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人家的艱苦,

  往往是住在城市中的人無法理解的。

  你能想象嗎?有的人家。常年只有土豆、苦蕎作爲主食。聽爸爸講過他小時候過過的苦日子,家裏沒有存糧,每到了冬天,全家老小都只有土豆喫,還喫不飽,人餓的沒力氣。而到了現在,在部分環境艱苦的高寒地區,這種生活狀態還持續着,一桶油、一袋大米對於生活在這裏的家庭來說,都是奢侈品。

  這不是故事裏的情節,也不是發生在古代,而是在喜馬拉雅山下、雅魯藏布江口、布達拉宮所在的西藏這片土地上的真實情況。

  西藏一個美麗、獨特而又神祕的地方,這裏有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峯,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令人神往的雪山,星羅棋佈的聖湖,濤聲陣陣的原始森林,雄偉壯觀的布達拉官,風格獨特的寺廟建築,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珍貴奇異的高原動植物。

  西藏,一個聖潔的地方,一個讓人心馳神往的地方。西藏是個安祥的地方,佛光照耀着樂觀樸實的西藏人,他們虔誠地在聖湖邊、雪山下、寺廟前,別無他求,但爲來世的安康......所有這一切都註定了西藏成爲人們嚮往的天堂。

  但是,藏區還是有很多藏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我國西北高原氣候非常惡劣,尤其是西藏北部山區,每年從10月進入冬天等到次年5月才能解除寒冬。因爲地域偏僻,海拔較高,交通不暢等原因那裏的人們至今還在貧困中艱難度日,絕大多數孩子及親人嚴寒中身穿單衣,光着腳丫,讀書識字對他們來說更是很奢侈的事情。

  這裏的百姓所處的環境,我們根本無法想象,只有在電視、新聞中才能看到些許。

  高寒地區,只能種植土豆,苦蕎以及玉米。由於天氣寒冷,土地貧瘠,即便辛苦耕種一年,到手的糧食也是微乎其微。地處高原,水資源也極其缺乏,很多人一生總共只能洗幾次澡。有些村落從山上到山下2公里道路不通,其中大部分路都是泥巴山路。

  交通閉塞,更加劇了物質匱乏。我們日常所喫的大米和油,對他們來說,是隻有重大節日以及招待重要賓客時纔會捨得拿出一些的奢侈品。

  最可憐的莫過於當地的而孩子們,剛來到這個世界,就不得不面對這樣艱苦的環境。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也無法改變惡劣的自然環境,若無外界的援助,不知該如何面對未來飢寒交迫的生活。

  因此,我們發起青稞計劃,第一期將爲藏區的貧困家庭/個人提供大米和油,滿足他們一日三餐的基本生活需求。希望此善舉不僅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更能讓他們感受到愛的力量,保持面對生活的樂觀和勇氣,在今後有能力時,可以給予更多人力所能及的幫助。

  情注雪域高原,愛灑藏區同胞。您的一份幫助,就是送到千里外一個家庭的一份溫暖!

  懇請您伸出援助之手,友愛之手,慈悲之手,與我們一同,幫助雪域高原上那些貧困的家人們,老人和孩子們!簡單的一份關愛,便是他們人生中一段美好且溫暖的記憶,是藏漢一家親,大愛傳千里的善舉!

  佈施之功德

  1.一個人如果沒有佈施之功德,就會時常遭貧窮睏乏之苦。大多數慳吝之人,都會墮入餓鬼道,縱得投生爲人,也會貧賤苦惱。

  2.如《聖攝論》中雲:「吝嗇之人墮餓鬼,縱得爲人亦貧困。」

  3.《淨戒阿笈摩》中亦云:「彼吝嗇人守財奴,不行些微之佈施,終墮餓鬼惡趣道,大肚凸起如鼓然。」

  4.《聖攝論》雲:「菩薩行佈施,永斷惡鬼趣,永離諸貧窮,能斷諸煩惱,享無邊受用,終能成佛道。」

  5.一個人如果不行佈施,他是決不能作利他之事業的,因此也就決定不能成佛了。相反的,如果能行佈施,則生生世世可以永斷惡鬼趣,永離諸貧窮,能斷諸煩惱,享用不盡,受諸快樂。

  6.《龍樹誡王頌》雲:「如法行佈施,能淨除諸障,對治方便中,以佈施最勝。」

  7.《入中論》雲:「衆生皆願得欲樂,若乏資財樂甚難,資財由佈施而來,故佛先說佈施德。」若能行佈施,堪作利他之行,以佈施之方便而攝受衆生,乃能進而置彼等於佛道也。

  8.佈施能紓解正在受苦之衆生,使其成熟向道。多行佈施之人,容易成就無上覺道。 《菩薩藏論》雲:「若能行佈施,菩提不難得。」《聖寶鬘經》雲:「佈施者,菩薩之覺位也。」

  9.佈施的體性是以不貪着的心,將財物或所有廣爲施捨。

  佛門“六度”,第一就是“佈施”。《金剛經》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而行佈施。”又說:“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量。”藏區扶貧“青稞計劃”需要你我攜手,願衆廣發菩提之心,廣發慈悲之心,行菩薩大願,慈悲濟度救護一切衆生!

  回報設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