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全球領先的量子點光譜芯片傳感技術,實時監測南沙河海淀段的水質,這是海淀區“城市大腦”在生態環保方面一項運用。和水務部門傳統做法相比,量子點光譜設備每十分鐘就能回傳水質狀態,真正做到了水務管理污染預警、水污染溯源、在線遠程實時監測。這在全國是第一次。新聞廣播記者蔡賀涓報道:

  “我們最小的一個光伏芯片是可以做到針尖大小”

  看起來像盤子大小的小型白色音箱,其實底部暗藏玄機。

  “前面這兩個是光源的發射窗口,這邊是接收窗口,前面就是通過這個芯片來檢測中間流過的這些水體的特性。”

  這就是芯視界公司利用納米材料量子點製作的水質監測設備。萬物都有自己的光譜,就像每個人對應着唯一的指紋。以往的光譜測量設備像桌子那麼大又動輒數萬美元,但這個問題隨着量子點芯片的問世迎刃而解了。目前南沙河海淀段十幾公里14個主河道監測斷面等處,已經佈下了29套這樣的水質監測設備:

  “水的光伏指數比如紅色的話就代表可能水質較差,濁度和COD越高的話代表就污染程度比較高一點”

  和水務部門傳統的監測水質需要現場取樣、實驗室實驗、培養等的方式相比,量子點光譜設備監測週期縮短到10分鐘甚至更短:

  “它在水裏採樣測量到傳輸到水務管理工作者的手機監控大屏上不超過五秒鐘,採樣頻率是十分鐘”

  作爲傳統水務部門水質監測化學方法的補充,這種全球領先的設備從目前的五個參數將不斷更新調整。今年三月,後臺app上顯示了一處報警:

  “這個大屏上看到有一個點在持續的告警,按照他的經驗來判斷這個點水質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他就去現場勘察,它往上游追溯,發現有一個污水井快被頂開了,污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入河,所以污染了下游這個監測點位”

  水務工作者通過app河長助手就能看到實時水質狀況,這種低功耗的設備僅用一塊鋰電池就能工作3-6個月。接下來海淀區水務局力爭實現全區重點水域在線監測全覆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