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組織看電影,就這樣來到了電影院,開場前好奇的問身邊的同事,這是什麼類型的電影,同事說是喜劇,滿懷期待的準備哈哈大笑,可是越看心情越沉重。

看到最後,主角中彈的那一刻,竟然鼻子有點酸。上一次這種感覺,還是看《我不是葯神》的時候。

電影的故事線比較複雜,多條線交織,四個主角可以說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他們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有著一份執念,想要做大事,想要娶一個人,想要當協警,想要自殺,正是因為這樣的執念,才讓他們之間碰撞出各種各樣的火花。

回想整部電影,還是有一些遺憾,尤其是最後眼鏡與嘉旗的感情線,有點莫名其妙,缺乏鋪墊,總覺得有點奇怪,感覺電影結束了,必須要有cp的感覺。仔細想想,這部電影畢竟還是一部喜劇,或者說是黑色喜劇,不是開心麻花那種讓人大笑的喜劇。喜劇的魅力就在於製造衝突,而不可能完全追求邏輯通順。

電影讓人觸動的地方還是在於劇情的一次次反轉,小人物面對人生起伏的無奈。車禍發生了就再也沒有辦法逆轉,行走江湖也不是那麼容易。黑色幽默背後反映的還是冰冷的現實。

如果說要對這部電影進行評價,要是我提前知道內容,我可能就不會去看這樣的電影了,畢竟生活已經不容易了,不想再增加沉重的東西。但是就電影的藝術性或者從評分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顯然值得觀賞。好的作品必然都是感情的交流,能讓我鼻子酸的電影畢竟已經很少很少了。

最後,我一直以為電影全程是四川話,還在好奇為什麼車牌是貴(貴州),後來才了解到是貴州話,西南方言真是博大精深,尤其是髒話,是電影的一大亮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