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贏家都在關注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面對科創板全新的交易規則,投資者如何建倉?尤其是企業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在沒有漲跌幅限制的情況下,投資者如何操作才能又快又便宜地搶到籌碼?

  市價委託+“保護限價”或是一條思路。

  昨日,上交所發佈《關於做好科創板市價訂單申報模式調整相關技術準備的通知》,擬對科創板市價訂單申報模式進行優化調整,在科創板的市價申報訂單中使用價格保護措施(以下簡稱“保護限價”)。

  上交所在處理市價申報時,買入申報的成交價格和轉限價的價格不高於保護限價,賣出申報的成交價格和轉限價的價格不低於保護限價。

  市價申報的典型模式之一是“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撤銷申報”,委託單報到交易所時是沒有委託價格,進入交易所後,按照實時的五檔行情成交。然而,在行情變化過快的背景下,買入價格投資者很難把控。

  舉個例子:

  假設某科創板公司的當前股價爲10元,投資者下單的瞬間實時五檔行情在10元至10.5元之間,客戶認爲此區間的價格合適,決定按照五檔行情成交,於是採用市價委託方式下單。

  然而,由於市場太過火爆,有多名投資者搶先成交了,等到這名客戶的單子到達交易所主機時,五檔行情價格可能已變成了15元、17元、18元、19元、20元,按此五檔行情成交的建倉成本與客戶的預期偏離較大。

  這種現象在主板上不會出現,因爲主板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日最高振幅僅20%。

  然而,科創板企業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之後的漲跌幅比例爲20%,日振幅高達40%。投資者的交易風險顯著高於主板。

  “如果行情變化很快,最終成交價格就會與客戶預期存在較大差異。”某滬上券商運營部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投資者使用市價申報+“保護限價”就可以幫助投資者在快速買入的基礎上進一步控制成本。

  回到上述例子。客戶下單時可將保護價格設置爲10.5元,則將委託單的上限成交價鎖定在10.5元。當實時股價升至15元時,則訂單失效。

  資深券商人士表示,一些喜歡打漲停板的客戶也非常多使用市價委託的方式下單。此外,部分QFII也會使用市價申報報單。單一的市價申報下單模式可以保證投資者一定能買到股票。而使用市價委託+“保護限價”則有助於客戶控制買入建倉成本,防止瞬時股價大幅上漲後的成本激增,同時也防止因瞬時價格暴跌而帶來的賣出損失。

  國金證券網絡金融部財富管理總監蔡翔表示,使用市價委託+“保護限價”還有助於提高客戶資金使用效率,防範資金過度凍結風險。

  “市價委託的時候,因爲是預估的成交價,可能客戶被凍結的資金會比真實成交所需的資金量高很多。一旦交易成功,多餘的被凍結資金當日沒法使用。因此,市價委託+‘保護限價’將大幅減小客戶資金被過度凍結的風險。”蔡翔進一步解釋道。

  某不願具名的滬上資深投顧還表示,對科創板投資者而言,採用市價委託+“保護限價”的方式是交易規則允許的,不會因造成異常交易而違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