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身體能量的消耗包括基礎代謝,身體活動,食物熱效應以及生長發育的需要4個部位,而走路時身體活動的一部分,要想看自己每天走多少路,還是要根據自身的一整天的身體活動量來決定,如果你平時的工作就是屬於強度身體活動型,那走路方可少些,要是屬於輕度身體活動型,就可多走些。

建議

身體活動的消耗量是佔總能量的15%-30%,食物熱效應5%-10%,基礎代謝是60%-70%。對於一般的日常家務和職業活動等消耗能量約相當2000步左右(約80kcal),而主動性身體活動40min,則相當於年輕女性每天快走6000步的運動量(約300kcal),因此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平時情況來設定自己的步數。根據膳食指南建議,身體活動量是決定健康效益的關鍵,成人應主動身體活動量最好是6000步/天,這步數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2-3次完成,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家的工作幾乎都是以葛優癱式為主,一天下來也就兩三千不而已,多的也就四五千。


我上下班都是走著,來回大概40分鐘,一天走兩個來回。每天在10000步左右。

雖然沒有研究過走多少步最健康,但每天走1萬步,我是完全不喫力的。

而且,大步走在路上,看著堵成狗的汽車,心裡爽歪歪~


中國有句諺語「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中國人最愛的運動方式,走路是最標準的答案。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今年發布的最新版《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第33條:成年人每日應進行6000-10000步當量的身體活動。可隨著現優化交通工具的普及和上班的緊張節奏,年輕白領每天能走4000步就不錯了。一般認為,一個人每天走4000步,是每個人基本的運動量,要想達到促進健康,預防各種慢性病的作用,標準要提高到7000步。打個比方,4000步是及格線,7000步是優秀,要是達到10000步,就是超優了。但是隨著各種慢性疾病率越來越高發的態勢,很多人們逐漸又回歸走路這種成本低的鍛煉方式,早晨或者傍晚,廣場上、公園裡、河邊,最常看見的人羣就是走路或者慢跑的人羣。尤其隨著朋友圈「曬步數」「暴走團」的興起,更加調動了多走路的積極性,人們用微信或者運動手環記錄自己的步數,把「成果」分享到微信或者微博。有些人為了佔領「朋友圈」榜首,甚至開啟「暴走模式」,日均步數達到兩萬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