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的攝影師,像真正的詩人或真正的畫家那樣少見。

偉大的黑白攝影師Peter Lindbergh絕對算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風格被廣泛效仿卻從未被超越,被譽爲時尚攝影界的“魔力詩人”。

Peter Lindbergh

也許你對Peter Lindbergh這個名字還不太熟悉,但他的攝影作品你一定見過。

臉蛋佈滿雀斑的章子怡,有着一種歷經世事的滄桑美;

具有冒險家精神的妮可·基德曼,在他的鏡頭前展示了真實的脆弱;

曾經張狂、性感的叛逆尤物安吉麗娜·朱莉,如今變得理性且優雅,散發着過人的魅力;

所向披靡的凱特·布蘭切特,依舊傲慢的她,卻有着一種華麗的孤獨。

Peter Lindbergh用犀利又不失浪漫的拍攝手法,讓一衆女星都褪去矯揉造作,表現得自然大方,每一道皺紋都那麼美。

如今已經75歲的Peter,在構建時尚權威的前40年裏,他挖掘了一衆明星超模,用鏡頭顛覆了對美的闡釋,重新定義了時尚攝影的含義。

在這個已經可以退休的年齡,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放鬆,並開始享受餘後人生,Peter Lindbergh卻沒有。曾有人問他,有什麼業餘愛好,他猶豫了很久,愣是沒答上來:“一直拍照吧。”

正在拍攝中的Peter Lindbergh

Peter的童年是在德國杜伊斯堡度過的,從小就熱愛美術的他,於1960年代就讀於柏林美術學院。白天他就在Hermannplatz的Karstadt Karstadt百貨公司做產品攝影師,晚上去夜校上課。

十多年的藝術薰陶,給了他日後在攝影創作上無限的靈感。1971年搬到杜塞爾多夫後,Peter纔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攝影。

在充斥着濃妝豔抹的娛樂圈,明星在衆人眼中代表着一種永遠光鮮亮麗、完美無暇的形象……一到各種盛大場合、紅毯,女明星們感覺就像在奔赴戰場,必須要以最美的面貌應戰。Peter Lindbergh卻用他手中的相機,褪去人們的僞裝,還原本真。

“你可能從沒見過這些明星,卸下防備後原始而撩人的姿態。”Peter Lindbergh微微一笑說道。

即使她們似乎真的臉上瑕疵百出:不夠白皙,不夠細嫩,笑起來眼角有紋,鼻翼幾粒雀斑,卻依舊迷人。

人們在Peter的鏡頭前,不想再遮掩任何東西,包括她們的臉頰、思想、靈魂、想法、夢想、掙扎、感情成長,所有的一切。

那種從鏡頭中撲面而來的複雜情感,猶如一把溫柔刀,殺死內心的虛無。

這些女星們在職業之外,也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樣會孤獨,會脆弱。

Peter的照片不會過多地PS,用袒露代替了繁複,美得更加純粹。

Peter鏡頭下的時裝模特,也不是靠着誇張炫目的姿勢,不是靠着閃耀的潮流服飾,而是將這些通通摒棄,模特們穿上大碼白襯衫,樸素,平凡卻很有張力。

乾淨簡潔的畫面,卻有着強烈的形式感,和震撼的視覺衝擊力。

Peter着重挖掘每一個人的本色之美,並淋漓盡致地表現在畫面之中,顯得迷人又自然。

就像加了檸檬片的白開水,純粹中帶着些酸澀,撩撥你的視覺味蕾。

即使是商業大片,他作品中擁有的精良畫面,以及崇高的美學風格,依然被世人視爲精妙的高雅藝術。

舉手投足間帶着若隱若現的性感,不停挑逗着人們心中的那份悸動。

別人問他,你已經70多歲了,還能保持熱情的祕訣是什麼呢?

老爺子答道:“我對創作的渴望不會減弱。我問自己:爲什麼我該對事物失去熱情?我還不想退休。我的腦袋還在運轉。我知道我想做什麼,也知道不想做什麼。”

Peter認爲:每個人都得明白自己的天賦,珍惜它,讓它可視化。

可以說,他將自己的大半人生都奉獻給了攝影事業,他對時尚的塑造、影像的判斷力無可置疑,這樣一種與生俱來的視覺力量,亦是視覺歷史的精華所在。

Peter鏡頭中的美,終究不是膚淺的,絕不只是涉及靈魂的一副皮囊,有着一種說不出的魅力與韻味。

這樣的美,不需要濃妝來支撐,這樣澄澈的眼神,不需要眼線來凸顯,只需自然而然地美麗着。

作爲攝影大師,Peter Lindbergh透過事物的表象,挖掘出各種深層力量的跡象,而這種美的力量,比什麼力量都要強大。

文 | 私房姐

圖 | Peter Lindbergh.com

本文爲時尚特邀稿件,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僅限於非商業性信息傳遞之用,如有侵犯您正當權益,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刪除,並致以歉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