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吹牛逼」这门本事,很难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一来学不会,二来又很佩服那些「吹牛逼」吹得真牛逼的人,即便绝大部分牛逼都吹得一戳就破,但依旧可以顺畅的吹,并且从中获益。可能是我脸皮薄,不想被人在背后骂傻逼,所以本能的吹不出来,但往往还是有人会在背后笑我,而笑我的往往又是那些喜欢「吹牛逼」的人吧。

我一向认为「吹牛逼」是一种天赋,学是学不会的。譬如一个亲戚家和我同龄的兄弟,且不说其算不算能言善辩,吹牛逼的本事倒真是很好,读书的时候便颇具道行。KFC还算是中高档消费享受的时候,就宣称他们学校的食堂超级棒,还带肯德基窗口;跳舞机刚兴起的时候,又宣称社团活动学校租了一批跳舞机搞跳舞比赛;自己也从来不缺女朋友,刚分手课桌里就给人塞了一堆情书;还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无人不识无人不晓,就算现在毕业了里面的老师还都记得他之类的,把家里长辈唬得一愣一愣的,以至于我爹跑回来专门跟我说「你怎么不学学xx,真是没出息。」

这种比较一直延续到我考的大学比他好上一大截才消停下来,大四实习阴差阳错我专门报了他当年的高中去做实习老师,跑进去问他们的老教师认不认识xx,回答我「谁啊,不认识。」再看看这学校的食堂,以及日常的社团活动,和正常的学校也无甚差别,但知道了也就只是知道了而已,毕竟是亲戚,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必戳穿呢。倒是有别的长辈在饭桌上听多了他的牛逼,私下跟我叨叨:「我们好歹还喝过你带来的好酒,他整天说的那些单位里喝不完的好酒,估计还在天上飞吧。」

当然,以上这位的牛逼吹得还算是无伤大雅,充其量是在自家人面前刷刷存在感,在外憋屈了回来求安慰罢,说实话,经过我2个月的实习感受下来,他家在我们这一大家子里条件尚处上等,但在他念的那所高中的整体层次里,经济实力的确排不上号。

不过把「吹牛逼」上升到一种求生技能,则不但考验自己的口才和阅历,更考验自己的脸皮,以及被戳穿之后的硬变能力。因为在家里吹牛逼,你吹的对象都是你比较了解的,所以知道该怎么拿捏尺度,以及避开对方可能了解的领域。但跑到外面,一来都是出来混的,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傻逼;二来圈子也就这么大,就算你吹的牛逼对方一时不了解情况,事后随意打听一下也就了然了;三来如果是基于实质性的商业合作而吹的牛逼,对方就算一时被忽悠了,事后一旦露馅往往有一种被你带坑里去的恼怒感,万一现场就听出来了,当面不拆穿心里也默默的拿吹牛逼和不靠谱划等号,后面要再深聊也就难了,毕竟时间宝贵,哪有空听你这货成天扯犊子。

不过作为商业化的「吹牛逼」技能,我学不会不代表不能把自己看到的一些案例分享给想学吹牛逼的朋友。其实套路很简单,一来多和行业里面的朋友聊天,把一些知名公司企业相关部门的核心人物情况摸清楚,譬如叫什么,哪儿人,什么时候进的那家公司,做过哪些有名的项目,最好再挖点儿野史,这叫做打底子;二来如果要和人谈合作,尽可能事先针对要沟通的对象有方向性的找点儿吹牛逼的素材。

等当了面了,先拉家常,问对方以前在哪里任过职啊,不管对方说哪里,马上说「啊,那儿啊,我跟那家公司的xxx(一般是副总裁级别以上)特别熟……」然后就巴拉巴拉一堆那位大领导的各种事,感情要丰富吐字要清晰说话要够快,对方接不上话最好,就算接上了,就尽快调转方向「另外那个xxx(另外一位高管)你认识吧。」然后就巴拉巴拉另外一位高管的事情,在自己的牛逼里面把他们都吹成自己的发小、同学、赤膊兄弟等等。等看把对方吹得差不多晕了,再稍带著把自己公司的服务、产品什么的拉出来稍微说个两句,再干净利落的结束此次谈话。不要怕后面介绍自己产品的时间不够,因为之前吹牛逼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扯上若干小时造成后面时间不够的状态,对方光猜你是谁就已经费了大神了,再没力气来抠你产品的细节,万一对方要求不算高你的产品又恰好还能满足他的需要,可能这事就敲定一半了;万一对方认定了你是个靠吹牛逼混江湖的虚货谈判失败,那也实属正常,不存在一定成功的谈判,但一定存在能被忽悠的傻逼。

其实在外吹牛逼也是一种低成本的赌博,赌输了没啥损失,赌赢了那简直就是一本万利。想到这点上,我就有点懊恼,为啥我就是学不会呢?还是踏踏实实定定心心的做个老实人吧……

(注:自己踏入社会多年了,见过各种花式牛逼,以上案例并不指向特定的人,请勿对号入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