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新闻:

#青蒿素

红斑狼疮治疗#

点进去发现,这是屠呦呦

和她的团队在青蒿素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这条新闻看上去看上去无关痛痒,但对于真正患病的人来说,无异于救世主降临。

有一条帖子名叫:

「我室友看到屠呦呦团队的新成果在哭。」

发帖网友的室友去年被检测出系统性红斑狼疮,因为是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

斑狼疮与艾滋齐名,号称「不死癌症」,只能一直吃药,一辈子永无止境的吃药维持著。这一次,她终于可以吃羊肉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此次青蒿素的突破所产生的贡献,仅仅是屠呦呦一生所做贡献的一部分。

为了让更多人明白屠呦呦做的事情,今天君君给大家带来BBC为她拍摄的致敬的纪录片——

面孔:20世纪传奇人物

推荐理由:最伟大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时 长:58min

上世纪60年代,当时正值越战,交战双方减员严重并非因为战斗而是「第三方敌人」——

疟疾。

在茂密的雨林的成千上万士兵,在被携带疟疾的蚊虫叮咬后,完全丧失行动能力。

因为疟疾死亡的人数,超过因战争死亡人数的5倍还要多。

国内也同样疟疾泛滥,仅仅1955年一年时间,海南疟疾发病人数就超过了28万例。

当时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了研究出新药,花费了巨资,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却一无所获。

1967年5月,中国39岁的研究员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研究组组长(也是唯一一名成员)。

那时,她的设备只有电、水、显微镜。

开展研究后,她独自前往河南,与两个女儿分隔两地。

三年来,母女三人仅见过一次面。

再见时,大女儿已经生疏到不愿意叫她「妈妈」,小女儿甚至都不认识眼前的母亲。

但背负了国家使命的屠哟哟,决心从中国古代医学典籍,2000多个药方中找到答案。

某天,她读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书中提到一条处方,可以治愈疟疾的发热症状。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就这样,经过两年的苦熬和反复试验,在失败了190个样品后。

在青蒿叶中提取的青蒿素,显示疟疾治愈率达到了100%!

此时还没人有把握,新研发出来的药物用于人体是否安全。

屠呦呦这时候站了出来,主动提出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最终,屠呦呦拿命和疟疾的这场搏斗大获全胜。

青蒿素被证明有效,且对人体无毒无害。

随后屠呦呦立刻去往当时疟疾最为严重的海南地区,1988-2011年,海南每年疟疾发病率从28万,降到了9例。

不仅中国,从此以后全世界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了50%。

但这样拯救全人类,且是救命的唯一药物,并没有用于商业上的收益。

那时候她们对于专利的一无所知,所有研发出来的东西都上交了。

直到2015年,屠呦呦成为了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在此之前,屠呦呦籍籍无名,是个几乎无人知晓的「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出国经历,无院士头衔)

为人类科学事业奉献了半辈子,拯救全球无数人的生命,而她在40年后,才被公众知道。

屠呦呦在领取诺贝尔奖的时候说:

这个荣誉不仅是授予她个人的,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一生奉献,她拯救了千万中国人,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

今年已经89岁的屠呦呦,仍然醉心于研究青蒿素之中。

这次她的团队,又发现了青蒿素能有效治疗红斑狼疮。

我相信她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或许对她来说,无论有没有荣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BBC发起的「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中。

屠呦呦打败了霍金,与爱因斯坦、阿兰图灵和居里夫人并肩「20世纪最伟大的四位科学家」

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对于屠呦呦的入选,BBC给出三大理由:

「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

「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

「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可这样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成就,竟然也进不去热搜前三。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就?

几天前,林志玲宣布结婚的消息,让微博瘫痪。

接著,景甜宣布分手的微博,又迅速登上了热搜第一。

却不知道那一天,官方发布了袁隆平种植海水稻、开耕盐碱地的消息。

已经86岁的袁隆平跑去了迪拜,和团队一起在沙漠盐碱地上种海水稻。

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科研攻关,关乎13亿人的粮食安全。

但更多的人,只关心明星,只转发八卦。

像屠呦呦、袁隆平这样的伟人,或许早已决心奉献自己的一生。

但伟人不该被埋没,他们理应获更多的掌声和关注,被更多人记住。

爱国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希望更多人能关注我们自己的民族脊梁,让真正的中国学人的精神、风骨流传下去。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关注公众号【流量君】 回复【面孔:20世纪传奇人物】 获取完整版汁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