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週末,我們去挖野菜吧!

  既是郊遊,又能有一份不錯的收穫,

  是很值得推薦的戶外活動。

  哼哼,設想得很美好,但是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想挖野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野菜,是長在郊野的菜。

  這句話暗示了兩個前提:

  首先,你得找到一片能讓人自由採挖的野地兒。其次,這塊地要符合基本的食品安全條件,因爲咱挖回去的是菜,是要喫到肚子裏的。

  所以,並不是開着車出了城區就能挖着野菜的,年輕人!

  挖野菜,上哪兒挖?

  來來來,顏姐給你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最佳選擇:小型有機農場

  因爲有機生活潮流的興起,現在的城市周邊會有不少小型有機農場,根據我們的探訪心得,這樣的農場,最適合城市家庭來挖野菜。

  首先,它們是有機耕種,不使用除草劑,生態鏈較爲完整,能夠找到很多野菜,且能保證入口安全。其次,它們規模較小,基礎建設比較完善,更符合城市消費者的口味。 以及,這些小型農場的經營理念比較先進,有些還專門推出了挖野菜的活動。

  提示一下,北京有兩個比較有名的有機市集,北京F2N 市集和北京有機農夫市集,通過它們可以獲得很多有機農場的訊息,挑選適合你的。

  第二選擇:市郊果園

  北京的南郊、東郊,以及平谷、密雲都有很多果園,無論是週末還是五一小長假,這些果園恰逢花季,景色十分怡人。而果園的地面上,因爲光線原因,通常不再種植其他蔬菜作物,野菜就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果園通常不對外開放,根據我的經驗,可以和主人商量一下,付費挖野菜也是可以考慮的嘛。

  其他選擇:郊區農田

  農田邊角的野菜也不少,比較荒野裏的那些,安全度上還是有保障的。不過,在郊區農田挖野菜,務必要先徵得土地主人的同意。

  注意,挖野菜也有雷區

  公共綠地、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

  公共場所,文明當先。你覺得是挖野菜,其實是在破壞那裏的生態環境。

  山區

  保護生態,人人有責。野菜做爲野外生態的一環,對於保持水土有着非常積極的意義。

  荒野

  大片郊區空置地塊,有時候也會長出很多野菜,但這樣的地方也慎選,因爲它可能是垃圾填埋區,或者有你不知道的安全隱患 。

  小長假,哪些野菜可以挖?

  先重申挖野菜最重要的原則:

  一,只挖你認識、喫過的野菜。二,如果有任何不確定,請放棄。

  默讀這條三遍,再往下看。

  根據顏姐的實際探測,在四月的時候,華北地區這些野菜正是肥美的時候。

  蒲公英

  傳統的藥食兩用食材,口感清苦,營養價值很高。研究證實它的蛋白質、膽鹼、粗纖維含量都很高,微量元素種類也很多樣。

  蒲公英是辯識度最高的野菜之一,它有着非常規則的鋸齒葉,摸上去還有點鋒利呢。現在正是蒲公英的萌發期,它通常都是連片發芽,在沒開花之前,植株相當鮮嫩。

  薺菜

  國民野菜,一個字:鮮。無論是包餃子或者作涼菜都非常棒。

  薺菜的認識度也很高,但是華北地區有不少野菜和薺菜長得頗像,最常見的是獨行菜和蔊菜,很容易混淆,有兩個辯別的小竅門:一是聞味道,薺菜特有的鮮味,是那兩種沒有的,特別是獨行菜,還有一種辛辣的氣息,很容易聞出來。二是看花,薺菜開小白花,蔊菜開黃花。雖然開花的野菜就不嫩了,但它們都是成片生長的,通過一棵開花的就可以判別其他的。

  刺兒菜

  小薊的嫩芽,也是傳統的野菜,蛋白質和鐵的含量都很高。

  它的特徵是葉片邊緣呈波浪形,而且摸起來有針扎感,所以叫刺兒菜。也正是因爲這些小刺,每年喫刺兒菜的最佳時間也只有初春,到了夏天,你想咬都咬不動。

  刺兒菜也是成片分佈,發現一株就等於發現了一片。

  車前草

  大名鼎鼎的民間草藥,功效很多。

  在春季剛發芽的時候,也是味不錯的野菜——但顏姐覺得它不是很好喫……

  不過可以採了曬乾,留着煲湯用。

  車前草的長相比較獨具一格,所以只要認識就不會搞錯,沒見過的,多看幾次照片,見到本尊也一定能認出來。

  苦蕒菜

  另一種以苦著稱的春季野菜,苦意味着去火消毒,在肝火旺盛的春季比較有針對性的營養效果。

  苦蕒菜和蒲公英有點像,都是貼地呈蓮座狀生長,但有一個小特徵可以輕易區別:苦蕒菜的葉子邊緣是不規則的鋸齒狀,掰斷了迅速有白色漿汁流出。而蒲公英是非常規則的,只有輕微的漿汁滲出。

  泥胡菜

  雖然泥胡菜的味道在野菜裏不算最好,但挖它絕對是最有成就感的,因爲它的個頭最大,一個頂仨,葉闊莖壯,又容易清洗。所以,也算是野菜裏的經濟適用男吧。

  泥胡菜也是貼地生長,葉片綠中略帶灰白感,平均每株都有幾十片葉子,如果發現就不要錯過啊。

  喜歡野味的顏友們,不知顏姐的這篇分享對不對你的味呢~趁着這風正輕陽正暖的好時節快快出發吧!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