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映日期:2013-02-01

  • 电影介绍
  • 预告片
  • 时刻表

如果说,《鸡排英雄》是「出国深造」的秀场传奇人物猪哥亮重返电影舞台的前菜,那么,《大尾鲈鳗》(David Loman)这部片绝对是他总影以来的最出色演出,揉合了猪哥亮多年跑路心声及愧对女儿/亲情的角色内化,让《大尾鲈鳗》成为猪哥亮一部「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最佳写照。

本以为《大尾鲈鳗》可能会是一部别扭的生硬作品,毕竟导演由演艺圈传奇经纪人「宽姐」邱瓈宽当导演,要硬说有多少信心,总不免会打几分折扣。没想到宽姐卯足全劲,她知道观众想要一个最本土的台味道地故事,所以全片国骂不断,XXX满天飞,更大玩语言谐音趣味。

电影上映日期:2013-02-01

  • 电影介绍
  • 预告片
  • 时刻表

本片最大特色就是语言的误解错译,国语(普通话)和台语(河洛话)及英文三方对话,相互指涉出天马行空的误读。如「梅子绿茶」及「乔治掰」、「我叫小贺」等桥段,都展现了台味电影本来就该这样拍,更因为宽姐的江湖豪爽个性,把国骂/误听这条线走到极致,你说这种语言误听的逻辑失误未免也太大,比如说猪哥亮这角色当上黑帮老大,帮自己取一个国际化洋名David Loman,意指大尾鲈鳗。对语言有这般丰富想像力的人,怎会接二连三把国语/台语傻傻分不清楚?是故意装做听不懂的瞎搞还是刻意而为的讨喜做法?这就不强求叙事逻辑了。

但能把语言玩到这个境界也是能事,开场几段都是把网路笑话重新消化后的新包装,重点是这些老梗都能逗乐观众,这种撒科打诨技巧让《大尾鲈鳗》前半段充满亮点,接下来则是监制朱延平式的谐拟趣味,中段突然转入《特攻联盟》的复仇桥段与《功夫》那种市井小民等于隐世大侠的设定无疑是为了帮这部片增加许多动作场面,这部份的笑梗相较于语言的突兀趣味就少了些许神采,还好猪哥亮的本位演出以及亮眼三朵花的组合,竟然成为最具化学效益的拍档。素珠阿姨神来N笔的国骂功力使观众笑到失魂落魄,还真的不夸张。

 

阅读全文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