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影視從業者還需要的不僅是技術》

  我經常會聽到無論是編劇、導演還是製片人或者演員等任何一個從業者都會抱怨自己做的工作簡直是沒有任何創造性,沒有任何專業感,或者就是垃圾狗屎。而每一個人似乎都像個旁觀者一樣無辜的成爲垃圾項目的受害者。我也經歷了很多自己覺得被叉叉的項目,慢慢有了經驗和積累才能去參與或者主導自己喜歡的項目。而過程告訴我們,其實那些垃圾項目,就是我們和同事的經驗和能力不足,而共同導致的結果。有一個事實,如果一個影視團隊裏有一個足夠高的高手,那麼這個項目將不會成爲垃圾。這個人一定是個通才,他已經掌握貫通了從故事到攝影技術到所有技術環節的要領。

  事實上,無論是哪一個崗位,你都需要了解的更多,或者具備更加全局的技術知識和眼界,才能在一個項目中得到發揮和作出正確的姿勢。比如一個演員如果沒有攝影燈光的概念,他(她)都不知道自己所有給出的表現是否有表現和表達力;如果一個編劇沒有攝影和燈光概念,至少他無法運用這個語言來表達和敘事;一個製片人如果沒有更多的技術知識,也很難從全局上着手作出人財內容的優化決策;或者其他工種,都將面臨如此的問題。因此我們永遠需要更多的經驗、更多的實踐,尤其需要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把他的經驗變成我們的基礎。

  《從業影視四十年的大佬給大家透露了些什麼?》

  曾幾何時,從事影視行業的你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隨着對行業的深入,對業務能力的熟練,卻發現距離真正的大師依舊那麼遙遠, 或許在技術層面,你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同行,可是當你想進階時,卻發現總是差那麼一小點,也許恰恰是這一小點,就是你和大師的差距。

  因此爲了幫助廣大影視從業者更多的積累行業經驗,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我們特意請到了來自好萊塢的攝影師:林良忠老師爲我們製作了十二節大師課,在這裏林老師將會爲廣大影視從業者、攝像、攝影愛好者;vlog創作從業者及愛好者;想進階提升的攝影師帶來專業的技術技巧經驗和他獨到的攝影意識,讓學員能夠在攝影方向走的更高,更遠!

  同時,爲了讓大家更好的瞭解課程,林老師還爲大家親筆撰寫了一段文章,下面,讓我們通過林老師的視角,讓大家看看一位從事四十餘年影視工作的藝術家眼中的影視藝術。

  林良忠:中國臺灣攝影師

  代表作品:“家庭三部曲《推手》(金馬獎最佳攝影獎提名)、《喜宴》、《飲食男女》”《驢得水》、《追愛》、《季風中的馬》(南非德爾班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向日葵》(最佳攝影銀貝殼獎)等……

  林老師致廣大讀者的一封信:

  記得我有記憶以來家中就是從事電影拍攝行業,我從小就在片厰中長大,那時也是臺灣電影行業的黃金年代,一年有 200 多部以上的(電影項目),人手常常不足,於是我初中到大學暑假常去幫忙當小攝助,不久我也會跟焦,換 片,調光,組裝保養機器,也跟了不少香港恆生電影公司來臺拍攝的武打片,專門外銷海外市場。

  有天有位男主角問我為什麼老是要量光,幹嘛用?鏡頭為什麼老換來換去?我一句話都回答不出來,因為我只是天天機器似的工作從不去思考這些問題的奧密。

  而且當時沒網絡,而外文專業書刊都要從國外託人買回,大家學拍片都是要很誠心拜師父,才能從一點點毛積累。

  後來為了學好電影我才下決心去美國紐約大學唸電影,在西方的科學教育及西方電影史的薰陶之下我漸漸才解決了我多年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困惑,最終我也把所學實踐在電影拍攝及電影教育中。

  這次有幸承蒙 亦贊邀請來用網絡教學分享我的理念,我再三在課程中強調要掌握攝影原理的大數據,如構圖張力和鏡頭 mm 的關係,量光比必須用呎燭光確認,當你瞭解這些後,你就知道創作的極限,這樣在大膽的創作發揮時,不用擔心失敗,因為你在感光及光比和鏡頭運動有科學數據的支持,這樣纔可拍出與衆不同的有創新的畫面。

  國內近年來影視澎湃發展,宛如 70 年代臺灣電影工業,往往事求於人,任何人都可上手世界頂尖器材,以及有龐大的預算,但是拍攝效果往往侷限於美學及科學素養不足,在和西方的預備設備的相同起跑點上,但終點也落差很大。

  電影科技的發明和製作到今天仍是以西方人為主導,如果我們願意去學習西方人在電影100 多年來形成的美學和科學原理後去拍攝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片子,相信華語片漸漸會在全球佔有相當的市場,上世紀 70 年代正是如此,未來也必定如此。

  課程名字:

  攝影大師林良忠:12堂光影美學課

  內容介紹:

  本次課程中,林老師將分享其40多年的拍攝經驗與技巧。

  1、專業攝影知識

  電影構圖及其運用、著名導演的鏡頭美學、鏡頭焦距段美學對比及燈光等

  2、實用小技巧

  怎樣從具體場景尋找光源、如何利用身邊的資源讓打光更好看、如何練習對燈光的敏感度等

  3、如何運用手機拍電影

  獨立拍攝的前期準備、如何用單一的手機鏡頭拍攝、更好的利用景別大小來劃分拍攝等

  分集梗概:

  1、電影構圖

  2、 鏡頭焦距段美學對比

  3、著名導演的鏡頭美學

  4、 構圖的運用——實例展示

  5、 三點布光及光比(一)

  6、 三點布光及光比(二)

  7、好萊塢基本三點布光

  8、好萊塢類型燈光

  9、黑色電影

  10、與著名燈光師對話

  11、如何運用手機拍電影

  12、隨手可得之器材運用/手機拍攝實例展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