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再要久,都忘了原先想提的小事,快点赶工游记。

第三天,是自己乱步走。行程很简单,就是让巴士载我来回朱家角。

2011-11-07_08-48-30_544.jpg  

早餐是随意在路边买的,外酥内软,不是我们习惯的台湾口味肉燥,而像是混著羊肉酱料,一个印象中不到3元RMB。真好吃。


◎朱家角

除了吃,到底要不去苏杭绕圈,是行前最认真考虑的。要知道,我中了「小桥流水人家」这个意象的毒很深。然而,听说车程一拉会很累,便自动省去烦恼的功夫:不去。

朱家角,算是离上海活动区域相当近的一个小镇,买套装行程可当日来回。套装行程非常适合没有做功课的游客,后来回来上网看,预订果然优惠得多,还赠游船行程。

DSC08165.JPG

(在这里买行程搭车)

2011-11-07_09-08-04_313.jpg

这是我的票,手按到的地方是里面的景点,没买套票就会一一收费。

DSC08170.JPG 

(这个城市,或说整个国家,就像是「对比」的例举;我觉得这种落差也是种美)

DSC08174.JPG DSC08177.JPG 

坐在车上看到的两个城市景致,从高架桥上看,特别有色调搭配的美;如果是蓝天,拍起来一定蛮好看的。

DSC08183.JPG DSC08186.JPG 

虽然对于商业化的小镇本就不该抱有太多期望,但实际到了小镇,扑面而来的油烟吵嚷,还是让我有些泄了气。一进门口便有人招呼著吃饭,看别人游记建议先用个餐或是订个位再慢慢逛,我想,一个人了不得就是买贵一些的小吃,于是充耳不闻那些呼喊声。

刚进镇正是游客到达的时间,处处是人,对服务员来说,这人不,下个总会肯,倒也不会像某些商业区的强迫揽客。我除了要好好拍个「少人」的风景照比较困难外,其实坐在桥上看周围人潮倒是蛮有趣的。我总觉得这些人来人往的,就像是RPG动画里的小镇路人,等著我过去按「对话」,然后他们提供我往下个关口的讯息,或是接著哪个大宅院内阴森的八卦。

DSC08191.JPG DSC08192.JPG DSC08193.JPG 

过了一个多月,实在忘了这个旧庭院改成的展馆叫啥名字,但如果会忘掉,代表也不重要。

在去到MMHS前,对于行销、活动甚至是策展抱著某种不客气的批评,总觉得会有个「充满灵魂」的活动精神才是,那时对于「古宅vs水彩画」这样的展场想必是大加嘲弄,然而现在的我,多少会懂理想跟现实常常都会冲突的。

如果这个地方要维持这么多的人潮和大量的活动,得需要多少人手和精力?(对啦~我现在是苦于毫无活动企划的灵感)

DSC08194.JPG DSC08196.JPG 

我带著对「仙剑奇侠传」的古典印象,随意的找著与照著景色,转换著光圈、焦距,偷听著人家的导览,观察和我一样在盲游的阿督仔。

DSC08197.JPG DSC08201.JPG DSC08202.JPG DSC08203.JPG DSC08208.JPG 

在庭院与窗櫺的背后,若是我长居于此,会不会在旧时的年代,这就是我一生仅见的风光?

DSC08214.JPG 

走了几个景点与小巷,人群散去了食堂里,我突就多了许多的空间,在大宅院里享受静谧。所以相机的光圈就越开越小,脚步也就越来越慢,这种时候又觉得没带角架好可惜。

DSC08218.JPG DSC08221.JPG 

这里是朱家角里的大宅,依旧俗还有分男女接待客人的地方,活动的地方,怪石庭园,流水圆桥,还有藏书楼。后边还挂有小镇历史人物的简记,可惜停留在卖刺绣摊前的人总多于景点介绍。


DSC08225.JPG DSC08229.JPG DSC08230.JPG 

 

DSC08236.JPG DSC08238.JPG 

里面的景点都经过粉刷整理,都是这种白闪闪的墙面。

DSC08240.JPG DSC08242.JPG 

我对藏书楼是有种奇妙的想像的。最初,是余秋雨在谈天一阁,那个历经风霜,在多少爱书人经营下的大型书库。

然而,之后却是来自乡野小说的浪漫想像,在都市妖系列书里的刘地,守护著承诺和心爱的女人。

但这里比起图片里的天一阁,还有内部..,我想,想像是美好的。

第一层里的藏物我不特别有兴趣,但里面很显然有些湿度调整不佳,我完全没有想参观的感觉。

小楼梯是很可爱,但二楼是很假的蜡像和随意摆放样板的一些书,完全看不出有符合命名的样子。

只能说,观光区嘛~

DSC08243.JPG DSC08244.JPG DSC08245.JPG DSC08246.JPG DSC08247.JPG DSC08251.JPG 

这样的「布置」真是侮辱了这栋楼原本对书的爱护之意。

DSC08256.JPG 

从藏书楼的楼旁眺望,景色还不错。我想,这里的水很可能是死水,而且藻化很严重。

我去的那天不是假日,听说人潮比较少,可能是这样的关系,对面看到的这亭没有开放。我走近后,见到收费表,什么美感都没了。

DSC08261.JPG DSC08269.JPG DSC08273.JPG 

台湾人许愿会把钱丢到池里,大陆人许愿则是跟日本人一样在树上绑绳。

DSC08279.JPG 

不知什么菇,也不知是种的还是自然长出来的。不过在棕色的树上有这么个点缀,蛮可爱滴。

DSC08292.JPG 

这个和心园,比刚刚的大宅精致的多,但这是私人维护庄园,坐在门口的先生用著我听不大懂的腔这样说。他虽不反对我们在大堂拍拍摸摸的,但一走进内院就会挡著。老先生的上海腔特重,我实在无法沟通,也就拍个几张离开了。

DSC08293.JPG DSC08294.JPG DSC08299.JPG 

上面这亭很有特色,可惜无法近观。

DSC08301.JPG DSC08315.JPG DSC08320.JPG 

你看这狮子多可爱。

DSC08324.JPG 

DSC08328.JPG DSC08331.JPG DSC08332.JPG 

这个禅院金碧辉煌,唯有禁止禁入处有那么点禅院该有的朴实。

DSC08334.JPG DSC08336.JPG DSC08342.JPG DSC08345.JPG  

看到上面与下面的画面,我又想要叫李消遥跟林月出快点出来了。

DSC08352.JPG DSC08357.JPG DSC08358.JPG 

老城隍庙前的狮子笑的最可爱。而且注意看喔!不知为啥这位先生要站在庙口来个剃胡大典,自然的像是自家后院。你看连狮子都在跟我说「你看吧!」

DSC08363.JPG DSC08367.JPG 

又再一次看到绑绳大典。然后我在这里遇到一个只微笑不出声的小兄弟,估计是个韩国人。我绕著入口照了一圈,突地发现他站在这些许愿树下,透著光在取景。

旅人见面浅浅的点头微笑。


接著,和小兄弟再碰头是在另外的偏堂,那有个机器投钱就会帮你卜卦。

我点著身上的零钱,想尽观光客的义务。

小兄弟在秒内从自个儿的背包拎出整个塑胶袋的零钱再投币,显然有备而来。

想必是我的在场,让他有些窘,所以他让到边去等我投完,然后有些扭捏的等我出去又走向前投,这样来来去去,不知他求得自己的答案否?

我求的,得到了「敬告」,我猜这个残字指得应该是「警告」。

我有听了进去神明的指示,但小兄弟显然没有。

DSC08369.JPG DSC08376.JPG DSC08382.JPG DSC08385.JPG 

这就是百年银杏,此时我又仙剑上身,正在思考银杏似乎是给灵儿安胎的药引....

DSC08397.JPG DSC08399.JPG 

说起来,这里的城隍庙算是我到中国后,难得看到没有装潢太过的古迹了。

我的脚步实在慢,身旁的旅人老早散去,同时在庙里参观的游客不至10人。于是,我终于到了宁静古城古庙。


到上海后,觉得这是个会让人神经耗弱的都市,平日路上车行非得按喇叭不可,明明没有人挡路,没有紧急事件,甚至夜里都叭声响彻云霄;电动车就像吴小昕讲的「是个无声的暗器」──谁也不知会从哪地冒出来。

就是到处都有「文明XX」的标语,也不见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文明乘车」、「文明上网」「文明...」等句是在宣传不存在的东西。

所以,我享受这里的静与自在。

DSC08402.JPG 

这地方,毕竟是个观光区,别人游记里的小故事真要多看一点,不然神明的「敬告」,也要多思考一点。

漫行到后端的佛寺,旁地看守的人突就热心起来,嘴里讲的吉祥话,又要我们拿香跪拜,咬文嚼字地替我秉明神明敬仰之意,进而转向我说「乐捐少许」。

接著,像是命令般,又要我去拿护身符,我推迟不肯,只掷了5RMB去敬神──谢谢祂刚刚先给我了财运的「敬告」。


那人正在没法度,小兄弟也到了佛堂,我直盯著他想给他暗示,可惜他没领会到。

所以,他不知不觉下掏钱拿了护身符。

他倒是好脾气,走出来后,虽有些懊恼,也没啥怒气。

DSC08411.JPG DSC08415.JPG 

这就是可怜小兄弟的背影,让我们同声「保重」。


随著几个主要的「古色古香」景点逛毕,我才慢慢觉得这个小镇可爱之处。多数景点开发太过,于是乎商业有余精致不足,比较后边人潮少的地方,开发晚的地方混了些不同的现代元素,反而在小镇和观光中找到新的平衡。

所以,旅行时,即使当地人说,「别费力往后边走了,没景点了,所以我们这生意难哇」,也可以多存点探索之心,下个路口都可能有新角度。

DSC08418.JPG 

街的后端其实也是都改成商店,但比起传统土产店与热炒,咖啡店、明信片等等是比较合年轻人胃口的。

朱家角的观光区也是新旧混合的,前端的部份就像装饰过度的老街,有很多吃食很多特产很多吵闹很多强调「地方特色」却都是外地工厂的商品。商业化不分先后,都是借壳再生的新生活文化,空有千年古镇的名。

 

DSC08421.JPG DSC08422.JPG 

我喜欢这张破旧公告的内容:「或许是为了躲避一场及时雨,或许是打发一整个下午,或许是等待一场邂逅...。一年后的你会是在哪里,上海、北京还是深圳?五年后的你会牵著谁的手走在熙攘的人群中,迷惘、徬徨还是满腔热血?」

DSC08427.JPG DSC08431.JPG 

大清邮局是小镇最偏远的行程,游客罕至,让我有空间可以坐在地上慢慢乔角度拍。

前头的小镇像是图片档不断复制贴上标识出来的景色,就连冷气机都差不多的形式,满满的游人与油烟气,让人生厌。

DSC08434.JPG DSC08442.JPG DSC08444.JPG DSC08446.JPG DSC08451.JPG DSC08452.JPG DSC08457.JPG DSC08464.JPG DSC08469.JPG 

这个生育计划中心挺有趣的,在一片观光区里独树一格。

DSC08470.JPG DSC08473.JPG 

放生桥。但我深觉应改成杀生桥,这些金鱼的一生大概是不断地被抓起又投入河里,然后又被抓起,折腾至死。

DSC08475.JPG 

整个小镇都极度商业化,要走到边缘跟市镇接处,才可窥见一二真实的生活。事实上,这个观光小镇的店家老早就不是本地人了,甚而有许多台湾老板,依据我吃面的上海太太的话,「他们夜里不敢住这的。」

DSC08477.JPG 

大处都是人,餐厅多是合菜。我找了个小巷弯入,遇到个骄傲的上海太太。

这是他们家里的小庭院,卖馄饨和茶非常简单的品项。馄饨馅内肉的比例极少,而是种当地野菜(老板说的),是别有一番风味,不是精致取向,有几颗皮还有破。她自制的辣椒酱倒是好吃,虽我不太能吃辣,也混了不少,有香气。

上海太太很骄傲,为著我无意说的贵字生闷气,直到我赞说口味不同外面油烟,才正眼瞧我。而她对台湾人,更是种不太喜欢的尊重,先是两三句的说隔壁店老板是台湾权贵,问问我要不要去结识,又淡淡的说这地方早不是原来的特色,只有她才有保留一二,「隔壁的茶啊,不过是那么一盅就50元呐...」。

本来是谈的挺好,直到我说,曾有个亲戚在四川开茶楼,上海太太眼这么扫过我后,再也不肯轻易开口。

她先生回来,蛮有谈兴,一直要问说,为啥民进党人这么的乱,东扯西拉的,比较起来热情而直接多了。

这个上海太太的态度代表的某些老上海人对台湾人的感觉,之后的计程车司机也是这样的,带有一种大国傲然又不得不正视现实的不满,但这不满表现的很优雅自持。

2011-11-07_15-00-37_321.jpg2011-11-07_15-00-53_215.jpg

2011-11-07_15-03-06_341.jpg

DSC08478.JPG DSC08479.JPG DSC08482.JPG DSC08485.JPG DSC08487.JPG   2011-11-07_12-11-41_681.jpg  

咸豆腐脑,便宜也不错吃,但我怀疑虾米加工过头。

◎上海书城&晚餐◎

回到上海体育场,我迈向一般观光客不会去的景点──上海书店。这完全都是黄吉娜小姐多年前的一句话,「你可以去看看像家乐福一样在卖书的书店。」我想,那跟诚品是很不一样的风格。

在那之前,我得先解决晚餐。

在计程车上问了司机先生,他报了条书店附近的观光饮食街。报什么东西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描述的方式,「我跟妳讲,妳去也不用多,点个几两那个肉,拿瓶酒,是不是,这样可没多少钱,坐在那边慢慢地慢慢地吃,我告诉妳,那可是人世间~最~享福的事,是不!」

「你们台湾哪有什么好观光,照我看,台湾是天地下最无聊的地方,是不,就那么点大小。」

「我们老上海人最大方了,请客请个几千百的,哪有什么,是不」

「现在年轻女孩儿,拿什么iphone是吧,一只要4000多呐」

「照我看,现在这工怎么攒?大家都没赚钱啊~店一直开,我说都是那些权贵,这个....这个...台湾自然是少得多啊~」


这真是我在上海遇到最多话的司机先生了,话里贬台湾,但讲到后头,提到贫富差距和贪污的问题,整个气势突然就没了。

真是傻大叔,两岸都是华人,都是人,啥事没人先做过哩?

  2011-11-07_18-10-27_414.jpg 

2011-11-07_18-19-48_787.jpg 2011-11-07_18-19-57_855.jpg 

虽然司机热情的介绍,但我吃错店了,所以就不提了。

但路边经过的羊肉串,真的是好吃到爆,又便宜,我就看旁边先生一次叫了20只。整个垃圾桶都塞满竹筷。

2011-11-07_18-47-14_133.jpg 2011-11-07_18-47-21_918.jpg 2011-11-07_20-46-48_267.jpg 

2011-11-07_21-09-08_73.jpg 2011-11-08_08-31-44_477.jpg  

 

 

 

 

 在将近5个月后(2011/11-2012/3),我总算是草草收完文章的尾。

这次旅行最大的意义大概就是半独自自助,第一次独自进出国门,第一次用智慧型手机找路,第一次一个人到观光景点逛一天,第一次抓路人问意见就冲去吃....我希望下次,可以再多成长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