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幼兒一線工作者,接觸了很多幼兒園的孩子有這種情況。現在我的寶寶兩歲零三個月了,有時候我帶他出去玩也會和小區小朋友發生爭搶玩具的行爲。

  如果自己孩子還小,不會表達,父母就應該帶着孩子一起過去,在對方父母與孩子面前講清楚。你可以試試這樣講:“這個玩具真好玩,但是它是屬於我家小寶寶的哦,他現在也想玩。如果你愛玩的話,你就要問一問他同不同意,或者等他玩好了,再給你玩怎麼樣?”

  說的時候,要同時微笑地看着對方孩子與家長。這樣的話,基本能把玩具要回來,並且教育了自己的小寶寶,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權要回來,同時教育了對方孩子與家長,要拿別人的東西,必須先經過對方同意。

  孩子還沒到形成“物權”意識,也沒有保護自己的意識。這時候介入是非常好的時機。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作出以下幾點建議:

  1. 告訴孩子,這玩具是他自己的(培養物權歸屬意識),不能隨便給別人。這是在明確告訴孩子不能做的事情;

  2. 告訴孩子,可以主動上去和對方說“這個玩具是我的,我要走了,請把玩具還給我。”這裏是一個肯定句,而不是疑問句(“可以還給我嗎?”是疑問句)。當然,很多1歲多的孩子語言表達還沒那麼流暢,但這不妨礙我們給孩子做教育,在明確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之後,我們可以嘗試着引導孩子說得流暢些。同時也注意“請”字,不卑不亢又不失禮儀。

  3. 此時彆強調“不要害怕”,大多數孩子一開始並不知道“害怕”,初生牛犢不怕虎啊!被家長強調多了,孩子還真就會認爲這種情況首先需要“害怕”。

  4. 當孩子膽怯或者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的時候,我們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上前,給孩子壯壯膽。同時,當孩子做到了以後,要記得給孩子一個讚許。孩子會更深刻的體會到,他這樣做纔是對的。

  5. 最後,也得教育咱家孩子,別人家的東西,我們同樣不能要,不能強佔。

  莫以爲這是在小事化大,教育無小事。當孩子習慣了“無所謂”的時候,他們就不會有保護自己的意識,當孩子習慣了“害怕”,那麼以後有什麼事情他也不敢去爭取自己的權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