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片護心肉貼在烤盤上,慢慢升溫,油脂滲出滋滋作響。李蓉潔拿起烤肉夾往對面坐的妻子碗中遞了一片過去。

  張璟跟丈夫已經長久沒好好坐一塊靜靜喫頓烤肉了。李蓉潔是位韓國“歐巴”,張璟則是紹興人,相識10年,夫妻倆經歷了跨國戀、結婚、創業、生子、父母老去,過起了跟大多數80後夫妻一樣的平淡生活。

  想起10年前兩個人初次見對方家長的場景,他們相顧無言,對視了一秒卻會心一笑......

  10年前網上相識,在火車站初相遇

  一見“歐巴”“誤”終身

  9年前在首爾一家烤肉店裏,外面飛着雪,“歐巴”也幫她烤着肉,“以後我也開這樣一家店了,你就不用辛苦了,我養你啊。”當時的小情侶沒想到,他們真的會在杭州開起烤肉店。

  張璟讀書時學的是韓語,後來從事韓國貿易。11年前,從韓國海濱小鎮蔚山來的李蓉潔正在上海讀書,因爲從小受李連杰電影影響,他學了體育,還成了中國武術太極套路的運動員。兩個年輕人因爲一款網絡聊天軟件相識了。

  2010年夏天,安徽合肥火車站,張璟剛剛到達接站廳,四下張望時,李蓉潔喊了她一聲。李蓉潔作爲韓國地方運動員到中國合肥參加集訓,此時相識半年多的兩人決定見個面。

  她一轉身就看到他了,一身休閒打扮,聲音好聽,說起中文來特溫暖,初見的場景歷歷在目,只是現在回想起來—

  “哇,感覺跟網上的資料很不一樣誒,照片上看少說有一米八五以上吧!你這是虛報身高呀!”張璟開啓了對丈夫的靈魂吐槽。

  李蓉潔一如從前的內斂,輕輕笑着,朝愛人夾過去一片不小的護心肉。

  “你能選塊小點的嗎?!”

  “嘴巴(張開)大一點就可以了。”他無辜地用“韓普話”回了一句,並沒發覺旁人已被他逗得發笑。

  第一次見父母,中韓家長反應迥異

  丈母孃私下說:你要不重新找一個

  2010年,張璟第一次到韓國李蓉潔家,見家長。準婆婆正在爲迎接兒子的女朋友忙着大掃除,屋子佈置得熱熱鬧鬧。家裏做主的男人還沒回來,張璟先和李蓉潔的姐姐聊上了,那是個標準的韓國美女,跟電視劇裏的女明星一樣漂亮。

  晚上喫飯時,大家斯斯文文,李爸爸突然用韓語說了句,“你們互相覺得不錯的話,就結婚吧。

  一番話讓初次見面的張璟感到震驚,“我是聽得懂韓語的,當時我有點懵了,心想怎麼這麼快?總的來說,說明對我還是比較認可哈!

  同樣的事到了中國女方家長這就變得有些波折了,那天李蓉潔有點不知所措—

  “我第一次去她家,她媽媽私下跟我說,你再考慮一下,要不要重新找一下韓國女朋友?我們女兒也再找一下中國男朋友,怎麼樣?

  丈母孃的“下馬威”最終沒能攔住小情侶在一起的決心。

  “其實見家長前媽媽也在私下和我溝通,覺得會不大現實,不知根知底。後來年紀大啦,媽媽擔心我嫁不出去,自然同意了。”張璟笑說,“事實證明,老公還是蠻靠譜的。而且,丈母孃其實也沒那麼難搞啦。”

  他爲愛人來杭發展,歷經創業、打工

  在杭州開了家人氣烤肉店

  2011年,兩人結了婚,李蓉潔爲了愛人選擇來中國發展,安家杭州。

  作爲運動員,慢慢年齡大了不得不考慮退役,另謀出路。2014年,李蓉潔和張璟先籌錢幾十萬投資了一個茶飲品牌。他們腦子一熱花重金拿下了茶飲品牌省代理權,第一家店開在杭州雙菱路,而同期這條小路上已經有七八家同類型茶飲店。初次創業沒什麼經驗,小夫妻很快喫了苦頭。

  投入成本和營業額的落差最終使門店在半年多以後就關了張,手握省代理權卻只找到了三五家加盟商。

  創業失敗,李蓉潔夫妻倆又與韓國朋友合夥在下沙高沙開了家炸雞店,正值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熱播,炸雞店也跟着火過一把。

  “再後來,炸雞店也關了,我們生了孩子,然後生活有點困難嘛。我就去江蘇常州一家韓國烤肉店打工,做店長。她帶孩子。”李蓉潔認真回憶起來了。

  新手爸爸剛有了娃,卻要在外地賺錢,而且基本上沒有休息日,得把所有的假期湊起來,一兩個月纔回家一次。當了兩年多烤肉店店長,李蓉潔終於到了杭州,“就是跟老婆分開的時間有點長,心裏不舒服了。

  在杭州,李蓉潔在濱江龍湖天街找了份烤肉店店長的工作,1年以後,決定自己做。

  他和張璟商量過,兩人就開始準備選品牌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去年,夫妻倆在下沙龍湖天街開張了韓國烤肉品牌喜來稀肉。

  每天上午10點準備營業,到晚上10點,烤肉店頗受年輕人歡迎,也偶爾作爲李蓉潔的韓國朋友們的小聚之地。

  “歐巴”李蓉潔在飯點時忙碌於各餐桌之間,用嫺熟的手藝幫客人烘烤各式肉品,用不那麼熟練的普通話與人介紹喫法,開心交談。生意越來越忙,孩子漸漸長大,小家庭歲月靜好。

  父母老去,在杭州好好創業

  也是對他們的慰藉

  二十六七歲那幾年,李蓉潔跟父母說,自己想來中國發展,想找個中國姑娘,至於未來怎麼樣沒曾想過。現在李蓉潔在杭州生活得很習慣,“雖然我有點內心,但是杭州的人對我很熱情啊,所以我也每天高興。”

  李蓉潔說,在韓國,36、7歲結婚纔算是晚婚,所以自己結婚的時候,同齡人們大多還在“不羈放縱愛自由”,一切都是因爲自己遇到了對的人。

  成家多年,雙方父母對他們的態度似乎也有了些反轉。當年放出下馬威的丈母孃,看着事業上平穩發展,個性溫和、做事踏實的女婿越來越滿意。

  李蓉潔父母呢,倒覺得兒子身在中國,一年回不了家幾次,孫子的韓文也說得少,有時候想,當時的決定是不是錯了?

  “我的爸媽以前說,要經常來,帶着張璟和小孩一起回來,時間不待很長也可以的。”李蓉潔說,“後來,他們看到我在這邊穩定了,讓我忙自己的,人就不用來了,寄點錢贊助他們自駕游去。他知道年歲漸長,也意味着父母老去、遠去,但這就是爲人子女的無能爲力,能把日子過好,把業創好,也是對老人的慰藉,能有時間多陪陪老人那就更珍貴了。

  夫妻倆每年要安排雙方家人見一兩面,在杭州、紹興,或者是韓國,雙方老人來的時候,兩個人忙着做翻譯,一大家熱熱鬧鬧、喜氣洋洋。

  最近,夫妻倆的烤肉店也將在紹興老家開出分店。他們想着,要在杭州、紹興把烤肉店繼續做下去,讓更多人品嚐到優質韓國烤肉,也把韓國烤肉文化傳得越來越好。

  1分30秒,學會韓式玉米餅!

  “面面俱到”懶人制“面”攻略之韓式玉米餅

  亞洲美食節特別報道

  韓國烤肉店“喜來稀肉”,是亞洲美食節“面面俱到”美食大賽的第二站。

  今年5月,杭州將舉辦“知味杭州”亞洲美食節,以美食爲橋樑,展示杭州文化的獨特魅力,呈現亞洲文明的交流互鑑。

  杭州一直是一座擁有豐厚美食文化底蘊的城市。

  “精巧調和,大氣敞開”,這既是杭幫菜的精華,也是杭州的城市人文精神。這樣的城市精神,也促使亞洲乃至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在杭州生根,或低調隱居於尋常巷陌,或高調亮相在繁華街市,璀璨生花。

  杭州日報將蒐羅一批深受杭州人歡迎的亞洲美食餐廳,帶領喫貨們看遍、喫遍異域美食風情。

  屆時,杭州日報還將與浙江大學聯合舉辦一場亞洲美食節“面面俱到”線下挑戰賽,各大餐廳的主廚將以麪食爲原料,發揮烹飪技藝,製作各具特色的美食,展示亞洲美食、杭州美食的創新融合滋味。

  這裏有酒、有美食,更有故事……

  記者 鍾瑋 視頻 楊子健 劉斌兵 廉笑塵

  編輯 左腳

  杭州日報 誠意出品

  更多新聞下載杭州首席新聞客戶端

  “杭+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