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蛋蛋媽

  俗話說:好的教育,不僅來自於老師,更來源於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身爲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下面這幾點,爸媽們趕快來看看吧~

  1

  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教育決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教育方式的不同也會促使孩子在對待事情時的思維態度與行爲想法的不同。

  積極的家長會促使孩子進步,而消極的家長則會造就悲觀的孩子。

  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兩對母女看到同一個乞丐跪在路上乞討,孩子問媽媽:媽媽,爲什麼他跪在這裏?

  其中一個媽媽說:看到了嗎?如果你不努力學習,將來就會變成他這樣。

  另一個媽媽則回答說:看到了嗎?你要好好學習,將來就可以幫助他們。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方式會對孩子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因爲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

  第一位媽媽的回答,以悲觀消極的態度去告訴孩子一個結果,讓孩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個不幸的形象,帶給孩子更多的是恐懼、害怕,讓孩子對社會充滿一種恐懼感。

  而第二位媽媽則希望孩子以後成才能幫助這些遇到困難的人,相當於從小引導孩子學會幫助他人,告訴孩子只有自己強大,才能幫助更多的人,對社會有所貢獻。

  喚醒的是孩子樂於助人、關愛他人的想法,引導孩子成爲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很顯然,相比第一位媽媽,第二位媽媽以積極的態度去讓孩子好好學習,更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所以,通過這則事例我們要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善與惡,好與壞都是父母從小灌輸給孩子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有好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教育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2

  有的時候鼓勵比責罵更有效

  馬克吐溫說過:一句真誠的讚美就能讓我多活兩個月。

  誠然,讚美對人起的正面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這點放在孩子身上也同樣奏效。

  記得蛋蛋小時候,最害怕考試了,一到考試那幾天心情就很低落,不愛說話。

  有一次考試考了59分,全班最後一名,蛋蛋拿着成績單回來後,我們剛一問,他害怕被我們責罵,自己先哭了出來。

  我安慰蛋蛋,告訴他:“兒子,這次你考了最後一名,這下就沒人會超過你啦,你只要像體育課那樣,雖然你跑在最後一個,但只要你往前跑,就一定會有進步。”

  等到下次蛋蛋考了81分,我告訴他:“蛋蛋,你比上次進步了十幾名哎~”

  再後來蛋蛋考試考了95分,我又告訴他:“蛋蛋,你真了不起,離第一名只差了9名,繼續加油!”

  從那之後,蛋蛋再也不害怕考試,每次都會很自信,回來主動跟我們分享考試的情況。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不想拿第一,沒有哪個孩子會想着考不好,他們也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看。

  一遇到孩子成績滑落就責罵孩子的家長有很多,每次責罵後,不但成績沒有上來,反而越考越不行的孩子也很常見。

  當孩子努力了,沒有成功的時候,父母要做的不是上來就指責孩子沒有努力,沒有付出,而是要給孩子支持,試着鼓勵孩子,一次次的鼓勵會讓孩子越來越進步,比起一味的責罵,有的時候鼓勵更有效。

  誇讚孩子,孩子纔會敢於去挑戰更難的任務。

  教育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好的方式很重要。

  3

  想法不分大小,父母要鼓勵孩子

  孩子在小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

  爲什麼女孩子可以穿裙子,男孩子不能穿?

  爲什麼老師說地球是圓的?不是方的,橢圓的?

  爲什麼太陽永遠是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爲什麼……

  孩子的想象力是最豐富的,孩子善於思考是好事,當孩子的天馬行空得到認可,他會很願意去思考、去發現,這會很好的鍛鍊孩子的創造性和思維方式。

  兩對母子坐在庭院裏聊天,孩子說:“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

  其中一個媽媽說:“不好好學習,整天就知道瞎想。”

  另一個媽媽沒有給“胡思亂想”的孩子潑冷水,而是說:“好啊,不過一定要記得回來呀!”

  30年後,這個小孩子成爲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國著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

  所以,父母的說話方式會影響孩子,不好的說話方式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遏制孩子的奇思妙想。

  當孩子滿心歡喜與你分享他的創意和想法時,不要隨便輕視孩子的童真,孩子的想法不分大小,一定要鼓勵孩子,鼓勵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培養孩子創造的能力。愛孩子,從每個細節,每句話做起。

  4

  懂得傾聽才能瞭解真相

  真正的教育是一場修行,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是單純的。

  大人要試着走進孩子的世界,瞭解孩子的想法,不要隨意揣測孩子。

  有一段很經典的對話,相信你一定聽說過:

  一個孩子拿着兩個蘋果,媽媽問孩子:“你有兩個蘋果,可以給媽媽一個嗎?”

  孩子沒有回答,在兩個蘋果上各咬了一口,媽媽很失望地轉過身去,嘆了口氣,心想孩子怎麼能這麼自私,沒想到孩子說了句:“這個最甜,給媽媽。”

  相比蘋果的甜,孩子的甜更甜到媽媽心裏。

  學會傾聽是一門藝術,無論何時,孩子都是愛父母的。

  如果你還不懂得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試着蹲下來去跟孩子溝通,這會給你們的親子關係帶來很大的改變,你會發現孩子永遠是愛你的,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用好的方式教育孩子,做個正能量父母,讓孩子生活得快樂舒服,自由自在。

  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育兒經驗,歡迎留言評論哦~

  - END -

  *本文爲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文:蛋蛋媽,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ID。關注媽媽手冊,在這裏與百萬媽媽交流育兒經驗,還有大量原創精品親子漫畫,教你快樂育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