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裏的豪言壯語,必須要有相應的本事去撐住,否則,就是吹牛皮說大話了。豪言壯語入詩詞,古往今來最好的,就是毛主席,“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除了毛主席,還有誰配說這句話呢?“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嶺和烏蒙山,浩瀚磅礴,普通人自然望而生嘆,但是紅軍用草鞋征服了它們,回首看去,可不就是細浪泥丸麼?“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把定都南京的歷代帝王拉出來綁一起,也未必能當毛主席百萬雄師之一擊。

豪言壯語而不吹牛,好詩!可惜這樣的詩太少了

岷山千里雪

蘇軾雖然是一個大文豪,但是他詩詞裏的豪言壯語,卻是空架子,比如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親射虎,看孫郎”、“西北望,射天狼”,任誰讀了也知道他是做樣子而已,無論射虎還是射天狼,他都沒有那個本事。這兩句豪言壯語,放到嶽飛身上,還差不多。李賀孱弱之人,也愛豪言壯語,“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心是好的,可惜骨纖氣弱,他支撐不起這個理想。相比之下,元朝宰相耶律楚材的《和移刺繼先韻》便不一樣,報國濟民的豪言壯語從胸中流淌而出,沒有一句虛言。

豪言壯語而不吹牛,好詩!可惜這樣的詩太少了

天山景觀

舊山盟約已愆期,一夢十年盡覺非。

瀚海路難人去少,天山雪重雁飛稀。

漸驚白髮寧辭老,未濟蒼生曷敢歸。

去國遲遲情幾許,倚樓空望白雲飛。

耶律楚材是大遼宗室後裔,是《天龍八部》中丐幫原幫主、契丹南院大王蕭峯把兄弟耶律洪基的直系後裔。大遼被蕭峯的另一個把兄弟,在長白山一塊打虎的耶律阿保機滅了以後,耶律楚材的爺爺和爸爸開始做耶律阿保機大金朝的官。但是他們沒有忘記仇恨,耶律楚材一出生,他爸爸就盼着這個兒子到別的國家效力,因此給他取名爲“楚材”和“報怨”。因爲這一層關係,耶律楚材極得成吉思汗信任,他也盡心盡力,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被後人認爲是可以和房玄齡、杜如晦比肩的開國宰相。

豪言壯語而不吹牛,好詩!可惜這樣的詩太少了

國富民豐

耶律楚材本來的志願是向伍子胥一樣,借國復仇,滅了金國,他就該退隱山林了。何況,宰相雖然榮華富貴,但能像賈似道那樣天天摟着美女鬥蟋蟀的並不多,大多數都事繁任重,並不輕鬆,比如清朝宰相張廷玉,數十年都是每天只睡兩個時辰。所以耶律楚材有“舊山盟約已愆期”之嘆。本想着報了怨就歸隱山林的,可是現在日期拖延了。第二句“一夢十年盡覺非”,值得細細品味,回首十年來的所作所爲,得與失,對與錯,究竟孰多孰少呢?從私人角度來講,滅了金國,耶律楚材的兩個哥哥不肯投蒙古,死難了;從人民角度來講,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全是戰爭災難。今天我們看到的可能就是“屠城”兩個字,當年耶律楚材看到的,可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豪言壯語而不吹牛,好詩!可惜這樣的詩太少了

天山景觀

第二聯“瀚海路難人去少,天山雪重雁飛稀”是雙關語,既是耶律楚材在瀚海大漠、天山南北看到的壯闊景色,也象徵了他一生事業的艱難。第三聯,“漸驚白髮寧辭老,未濟蒼生曷敢歸”,是古往今來少見的豪言壯語。關鍵是,耶律楚材說到也能做到,他是賢宰相,他有報國濟民的本事,也在那個位置上,他能把思想化作執行力,真真正正地執行一些對老百姓有益的政策。這兩句也是對“盡覺非”的呼應,他的願望是完成了,但是老百姓流離失所,滿目瘡痍,他不能不管。因此即使有了白髮,也不敢歇下來,也不能歸隱故園,他要撫百姓,濟蒼生,看着他們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

豪言壯語而不吹牛,好詩!可惜這樣的詩太少了

天山雪景

最後一聯則是對“已愆期”的呼應,離開故鄉這麼久了,一直想着回去回去,卻還沒有回去,他只能倚樓悵然,望着遠方的白雲靜靜出神。

耶律楚材如果不是賢宰相,那麼“未濟蒼生曷敢歸”這樣的豪言壯語,就會變成笑話。把吹牛寫成詩,讀起來並不討厭,反而讓人佩服的,只有李白一人,“但用東山謝安石,爲君談笑淨胡沙”、“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所以能讓人不討厭還很佩服,是因爲李白的豪言壯語背後也有強大支撐,就是他無可匹敵的才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