,其實早在沃爾特公佈他的猜想前 20 年前就已經被發現了。不過,發現證據的人並不是科學家,而是墨西哥的石油公司。因為這個撞擊坑被掩埋在了墨西哥灣的海水和沉積物之下。20 世紀 50 年代,石油公司的地質學家們發現,墨西哥灣的水下有一個直徑達到 180 公里的圓形結構。他們本希望在這裡找到石油,卻失望而歸。20 世紀 60 年代,有一位叫羅伯特.巴爾託的地質學家,又一次勘察了墨西哥灣的這處地點,他也受僱於墨西哥的石油公司,同樣,他還是沒有發現石油。但是,他明確地指出,這個水下的圓形結構,就是一個撞擊坑。可是,沃爾特並不知道這個結果。因為這些知情人都在為墨西哥石油公司工作,而石油公司是不願意公開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尤其當研究成果涉及商業利益時。時間又這麼過去了 30 年,這個撞擊坑的祕密早已經公佈天下,還是沒有人能夠將它和白堊紀末的大滅絕事件聯繫起來。直到 1990 年,在一次科學新聞發布會上,關注大滅絕事件的地質學家,才無意中知道了這個隕石撞擊坑。當時,地質學家希爾布蘭德,還有他的導師,已經把搜索的範圍縮小到了中美洲。聽完他們的報告,一個記者告訴他,其實這裡早已經有一個被發現的撞擊坑,它就在墨西哥灣中。


在墨西哥灣的撞擊坑中,地質學家們發現了所期待的物質:就是小天體撞擊產生的石英和熔化的岩石。後續研究表明,這個隕石坑的大小,稱得上一次驚天動地的大滅絕。而隕石撞擊的時間正是在 6600 萬年前,和巖層裏恐龍們消失的時間之間的差別小於 3 萬年。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本內容來自講書

講書

《暗物質與恐龍》|狐狸先生帶你探索暗物質的奧祕

狐狸先生

暗物質究竟是什麼?這些隱藏在宇宙間的物質為什麼會跟恐龍滅絕有關係?浩瀚的宇宙究竟是如何從混沌初開發展到今天的?暗物質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暗物質與恐龍》這本書,將用通俗而浪漫的詩意語言為你講述

¥0.00 會員免費


太大了,餓死的( ??? ? ??? )


喫太多放屁太多導致大爆炸,所有大型恐龍全炸死了。

如果按照分支系統學角度來看,恐龍類可以定義為燕子和三角龍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裔。這樣看來,現在還有鳥類,那恐龍就沒絕滅(目前古生物界認為獸腳類中的一支演化為了現今的鳥類),要是單說恐龍這個幹羣,那肯定是絕滅了,對比,學界至今的文章給出了上百種可能解釋,但主流觀點認為是墨西哥灣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了這次災難事件的發生(因為古生物記錄、沉積記錄和地化記錄均與此解釋相吻合),當然也有改版,就是加上了地學裡常提的地幔柱,這邊小行星撞擊,地球另一頭產生地幔柱(產生了印度得乾地盾),導致毀滅。

大致如此,恐龍演化方面可以瞭解下古脊椎所徐星老師的文章


環境破壞


廣義上來講其實恐龍並沒有滅絕,比如像鱷魚,大象之類的,放在遠古就是恐龍,只不過體型還要大點,滅絕的基本是體型龐大的恐龍,身體較小的恐龍和其他一些動物倖存下來,可以想像得到,一定是氣候環境發生了改變,氧氣和森林是支撐體型龐大的基礎,森林的大批消失決定大型恐龍的消亡,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森林大批消失並且埋藏於地下幾公里深?毫無疑問,一定是受到了外來力量的衝擊,因為地球本身的穩定性不可能有如此毀滅性的力量,通過近年來考古和對煤炭石油開採的情況來看,這種外來力量集中於某一特定時間段,猶如巨大的核彈瞬間的力量引起地震火山和海嘯的連鎖反應,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體型龐大的恐龍,即使身處海洋也難於倖免,食物鏈一旦被嚴重打破簡直就是世界災難,本來可以倖存下來的其他恐龍大多數也會因為氧氣和食物的缺少漸漸消亡,所以那時物資緊張的時代動物們為了生存慢慢習慣了食用腐肉和植物,直到今天絕大多數動物仍然保留了這種原始的基因,說明期間也經歷了漫長的一個過程才得以重新形成穩定的生態環境,可以說大型恐龍的滅絕對地球上的所有動植物影響極其深遠,當然,那次的外來力量也一樣改變了地球,同樣影響深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