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在2019年4月8日至9日期间经历了清明后的阴雨连绵,北京、天津等地下起小雨,山西中部出现中雨,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甚至有大雨天气……

  不过,这并不能全部归功于自然界的功劳,而是为了应对森林火险居高不下的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到68.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2个北京。

  肃宁县作业现场。(中国气象新闻网截图/图)

  连日来,北方森林火险居高不下。自4月1日中国气象局等三部门发布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以来,北京西北部林区始终维持着极高的森林火险等级,山西4月5日至6日发现火情点二十多处,河北张家口、宣化、阳原等地出现火情,天津蓟州林区也处在极高的森林火险等级中,陕西韩城发生森林火灾。与此同时,华北等地还面临着气候干旱的威胁。

  这次西北、华北地区出现一次降水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借机进行人工影响天气,出动了飞机、火箭、烟炉等多种设备。中国气象局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气象部门迅速联动,开展人工增雨空地联合作业。

  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作业指挥与运行中心副主任史月琴介绍,4月8日0时至4月9日11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山东、河南、陕西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飞机增雨作业25架次,作业时长约76小时;开展地面增雨作业808次,发射高炮炮弹2832发、火箭弹3244枚,燃烧烟条1209根。

  这次增雨还实现了跨区域调机,比如,山西省人工增雨作业飞机为降低陕西渭南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提供了跨区域增雨作业支援;入驻内蒙古的国家级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还飞往陕西榆林极高火险等级地区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

  为什么一定要等降水天气到来才能进行人工增雨?一般而言,人工影响天气,指的是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施加人为影响,从而趋利避害。但是,自然过程涉及的能量巨大,举个例子,改变一块100平方公里范围的雷雨云,需要的能量约为470万桶石油燃烧释放的能量。因此,要改变自然过程,就要结合自然规律,用较小的能量实现增雨、增雪、防冰雹、消雾、消云减雨等。

  “这次人工增雨,在未来一周内对于缓解华北、西北东部的森林火险形势十分有利。”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杨晓丹分析,特别是山西、陕西受降水影响,极高(五级)森林火险等级降低为较低等级(二级)。经估算,4月9日8时至16时累计火点数约179个,较4月8日同时段(324个)火点数减少约145个。

  而在另一些地区,森林火灾的隐患仍然不可小觑。北京北部、河北东北部、天津北部等地降水量极小,森林火险等级稍有降低,幅度不明显,部分地区的森林火险仍为高等级(四级),需要加以防范。内蒙古东部无降水,较高(三级)草原火险等级仍将维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