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君來為大家解答~~~

柄澤健介(日本) 《不變的地平線系列 II》(之六) 木、蠟

裝置藝術自20世紀初杜尚將小便池搬入展廳起,距今已走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在諸多的詆毀和讚譽中成為後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形態,成為世界現代藝術史中的一道耀眼的風景線。曾經有人說「生活是最大的裝置藝術。」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當年市場上的當代繪畫作品,待時機成熟,裝置藝術作品的收藏將會大熱,它有著巨大的升值空間。

裝置藝術受到國內市場認可

雷磊 《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 影像裝置,尺寸可變,2016

早些年很多人並不能理解裝置藝術,看著那些奇奇怪怪的甚至有些嚇人東西,深深感嘆不能理解藝術家們的審美。而隨著近些年藝術的普及,儘管大多數人還是不太能看懂裝置藝術,至少不再排斥,把它們當成藝術去尊重。這些年全球各地的藝術雙年展、博覽會、畫廊周等等,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和傳播的有很多都是裝置藝術。

在剛剛結束的香港巴塞爾博覽會上,藝聚空間展區為大型裝置藝術提供的展覽平臺引人關注,今年的藝聚空間展區由悉尼Artspace行政總監Alexie Glass-Kantor策展,呈獻17件由國際知名藝術家創作的項目。胡慶雁的大型裝置作品《左耳進右耳出》,韓國藝術家金守子創作的Deductive Object,德國藝術家Katharina Grosse的大型噴繪裝置Untitled,紐西蘭藝術家Michael Parekowhai創作的著落凡間公園座椅的天使Putto,藝術家沈少民的作品《峯會》,來自東莞的藝術家李景湖的大型裝置《現在考古(東莞)》等等,都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艾敬 《我愛重金屬》(金色) 不鏽鋼 300cm 2014

視線回到國內,上個月早些時候結束的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東方物語——亞洲青年藝術家邀請展」上,展出了17位亞洲青年藝術家的最新作品20餘件,旨在探討處於全球化浪潮中的亞洲,當代藝術家如何使用藝術語言探尋與西方及全球的對話方式,如何將東方的傳統文脈傳承體現在藝術作品中,亞洲特殊的東方精神如何在當代語境中生長。展覽作品的形態包括繪畫、裝置、影像、雕塑等。其中幾件裝置作品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如郭子龍的《竹林》,艾敬《我愛重金屬》等。

如今,中國的裝置藝術逐漸進入一級市場,包括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常青畫廊、長徵空間在內的多家畫廊都轉而培育裝置藝術作品,有些甚至已經積累了國內外穩固的客戶羣體。幾天前在去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採訪時,記者還在展廳裏看到正在展出的幾件裝置作品,如趙趙的《迷津》、黃永砅的《塔》等等。

裝置藝術是什麼?

九根柱子 薇勒娜.費爾諾弗特 1992年 紙板、自造紙、丙烯酸、油粉筆

裝置藝術的歷史很短,自身仍舊處於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空間」、「技術」和「人的體驗」是裝置藝術創作的重要元素,而這三者的概念也處在不斷的延伸之中,因此人們很難對其下明確完整的定義。

在1996年出版的《藝術與藝術家詞典》裏,裝置藝術一詞的定義是:「為美術館或畫廊的室內空間或室外特定空間和地點創作的臨時性多媒介、多維度、多形式藝術品。裝置藝術僅存在於被安裝起來的時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點被複制。這種作品是『在一段時間中』被感知到,它們不像傳統藝術作品那樣被『看到』,而是在時間和空間中被體驗,並與觀眾互動。」

郭子龍《竹林》局部 尺寸可變 不鏽鋼 2014

在克萊爾·畢曉普2005年出版的《裝置藝術:一部批評史》中,他給裝置藝術的定義是:「裝置藝術這個術語指的是一種可以讓發觀眾投身其中,並且往往被描述為戲劇性、引人入勝或體驗式的藝術風格。無論如何,從今天以此名目製造的作品的外貌、內容和範圍的絕對多樣性和這個術語使用的自由度等方面看,它幾乎排除了任何內涵上的限制。『裝置』這個詞如今已擴展到可以描述任何特定空間中的任何物體佈置,這樣的地點甚至可以用於牆上繪畫的常規展出。」

簡單來說,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裏,將現成品材料或綜合材料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安裝,以形成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新的展示個體或羣體。它是一門綜合的展示藝術。

顧客的注意 南希.斯蒂文森.格雷福斯 1984年 青銅 208.3x106.7x55.9cm

徐淦在《裝置藝術》(翟墨 王端廷主編 西方後現代流派書系之一,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中列舉了裝置藝術的9個特徵:

① 裝置藝術首先是一個能使觀眾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間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室內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內。

② 裝置藝術是藝術家根據特定展覽地點,即室內外的地點、空間特地設計和創作的藝術整體。

③ 就像在一個電影場裏不能同時放映兩部電影一樣,裝置的整體性要求相應的獨立的空間,在視覺、聽覺方面,不受其他作品的影響和幹擾。

④ 觀眾介入和參與是裝置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置藝術是人們生活經驗的延伸。

⑤ 裝置藝術創造的空間是用來包容觀眾、促使甚至迫使觀眾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這種感受要求觀眾除了積極思維和肢體介入外,還要使用他所有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

⑥ 裝置藝術不受藝術門類的限制,它自由地綜合使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戲劇、散文、電影、電視、錄音、錄像、攝影、詩歌等任何能夠使用的手段。可以說裝置藝術是一種開放的藝術手段。

⑦ 為了激活觀眾,有時是為了擾亂觀眾的習慣性思維,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經過誇張、強化或異化。

⑧ 一般說來,裝置藝術供短期展覽,不是供收藏的藝術。

⑨ 裝置藝術是可變的藝術。藝術家既可以在展覽期間改變組合,也可在異地展覽,增減或重新組合。

更多藝術賞析與藝術評論,歡迎關注【文藏現當代藝術】頭條號!


要學會如何欣賞裝置藝術,那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裝置藝術:它其實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裏,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已經消費或者還未消費的物品、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羣體豐富的藝術形態。

在國內商業地產越來越多的今天,商業空間裡面和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藝術裝置。藝術裝置從很大程度上對我來說就是

1 作為空間的補充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在以前園林景觀的時候,匠人們用亭臺樓閣,太湖石等景觀來隔離空間,但是當西方景觀建築引入中國的時候,雕塑的概念也被引入了。所以我們纔有了所謂的裝置藝術的出現。

我相信現在很大一部分藝術家在創作作品的時候就是為商業地產或者商業空間做的創作。這類的裝置藝術要滿足一下特點:體量大,漂亮,不尖銳,寓意好。說起這個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金融大廈的那個多次變遷的裝置藝術,從金融牛到熊大熊二在到黑天鵝。且不論這是不是一個事件性的炒作,但其中就可以體現中國人迷信以及自我。並且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商業裝置的特點: 體量大,漂亮,不尖銳,寓意好。

2 歷史意義或者現實的批判。

這個就要從歷史學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很多裝置作品其實是劃時代的意義,比如說杜尚的《泉》,它其實就是一個小便池被拿到了展覽的現場。但正好處於那個高漲的藝術時代。所以被賦予的意義就是不一樣。


欣賞就是對自認為美好事物的接受和享受。

對於同一件事物的欣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是由於生存環境、文化素養及欣賞維度的不一樣而決定的。生存環境 當感覺這件事物能為欣賞者的生活帶來利益和創造價值的時候,這件產品就存在欣賞價值,這是商人眼裡的藝術。文化素養 不同文化層次和素養的人,對藝術品的欣賞角度會不一樣。有欣賞結構比例的、有欣賞色彩和明暗的、有欣賞創作動機及過程的、有欣賞作品所表達的思想的,所以說這是文人的欣賞,也是較主流的欣賞角度。

欣賞維度 這是一種極致的欣賞,它要求欣賞者對該件藝術品的內在外在都有全面的考量。它欣賞的角度有價值方面、圖畫方面、品德方面等等。

所以說如何去欣賞藝術,是個較空乏的話題,它沒有一個一定是約定束成的框框,你自認為美就好,你能領略到它趣味就好,如此簡單。


一切都在變化,藝術也一樣

枯木藝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