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大健康產業供應鏈正發生着變革。

  帶量採購政策使得醫療機構與藥品生產企業之間的關係發生變化;商業保險在大健康產業供應鏈變革中佈局新賽道……

  在近日亮相武漢的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泰康保險集團(以下簡稱泰康)邀請業內專家齊聚“大健康產業供應鏈生態建設論壇”,剖析大健康產業供應鏈發展現狀,共探大健康產業供應鏈變革趨勢。

  形勢催生變革

  “供應鏈是產業鏈發展的支撐,大健康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向供應鏈體系模式創新和管理迭代提出更高要求。”論壇剛開始,武漢協和醫院副院長張強便向與會者拋出了一個疑問:供應鏈如何創新,以適應產業鏈的發展?

  在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祕書長秦玉鳴看來,回答上述問題,還需看清供應鏈建設現狀。

  傳統的供應鏈建設涉及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各條“線路”的多個環節,但目前供應鏈建設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以藥品供應鏈爲例,隨着藥品零差率、帶量採購等政策的落地,製藥成本已沒有下降的空間,但供應鏈成本還相對較高。

  此外,以京津冀、珠三角等爲代表的區域,相關部門對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仍有待提升。秦玉鳴建議,或可從醫院端入手,加強監管。

  上海鼎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楊佳木與秦玉鳴的觀點不謀而合。他認爲,供應鏈建設中的很多問題在醫院廣泛存在,這主要與目前醫院管理相對粗放有關。

  其實,給供應鏈建設帶來較大變化的當屬以帶量採購爲代表的一批醫藥政策的出臺。

  過去,醫療機構與藥品配送企業直接簽訂合同,如今,醫療機構要與藥品生產企業簽訂合同,而後藥品生產企業選擇配送商;過去,藥品回款時間過長,如今,醫保要在總額預算的基礎上,按照50%的比例提前預付貨款,部分城市試點藥品生產企業直接與醫保結算。

  上述變化均爲供應鏈建設帶來了影響。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醫療行業中心總經理王宏志認爲,帶量採購政策給供應鏈行業帶來的直接變化是買方和賣方都更加集中。

  “以前我國醫藥行銷體系是分銷體系,後來過渡到了買方驅動的電子採購體系,如果“4+7模式”真正落地,將顛覆一個行業。銷售人員的作用被兼容,供應鏈變得更短,第三方服務迎來機遇。”王宏志分析道。

  變革帶動發展

  “醫藥行業新政策的出臺,將爲藥品等大健康產業供應鏈帶來巨大變化。”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藥械處處長趙靖所言的變化,既包括對現有供應鏈行業的衝擊,對於諸多行業而言,同樣也是機遇。

  對此,秦玉鳴建議,供應鏈變革首先會帶動相關企業創新服務模式,例如,供應鏈渠道未來將會下沉到終端,衍生出“送藥到家”等服務模式。此外,應對供應鏈建設變革,我國還需加大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做好人才隊伍與關鍵環節的管理。

  秦玉鳴所言的新型模式模式已經出現。好藥師網上藥店CEO蔣志濤及其企業便是實踐者之一。在蔣志濤看來,互聯網醫療等新型診療模式改變了傳統的供應鏈結構,部分醫療環節變得可以預測,藥品品規需更加多樣化,主流模式變爲B2B或者B2C……隨之而來的便是客戶對售後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供應鏈建設新趨勢催生支付方式變革,還爲一批商業保險公司提供了寬廣的賽道,泰康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

  “帶量採購趨勢下,創新葯物給商業保險支付模式帶來新機遇,其風險能夠與商保公司共擔。”泰康人壽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萬莉慧舉例解釋道,目前藥品費用在醫療總費用中佔40%左右,其中抗癌藥物費用佔將近60%,基本醫保覆蓋不足,急需商保助力。

  據悉,泰康已經發布了特藥保險產品,患者在DTP藥房購買靶向藥物之後,能夠享受保險公司的賠付。

  而這僅僅是泰康佈局大健康產業供應鏈的舉措之一。在論壇上,泰康健投副總裁兼首席供應鏈官王大勇詳細介紹了泰康大健康產業供應鏈佈局。

  通過全方位的資源整合,依託強大的資產管理能力,將服務與支付相結合,泰康正在打造醫療閉環、養老閉環和慢病管理閉環,實現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健康險與醫療服務及疾病管理相結合。“以科技爲驅動,泰康希望與各行各業共同建設大健康產業供應鏈體系。”王大勇說。

  以科技爲驅動是泰康佈局大健康產業的支撐策略之一。泰康健投助理總裁兼首席信息官李斌表示,泰康將從三個層面踐行以科技爲驅動的理念:將新型科技成果運用到養老社區等實體機構;開發前沿技術,例如將AI機器人運用到醫養服務中;專注科技基礎研發。

  泰康的佈局僅僅是各方打造大健康產業供應鏈的實踐代表之一,新政策環境下,產業鏈正發生變革,供應鏈只有同步迭代,才能持續爲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