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受到爸爸媽媽的照顧,和爸爸媽媽之間產生一種信任關係,一旦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寶寶就感到恐懼和不安,這時他會在身邊尋找一種物品來代替爸爸媽媽,試圖從中找到安全感,這就是所謂的戀物情結,其實這也是寶寶的一種積極尋求的一種方法,以此來獲得安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行為慢慢消失,但是如果寶寶戀物比較嚴重,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給予引導。

一、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父母可以多給寶寶準備一些寶寶喜歡的東西,這樣寶寶由於喜歡的東西太多,他的注意力就會產生分散,這樣寶寶的戀物行為就會難以為繼.

二、擁抱抱抱

寶寶因為缺乏安全感,父母應該多給予寶寶安全感,比方說平時多擁抱寶寶,多對寶寶說」不用怕」。

三、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不要讓寶寶抱著娃娃睡覺,除此之外,媽媽還要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比方說睡前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為寶寶講一些童話故事.

四、不要強制寶寶戒除

父母不要打罵寶寶,需要靜下心來尋找恰當的方法,改善寶寶的戀物行為。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在我上班這6年以來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們班有個孩子一進屋就抱個枕頭,家人怎麼勸說,孩子都不行,在最初的一天裏,我也試過,感覺會很激化孩子的情緒,第一天就隨著他了,第二天開始用其他玩具及他感興趣的點嘗試讓他放下或者縮短他抱著枕頭的時間,記得當時他和我一起玩玩具,我就把枕頭放在他身邊,他偶爾看看,第三天拉遠他和枕頭的距離,從最初的放在身體到放在教具櫃上,他遠遠的看著也沒有煩感,一點點的嘗試都是一步步的,第四天在他玩玩具不注意得時候偷偷的將枕頭拿出活動室,慢慢的到最後,孩子完全脫離了抱枕頭這個習慣,孩子上幼兒園都有焦躁期,孩子通過不同行為對父母做出反抗,希望他們把自己帶離幼兒園,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堅定,你不堅強又怎麼讓孩子堅強呢,可以請老師幫忙,孩子一般在最初對老師都有畏懼之心的,請老師輔助來做比家長硬來要好,這都是入園焦慮的體現,希望你能堅持,過了這個期段就好了!


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媽媽來諮詢類似問題,比如晚上睡覺一定要用手抓著小被子的角,小被子都已經破的不像樣了,還是離不開;比如去哪兒都要帶著自己的洋娃娃,髒了破了也就要這一個;還有的媽媽對於怎麼給孩子戒除安撫奶嘴充滿焦慮,來諮詢的媽媽們大都很焦急,她們擔心孩子們的這種狀態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實際上呢,這種情況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它不同於很多成人世界裡一些「變態」的戀物癖(實際上,很多媽媽的焦慮也是源於此),它的出現大都源於孩子由依賴進展到獨立的過渡。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寶貝在1歲左右的時候,玩著玩著就會看看媽媽或者習慣性的看護人是不是在身邊,這個時候,是孩子表現明顯依戀感的行為。

但是孩子與媽媽的分離又是必須和必然發生的,因此有些孩子,尤其是安全感不夠的孩子,往往會通過對一些物品的依戀來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需求,比如有媽媽氣味的小被子,或者是某個自己非常喜歡的小玩具。

一般情況下,依戀物品是依賴到獨立的正常發展過程,不用特別處理會自然消失或轉移,但對於那些過度依賴物品的孩子,比如,一拿走孩子就會哭鬧不停,爸爸媽媽們需要檢視一下自己是否給孩子的安全感,每個孩子被關愛的需求程度不一樣,孩子戀物,也可以看作一個信號——他們在呼喚爸爸媽媽給自己更多的關愛和陪伴。


本文引自三聯中讀作者薄三郎, 文章來源:《戀物的寶寶們》

一個叫阿文的小老鼠有一條黃色的小毯子,當他還是小寶寶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這條毯子。阿文總是說:「我去哪裡,小毯子就跟我去哪裡。」鄰居的阿嬸和阿文的爸爸媽媽想盡了辦法也不能讓阿文放棄,雖然小毯子有些怪味,但阿文一點也不在乎,每天帶著它,披著它,拖著它……每天吸著它,抱著它,扭著它……後來,阿文的媽媽將毯子做成小手帕,再也沒有人說什麼了。

這是美國作家凱文·漢克斯的兒童書《阿文的小毯子》的故事梗概。仔細回想下,每個寶寶似乎都有鍾情的物件,就像阿文一樣抱著、吸著、扭著……我家的蘆柑小朋友,鍾情於枕巾。從出生七八個月後,他就養成了睡覺攥著枕巾的習慣,還會把其中一角嘬在嘴裡,騰出一隻手撥弄著。饒若哪天換了一塊新的,便能立馬察覺,給你顏色瞧。

奶瓶、指頭、玩具、毛毯……都可能成為寶寶的心愛之物。這些物件猶如孩子的守護天使一般,在生命之河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傳統的看法是,這是孩子戀物的表現,由於家人沒法全情照顧孩子,使他們不得不尋找可替代的安全物。換句話說,家長們要努力克服孩子的這種習慣。

且慢!按照心理學的新觀點,這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心理現象。英國兒科醫生唐納德·溫尼科特將這些物件命名為「過渡客體」。它的作用是,部分起到替代母親的作用。可以發現,過渡客體多以柔軟的物體為主,又稱作「安全毛毯」,在日語裏則叫做「安心毛巾」。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戀物習慣,與「戀物癖」完全不是一回事。後者是一種性變態行為,多見於青春期以後的成年男性。孩子的戀物,則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是個體發育的必經階段。

剛出生的嬰兒,將自己與母親視為一體。當其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相互獨立之後,便需要「過渡客體」來度過這段焦慮期。也就是說,母親沒法時刻陪伴左右,孩子最終通過「過渡客體」尋求安慰。這些柔軟的物件,意味著部分母愛,代表著被關懷與撫摸,就是安全的保證。

孩子什麼時候最需要它呢?答案是,睡覺時、有壓力時、被動做某些事情時、出遠門時。換言之,當孩子需要獨立面對某些事情時,其情感需要被撫慰時,趕緊塞給他最喜歡的那個物件。重點在於,如果將這些物件清洗乾淨,將大幅度降低撫慰孩子的效果,破壞了「嬰兒體驗的連貫性」。因此,家中的某些玩具、毯子、毛巾總是臟髒的感覺,似乎才對孩子的「胃口」。

嚴苛的父母們,會覺得孩子依戀某個物件,是一種奇怪的「毛病」,甚至打上沒出息的標籤,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如果還一味的去控制孩子,可能加重孩子的沮喪或憤怒。

孩子會依戀到什麼時候呢?我並沒有查找到準確的答案。僅有的幾項研究發現,大部分孩子的戀物在2-5歲消失。一方面,那些被孩子弄到破舊的小玩具或毛巾,有朝一日可能丟失;另一方面,孩子在智能發展過程中,也會不斷學習成長,形成新的興趣點,進而發生注意力轉移。因此,家長們無需對孩子的小癖好過於擔心。

不過,美國的兒童發育行為學專家芭芭拉·霍華德發現,多達25%的女生在上大學時會帶上兒時的「過渡客體」,比如一件毛絨玩具、舊毯子等。無論是寶寶還是成人,當面臨某些令人焦慮的複雜時刻時,都會尋找記憶深處的安慰。


一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某個階段特別喜歡某一個東西:一個髒兮兮的小熊,一條舊舊的毯子......這是因為,親子依戀是嬰幼兒時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而親子依戀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兒童需要與母親身體接觸。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但孩子與父母會逐漸分離,分離的過程會產生很多焦慮和不安,這時孩子對於外界的安全感就會轉移到一些物品上,比如毛絨玩具、小被子、某件衣服等。這些物品不是媽媽,卻給孩子帶來溫暖、柔軟、包容、安慰的感覺,在孩子眼中就如媽媽一樣的安全。有了這些物品,孩子就能夠忍受與媽媽的分離,逐漸獨立,慢慢地產生心理層面的成長。

孩子創造了這些媽媽的替代物,為這些物品賦予了深厚的情感,這些物品就有了「媽媽」的意義和功能。這些物品,出現在母嬰分離的過程中,被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稱之為「過渡性客體」。所謂「過渡」,是指這些物品,隨著孩子的長大,終將被孩子拋棄,或者轉移到別的對象上。通過過渡客體這樣的方式,孩子在其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創造了一個過渡空間,在這個空間裏孩子感到足夠安全,並能嘗試發展心理功能。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形成「怪癖」,為了不讓孩子把注意集中在特定的物品上,就不斷調換著用毛巾、毛毯等,或者不斷地打斷孩子的癖好、剝奪孩子的「寵物」,這樣做給孩子的感覺,就好比不斷地把可以安慰自己的「替身媽媽」拿走、把孩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拿走一樣,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成熟,反而可能阻滯其發展,使其受挫而無法忍受分離。


孩子戀物很正常,無需過於擔心。這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孩子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度期間所產生的行為。依戀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變成黑夜,孩子想睡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此時,某些物品對孩子來說就非常重要。孩子產生依戀行為的時間絕大多數是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其戀物表現在2歲的時候最強烈,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的體現,並非戀物癖,隨著成長會慢慢消失的。但也不意味著父母對此可以不問不管,特別是對於與孩子相處時間較少的家長,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要保證依戀物的衛生和安全,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自然告別他們的依戀物的。


有的寶寶會特別喜歡某一樣東西,如某個特定的娃娃,或某一張毛毯……有時候甚至必須抱著這個娃娃才能入睡,這就是寶寶的「戀物情結」。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曉非表示,戀物在年幼的寶寶中是非常常見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貝貝三歲半了,最近媽媽發現她有一個奇怪的「愛好」,就是每次睡覺時都要把她小毯子的一角緊緊地抓著貼著嘴巴,時不時還用嘴巴「嘬嘬」,換了其他地方睡覺時,也一定要把她的那張小毯子抱過去,不給她就哭鬧著不肯睡。媽媽實在搞不懂貝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依賴,她很擔心孩子長大了之後很難改掉這個毛病。

張曉非說,其實,戀物在年幼的寶寶中是非常常見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導致寶寶戀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感。還在嬰兒期的時候,如果媽媽或者是一些貼近寶寶的照料者能夠細心、耐心地撫慰他們時,寶寶們就會與這些密切接觸的照料者之間建立起一種安全、信任的依戀關係,表現為喜歡偎依著媽媽或者是密切接觸的照料者。但一旦孩子與媽媽或者是其他密切接觸的照料者分開了,這種安全、信任的依戀關係就會被打破,於是,寶寶就會開始從身邊尋找一些物品來代替,通常是一些質地較軟的物品如平時蓋的毯子、睡的枕頭、玩的毛茸茸的玩具等,或者是與媽媽或其他密切照料者相關的物品,如媽媽穿過的衣服、媽媽買的玩具等,將之前的依戀關係轉移到這些物品上。當他們感到孤獨、焦慮或恐懼時,就會緊緊地抓住這個物品,試圖從中尋找到一種安全感,這就是正常幼兒「戀物情結」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對待寶寶這種正常的「戀物情結」時,家長們大可不必過於緊張,也不要強行地奪走他們的「依戀物」,等他們再長成熟一點,自然就會慢慢減退對這些物品的依戀了。


我家繼女20歲了,還帶著小時候的一塊毛茸茸的破布睡覺,沒有這個她都睡不著。在她三四歲的時候爸媽離的婚,有奶奶帶著。後來發現我婆婆雖然脾氣很好,可並不善於表達,更不會對孩子愛撫,這也導致了孩子母愛的缺失。所以我帶的時候,經常抱抱她,拍拍她的背,拉拉她的手,剛開始她很僵硬,可後來就經常給我撒嬌。雖然習慣還沒有改,可明顯性格開朗了很多,也很懂事,孝順,過年的時候還給我發了個紅包,雖然我沒要。所以說即便孩子有什麼情結,也不必緊張,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孩子明顯有戀物情節,並不是什麼壞事。

我家女兒也有戀物情節。她有她喜歡的一個小被罩當作她的「狗被被」,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在身邊。剛上幼兒園時,也要求帶去幼兒園。這件東西,讓她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裏,獲得了很多安全感。我認為只要不是必須,不要強行剝奪她與心愛東西共處的自由。接納孩子的這個行為,並尊重她的心愛之物,這也是對她幼小心靈的愛心呵護。

如果實在不方便,可以引導孩子過渡到別的東西,或者把這件東西改裝一下,讓她便於攜帶。我們孩子的小被被,因為比較大,和她協商了幾次後,終於同意只在家裡時拿著,後來變成只是睡覺時纔拿過來。具體的可以讀繪本《阿文的小毯子》,非常有愛的一個繪本,展現了孩子的心愛之物給它帶來的安全感,以及爸爸媽媽愛的智慧和對孩子的尊重。


我覺得這個孩子是缺乏安全感,剛上幼兒園,離開家裡之後之後只有她熟悉的東西才能給她安全感覺。比如說有的小孩剛入園的時候,會在小書包裡面放一個小玩偶,放一個喜歡喫的小零食,讓孩子感覺到即使在幼兒園陌生的環境中,還是有熟悉的地方。所以說這個」戀物情結「是幼年的孩子比較常見的心理現象,也屬於心理問題的一種,但並不等同於心理疾病。孩子只是是一種離開某一樣陪伴慣了的東西就忐忑不安的行為,所以這位媽媽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大人越緊張,越在意,孩子就越不知所措,甚至產生罪惡感,這更不利於孩子改正。科學的做法是分析孩子產生戀物現象的原因,給與溫和的心理疏導,跟幼兒園老師配合,早點適應幼兒園的環境比較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