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如何處理?

  中國單價地王麻煩來了。

  住建部官網信息顯示,4月8日10時,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融信望湖宸院項目發生坍塌事故,死亡2人。資料顯示,該項目由鄭州融亮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施工總承包單位是中建華宏建設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是鄭州廣源建設監理諮詢有限公司。

  天眼查數據顯示,融亮春房地產是融信(福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信集團)間接持股的子公司,持股比例爲42.2%。

  融信集團品牌部迴應時間財經稱,目前鄭州市中原區房管局正在介入調查,項目的區域主管部門以及集團都在積極配合調查,具體原因還需等官方出具報告。目前,公司已對傷亡家屬進行安撫,家屬情緒穩定。在事故發生之後,集團公司已緊急召開集團工程系統全員視頻會議,要求對所有項目進行全面檢查。

  融信前身是於2000年創立的福建省莆田市交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03年融信集團成立,2016年赴港上市,2018年,公司在克爾瑞《201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中排名25。目前,公司主要紮根一二線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圍繞高端精品項目的定位,確立了“世紀系”、“公館系”、“府系”、“瀾系”和“中心繫”五大產品系列。

  “三年破千億”、“上海靜安地王”是融信中國最顯著的標籤,部分業內人士曾表示,融信中國是非常激進的房企代表。但是2018年,公司卻主動“換擋”,將戰略方向調轉爲去槓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時間財經表示,上一輪搶地王的都沒有好下場。融信中國此前槓桿太高了,因此急需降槓桿,“幸虧最近資金面又寬鬆了,不然他們很危險。”

  實際上負債數據的降低,關鍵是要看業務是否會有大的波動。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對時間財經說:“如果銷售行情波動不大,則壓力不大,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如果區域市場波動大,則值得警惕。”

  主動求變 降槓桿

  無千億,不閩系。2018年,融信中國合約銷售額達1219億元,成功躋身千億俱樂部。要知道,2016年上市當年,公司總合約銷售額僅246億元。2017年,這一數據爲502億元,同比增長約104%。2018年全年,公司合約銷售額增長至1218.84億元,同比增長142.63%。有每年超100%的增速,融信中國僅用了三年時間,便實現了百億到千億的跨越,成爲2018年銷售衝破千億元大關的最大黑馬。

  但是,實現千億似乎並不是融信中國最愛稱道的,“降槓桿”成爲共識2018年業績發佈會的重要主題之一。公司2018年淨債務爲人民幣375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23%。公司淨負債率爲105%,較2017年下降了54個百分點。

  同時,融信中國短期借款爲248.23億元,公司在手現金及銀行餘額共計250億元,現金短債比大於1倍。短期償債能力較去年有所提升。

  融信中國CFO曾飛燕表示,2019年,公司目標是將短債控制在80億元左右,淨負債率目標是70%-90%,近三年會降低到行業平均水平。

  爲此,穆迪在報告中上調融信中國的主體評級至“B1”。標普發佈報告將公司的評級展望由“穩定”上調至“正面”。繼3月13日首次覆蓋融信中國並予以“買入”評級之後,德銀於4月4日再度重申對公司的“買入”評級,並將公司列爲首選股。花旗也於融信中國年報發佈後,重申對融信中國的“買入”評級,目標價自17.72港元上調至18.8港元。

  嚴躍進表示,降低槓桿是各類企業需要做的,對於融信來說,其作爲閩系房企的代表,也需要在降低槓桿方面有較好的動作。當然相對來說,其市場品牌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目前各類評級機構給予的評級也不錯,所以更需要重視類似槓桿數據,積極把控風險。

  但即便獲得長足改善,融信中國的淨負債率仍然很高。之所以公司能實現大幅下降,此前該值過高也是原因之一。並且,目前淨負債率105%並未達到此前設定的目標,2018年年初,CFO曾飛燕表示將在當年末將淨負債率下降至100%以內。

  2019年要實現降槓桿的目標似乎不難,但是否能達到業績會中所說的平衡似乎令人擔憂。

  2018年融信中國營收343.67億元,同比增長13.27%。淨利潤35億元,同比上升31%。歸母淨利潤同比上升28%至22億元。毛利率同比增長6.91個百分點至23.47%;淨利率同比增長1.38個百分點至10.10%。

  克爾瑞有分析稱,雖然各利潤指標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整體利潤率並不高,未來企業應繼續提升盈利能力。與融信中國銷售額相近的雅居樂集團,在2018年淨利潤達到了人民幣83.58億元,毛利率爲43.9%;中國金茂2018年歸母淨利潤爲52.1億元,毛利率爲38%。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融信中國新增拿地顯著下降,全年新增土儲建面478萬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68%;拿地總價19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3%。

  興業證券研報表示,公司2018年補倉力度不大。畢竟,土地儲備是未來企業主營發展的根本保障。對此,克爾瑞稱,事實上對於融信而言,單純的降負債並非難事,而如何把控好未來規模、利潤及槓桿三者間的平衡,纔是真正的最難考驗。

  對此,融信中國品牌部對時間財經表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的總土地儲備爲2542萬平米,足夠支撐未來3年的穩健發展。海通證券研報也表示,融信中國該土儲面積,佈局39個城市,是公司2018年銷售面積的4.5倍,較爲充足。

  此外融信中國還表示,單純認爲融信中國是爲了降槓桿而犧牲規模是不合理的。融信中國減少拿地一方面是爲去槓桿考慮,另一方面,也是行業形勢決定的,畢竟201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普遍拿地增速下降。

  在拿地大幅下滑的同時,2018年融信獲取的24幅地塊中,23幅全爲合作開發的方式,新增土地儲備權益建面佔比僅爲41%,相比2017全年繼續下降了9個百分點。

  此前,公司也一直公開強調,公司堅持輕資產的合作模式,所競得土地基本都是跟相關房企進行合作。並認爲,合作開發是近年行業發展及經濟環境的必然趨勢。但嚴躍進認爲,權益佔比較低會帶來會讓外部投資者認爲企業銷售數據有水分,進而增加質疑和不信任感。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年報顯示,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資本及儲備127.55億元,非控股權益219.15億元。對此,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曾公開評論道,對於房企而言,其非控股權益超越公司擁有人權益是一種負面的徵兆,說明公司的表外槓桿可能太多,而這些表外槓桿是投資人看不見的。

  某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拿地總的權益下降還是上升並不能說明什麼,主要是看分成比例。如果收益比例低於出資比例,則公司則處於不利地位,反之亦然。至於非控股權益較大,確實可能是公司爲了讓報表好看,把槓桿加在表外。

  對此,融信中國稱,這樣的理解有誤。非控制權益是非全資子公司納入並表之後,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權益。主要包括少數股東投入到項目公司的註冊資本及留存收益,與表外槓桿沒有關係。目前公司非並表的合作項目(即合聯營公司),總體負債較少,因此公司表外槓桿較低。如果將表外的權益都納入並表範圍,那公司的槓桿水平實際上更低。

  不變的高價拿地

  在萬億房地產市場中,業內普遍注意到融信集團這號角色,還是2016年的一場拍賣會。2015年“3·30”住房貸款新政,以及隨後的個人住房營業稅免徵期由5年下調至2年,掀起了新一波上升週期。隨之而至的2016年被當時的媒體稱爲“地王年”。CRIC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範圍內產生了超340宗單價、總價地王。

  融信集團是“地王年”中最奪人眼球的一家。2016年7月,位於靜安區中興社區N070202單元的兩個地塊是2016年上海市中心區域唯一地塊。一掛牌,就吸引了一衆房地產商的目光,2016年8月,近20家房企參與舉牌。

  最終,在超過400輪的競價中,融信中國以110.1億元一舉拿下該地塊,一戰成名。10.0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格不僅遠超起拍樓板價41912元/平方米,還歷史性地刷新了當時全國的單價記錄,靜安區中興社區地王就此誕生。這一單價地王記錄至今未破。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地王其實分好幾種,有總價地王、單價地王,有些總價地王的每平米單價不高,所以開發壓力並不會很大。此外,也有些企業將“地王”作爲宣傳噱頭,一些區域性的高價塊也叫地王,其實意義不大。“地王”所在的階段也很重要,處於房地產週期低點的地王其實價格並沒有很高。“像融信這種,處於房價高點時期的全國性單價地王,是壓力最大的。”

  彼時,融信集團剛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公開信息顯示,融信集團創立後的前10年,一直在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2013年開始探索全國市場。全國房企2015年度銷售業績排行榜中,融信中國以295億元位列29位。因創始人也較爲低調,公司見諸媒體的信息並不多,人們對這家剛從福建搬到上海的公司並不瞭解。

  拿下上述上海靜安地塊後,人們才發現融信中國不僅是“地王”,簡直是地王收割機。一度,凡有融信出現的土拍場合,同行們都如臨大敵。2016年9月,融信中國以58億元天價競得南京仙林湖NO.2016G58的地塊;2017年3月,融信以總價16億元競得福建漳州市區的2017P01地塊;同月,融信又掏出36.5億元在浙江杭州搶下蕭山2017-1號地塊。媒體將融信稱爲“地王收割機”。

  歷史數所顯示,2015年底,融信中國土地儲備的總建築面積約爲517萬平方米,2016年底,融信中國新收購地塊21塊,總建築面積儲備達106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5%。2017年,新收購地塊78塊,總建築面積達1481.5萬平米。

  融信中國新增的地塊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2017年公司其中約60.20%的土地位於中國一二線城市。興業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土地儲備按成本看85%都分佈在一二線城市。

  一般而言,2016年和2017年購入高價地的企業,按照正常週期開發都會在2017年入市。衆所周知,隨着2015年和2016年樓市價格迅速上漲,政府開始調控。2016年9月,北京的“9·30”調控。隨後以限購、限貸、限商等爲主要特點的調控政策,陸續在各地落地。

  2017年3月,廈門率先出臺限售令,規定新購住房須取得產權證2年後方可上市交易,並進一步嚴格限購政策。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此後陸續有超過50個城市出臺限售令。

  多管齊下,樓市價格漲勢回落。一二線城市調控尤爲嚴格。而從2016年下半年集中出現的部分高價地,恰好分佈在調控最嚴格的15個核心熱點城市。融信中國此前的高價地不少面臨着市場和政策的多維限制。

  融信董事局主席歐宗洪曾表示,上海靜安地王樓面價平均10萬元/平方米,扣除安置房樓面價大概11萬元/平方米左右。2018年上海頒佈了限價令,開盤限價11萬元/平方米,這就意味着融信手中的這宗靜安寺地塊將面臨尷尬境遇。據財經網報道,其記者2017年、2018年年中、今年四月三次實地走訪該項目所在地發現,近三年時間過去,項目實際進展緩慢。

  嚴躍進表示,上海還在限價,此類高端項目的開發節奏很難加快,畢竟這對開發商來說並不划算。融信應該是在等政策的調整。目前政策開始鬆動,部分高端物業或有解套機會。但如果沒有機會解套,那麼確實潛在的資金壓力較大。

  對此,融信中國品牌部迴應時間財經稱,該項目是由公司與萬科雙方各按50%股權合作開發,合作雙方對該項目高度重視,並按照既定的計劃推進開發和麪世節奏。關於開盤節點,目前沒有具體確切的消息。

  “三年破千億”黑馬,未來,路遙知馬力。(北京時間財經 陳世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