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情全輸,罕見。”

  一位與視覺中國(000681.SZ)發生過版權糾紛、之後簽訂合作框架的互聯網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此評價近期視覺中國事件。

  由於給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以及國旗、國徽等圖片標註版權所有,視覺中國陷入版權“黑洞”,同時遭遇來自消費者、讀者受衆、共青團中央、諸多企業及媒體的質疑。

  4月12日,視覺中國開盤跌停,截至記者發稿,視覺中國保持每股25.20元跌停價格,尚未披露停牌公告。

  “黑天鵝”爆發

  4月11日下午,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轉發共青團中央微博並附文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視覺中國的。”

  實際早於2018年7月,張穎便發文“聲討”稱:“視覺中國這家公司從前年開始,開發了一個系統,有組織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各種企業,然後漫天開價德要求鉅額賠償,通常一個小疏忽一張圖片也不接受刪除,直接索取幾十萬人民幣的天價賠償,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從該公司收入角度來看,據說“戰果頗豐”。侵權確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這家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好笑了。我就不相信這樣勒索的商業模式能延續且能維持。等着吧,總有一天……”

  不到一年時間,陷入版權“黑洞”與共青團中央責問的視覺中國遭遇網絡輿論一邊倒的聲討。2019年4月11日晚間,視覺中國網站已無法打開。12日上午,另外兩大圖片網站全景網絡及東方IC也無法打開,後兩者具備與視覺中國類似的商業模式。

  4月12日,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法約談視覺中國網站,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爲,全面徹底整改。對此,視覺中國再次發表致歉信稱,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自願關閉網站開展整改,自願接受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處理。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視覺中國此次所爆發的負面事件,背後原因在於其商業模式設置不太合理,過分倚重運營而輕管理。從媒體曝光素材來看,這些平臺在業務推廣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如以付費許可的方式提供自身不具版權的圖片等,這種行爲涉嫌欺詐或敲詐勒索。

  不要一棒打死

  一位服務於多家知名雜誌的攝影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5年前,國內攝影師所拍攝圖片幾乎沒有版權權利。“我寧願自己所拍照片在視覺中國上被‘賤賣’,也不願被缺乏版權意識的媒體或自媒體平臺不加署名地私自拿去免費使用。”

  另一位業內人士稱,讀者需要區分版權與代理權問題,如國旗國徽版權確實不是視覺中國的,但拍攝了國旗國徽照片的著作代理權是視覺中國的;蘇寧、百度等公司的實景不是視覺中國的,但拍攝了蘇寧、百度等公司照片的著作代理權是視覺中國的。

  就大的知識產權格局來講,李俊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類似視覺中國等圖片公司此次出現的問題,對於國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趨勢並不會產生太多影響,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實現此類公司圖片許可授權來源真實性審覈,可以有效降低相應的業務風險。

  此外,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此次事件也是一次對版權、尤其圖片版權保護再認識的過程,李俊慧稱,圖片按照形成方式不同,可能構成攝影作品、美術作品和圖形作品等,不同類型的圖片,其對外許可使用,還可能涉及他人合法權利的保護,尤其是類似個人肖像類圖片或照片,其商業化使用,比如用於廣告、海報等,除去應獲得版權方的同意外,還需要獲得肖像權人的同意。

  李俊慧表示,視覺中國現在遭遇的困境凸顯了圖片版權來源鑑別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亟待改善,尤其是其圖片庫建立方式和運作模式等,都存在很多管理不善的問題,比如,圖片的上傳、識別和權利歸屬認定等,值得其他圖片公司引起重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