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由孔笙執導、劉靜編劇,郭濤、梅婷、劉琳、任帥等主演的年代情感劇。主要講述了海軍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隨著時代變遷,風風雨雨經歷50年的愛情婚姻生活。

在2014年播出,當時它的出品方正午陽光還沒有現在這麼有名氣,作為「零差評」,豆瓣9.4的評分,哪怕在好劇扎堆的正午陽光也不常見。

「紅顏人間白髮情,轉眼人生閱盡悲歡,我們有哭有笑;這一生我和你說過愛,從年輕一直到老,哪怕風雨吹皺了眼角,也不讓愛情哭了。」

這是《金婚》主題曲的歌詞,這首歌適合《金婚》,也適合《父母愛情》中所呈現的愛情。

愛情來自柴米油鹽,相互包容的一生

海軍軍官江德福在離婚後,受恩師之邀來到為單身軍官舉行的交友舞會上,但作為貧苦出身,上戰場拚命流血的江德福內心深處卻極其看不起這些資本階級的玩意,不過還是對年輕漂亮的安傑心生愛慕;安傑出生於資產階級,自小嬌生慣養熟讀名著,嚮往浪漫自由的愛情,可當時由於政策變化,使得她出身成分不好,走哪都要看人臉色。

舞會上,安傑對江德福不會跳舞還一個勁踩她腳,斗大的字不識幾個,還在帶著鋼筆的大老粗一萬個看不上。

一開始,從主觀條件上,江德福是一個離過婚,出身貧苦,不識幾個字,不懂情趣的大老粗,安傑出身富庶,年輕漂亮,有極好的教養和修養,江德福明顯配不上安傑;從現實條件出發,江德福是軍人出身,頭頂軍銜,有極好的工作待遇,安傑家卻因出身備受冷落,雖然父母兄姐都是知識分子,可處境十分艱難,安傑明顯配不上江德福。

這樣兩個怎麼看都極不相配的人,從相識之初就想著「改造」對方。

在江德福不斷示好,主動且認真的幫安傑家解決一系列現實問題後,安傑慢慢發現,這個人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性格粗獷卻不乏細心,正義善良很好相處。江德福也發現安傑雖嬌生慣養,有一身資本家做派,但明事理,識大體,一點也不矯揉造作,心裡更加喜歡,決定要和安傑結婚。

江德福結婚需要上面批准,可由於安傑家庭原因,江德福要娶安傑就意味著脫了官衣。

江德福堅定地說:即便卸甲歸田,我也要娶她!

一向嬌氣的安傑,面對姐姐的質問,同樣硬氣:

「如果江團長真的卸甲歸田,脫了軍裝回家務農,你能跟他去過那種喫糠咽菜的日子嗎?」

「我能!」

許多人嚮往的世外桃源該是什麼樣子?也許在一座小島上,有一間房子,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生兒育女,雞零狗碎。

閑時吹吹海風望望大海,或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喝著咖啡與三五好友聊天。

沒有卸甲歸田的江德福,也在這座小島上守了安傑一輩子。

哪怕外面已經天翻地覆,人人自危,安傑依然可以安寧的在小島上忙碌著生活瑣碎,嘮叨著江德福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喫飯不能吧唧嘴,不能說髒話,不能不講衛生……

即便是最緊張的時候,安傑也只是毀了幾件衣服和幾雙皮鞋。

「別人傢什麼日子我不管,我安傑就要過這樣的日子,喝水有喝水的杯子,喝茶有喝茶的杯子,喝咖啡有喝咖啡的杯子。」

安傑就是這樣一個生活要有情調,穿衣要漂亮,儀態要優雅,喜歡喝咖啡,喜歡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潔癖,矯情,脾氣大,一言不合就撅嘴,生氣就回孃家,甲板太窄怕打濕鞋子要江德福牽她下來……

甚至到了晚年可以因鄰居的無知而光明正大的嘲笑,因不喜歡兒子帶回來的女朋友而冷臉相待,因女兒給婆婆祝壽而喫醋。

在安傑身上一系列的小毛病中,除了從小的嬌生慣養,更多是婚後江德福對她的寵愛。她愛發脾氣,他就嘻嘻哈哈的任她發泄;她有潔癖就為了她變成了「三洗丈夫」,甚至不怕別人嘲笑;在那個喫人不吐骨頭的特殊時期,安傑的生活也絲毫沒有改變,因為江德福以一輩子無法升遷,調到這個孤島為條件,換來一家人數十年的安穩。

直到晚年,安傑回顧自己年輕時的照片,頗為感慨的說「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的眼神怎麼還這麼乾淨呢,這說明我生活得幸福安逸,說明我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

風雨攜手幾十年,雙方相互「改造」幾十年,終於看到了成果。

那個頭髮花白,穿著碎花襯衫,提著菜籃子,跟一羣大媽聊天說笑跳舞的「農村婦女」安傑和那個同樣頭髮花白,拿著摺扇,打著太極拳,喝著茶,沒事練練毛筆字,固執且幼稚的和人下棋的「有文化」的江德福。

文學作品浪漫的愛情故事,想像中的白馬王子不計其數,可那些浪漫的愛情故事沒有告訴年輕姑娘們,白馬王子也會有老的一天。

當我們攜手幾十年,年華老去回顧這一生時,會不會對自己的人生滿意呢?

如同江德福的女婿說「愛情就是找一個喜歡的人,相互磨合包容的過一輩子。」

在故事的最初,當江德福在小島上安頓下來,安傑頂著暴風雨,擔驚受怕好幾天,來到島上,遠遠地看到江德福穿著一身海軍白在岸上等著。

安傑撅著嘴,帶著哭腔要江德福把她拉下甲板,江德福笑著過去慢慢牽著她走,也不顧旁人異樣的眼神。

風雨無阻我都會來找你,世事艱難你都會陪著我,這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

被時代洪流裹挾的個人悲劇

如果說,江德福和安傑細水長流的愛情是最讓人回味溫馨的一部分,那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被洪流裹挾的大眾,則是這部劇最無奈的一部分。

安傑的孃家人,雖因江德福的照顧,沒有受到太大的苦難,除了安傑的姐夫歐陽懿。

在出場時留洋歸來西裝革履,談吐非凡,風趣幽默也十分自負的男人。

對於江德福軍人出身的大老粗,不懂禮儀,不會喫西餐十分鄙夷,對江德福不太禮貌的稱呼他「老歐」很不高興,引經據典的解釋了自己的名字。

但在那場運動中被發配去海南做苦工,受盡白眼與排擠,人人見到他好像見到瘟疫一般避之不及,只有妻女陪著他。

在那些苦力眼中,他是一個有重大錯誤的人,一個謹小慎微,唯唯諾諾的人。

十年的時間,讓這個曾經優雅得體,高傲自負的男人死了,只剩下一個膽小謹慎,甚至有些獐頭鼠目的「平庸之輩」。

一個人無論有多少才華抱負和驕傲,通通在那十年消磨殆盡,環境會喫人的,喫掉了「歐陽懿」,只剩下一個被人呼來喝去的苦力「老歐!」

直到風波過去,恢複名譽,醉酒後,他纔敢悲愴的喊「我是歐陽懿,我不是老歐!」

在海島和安傑一樣教書的葛老師,原本是一個漁霸的女兒,但自小家中注重教養,出落的知書達理。

可因成分問題,在那個相對安寧的小島上,仍然擺脫不了出身帶給她的悲劇。

當外面的世界相對安穩時,你是在講臺上講課的葛老師;當外面的世界不安靜了,你就是一個漁霸的女兒,只配挑大糞。

江德福的好哥們老丁,一直想娶一個有文化,知書達理的女人,但早年在鄉下有一個老婆,所以他對江德福娶了安傑既羨慕又有些嫉妒。

後來妻子難產死了,他對葛老師動心了,和葛老師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可始終不打算娶她,甚至在風聲最緊的時候主動與她劃清界限。

原本優雅知性的姑娘,蹉跎了青春年華,最後落得一個「無人敢娶」的境地。

後來當安傑請她喝咖啡時,她哽咽的說「我早就忘記咖啡是什麼味道了,那彷彿是上輩子的事情。」

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摸得清動向,也無法評價公正是非,更不是人人都有安傑這樣幸運,被江德福保護。

那些沒有避風港的小人物,惟有被時代裹挾,在夾縫中艱難生存,無助又無奈。

《父母愛情》是編劇在摒棄一切不良因素和主觀原因後,創造出一個大時代背景下的愛情童話,追求了愛情的本質也體現了時代的宿命感,沒有大起大落,大是大非,平淡溫馨中品味愛情,經歷痛苦仍然心存希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