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9日晚,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公佈,黑洞熱潮襲來!始料未及的是,A股上市公司視覺中國“版權門”上演黑洞吞噬序曲,視覺中國成爲第一個被黑洞“吸走“的公司。

  早盤伊始,逾10億資金砸盤,視覺中國一字跌停,封單量超過50萬手。

  “黑洞”席捲下的視覺中國,其過度維權的盈利模式顯露無疑,暴利增長路徑的不可持續或使其失去高增長的神奇光環。

  疑似釣魚維權下的重重陰影

  4月12日新華社發文稱,“長期以來,視覺中國動輒揮舞版權大棒索取高額圖片版權費用的做法讓很多媒體苦不堪言。希望其能引以爲戒,莫把版權變霸權”。

  縱觀此次“版權門”事件,視覺中國多次發聲與補救措施皆有矛盾之處,背後折射出“雙重標準”與過度維權的邏輯。此前視覺中國 “釣魚式維權”的模式飽受詬病。

  早在2018年7月3日,創投大佬經緯中國張穎發文批視覺中國,質疑其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企業,然後索取鉅額賠償,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並認爲,這種勒索的商業模式難以持久。

  對此,視覺中國創始人否定稱,長遠來看,我們不可能敲詐勒索,只是基於商業合作下,提供優質服務,提高行業產權保護意識。

  據多位媒體人士透露,視覺中國的商業模式“很流氓”,無意使用其圖片後,被要求合作或購買高額圖片包。後期合作終止還要求將之前購買使用過的圖片刪除。

  正如,人民日報指出著作權是否真正成立,在視覺中國揮舞版權大棒四處出擊,自媒體瑟瑟發抖之際,視覺中國同樣面臨海爾、南京蘇寧、360清理大師、鳳凰網、百度等企業logo圖片侵權的質疑,這是否爲壟斷地位下的雙重標準?

  不僅如此,視覺中國同樣被指對內壓榨攝影師。記者採訪多位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瞭解到,在其高速發展賺取暴利的同時,攝影師圖片抽成比例爲25%左右,不過業內正常水平。

  查閱其公告顯示,2017 年以來,視覺中國先後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一點資訊、鳳凰網、搜狗等互聯網平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與趣頭條、得到、視覺志、一條、吳曉波、十點讀書、葉檀財經等新型互聯網公司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與此同時,中小媒體與攝影師弱勢羣體,卻被籠罩在 “釣魚”執法的陰影下。“釣魚”或許爲過,雙標與過度維權體現明顯。

  新華網報道稱,我們不能容忍打着知識產權保護的旗號,反過來帶頭侵犯知識產權;我們不能容忍打着市場化商業化的旗號,卻在過程中走上歧途,甚至違背法律,嚴重背離初衷。或許這是對“釣魚維權”的恰當定論。

  灰色產業鏈打通高盈利的成長邏輯

  近年來,互聯網傳媒行業發展迅猛,視覺內容成爲內容生態的重要傳播媒介。視覺中國通過海量的視覺內容與平臺搭建,形成高速增長的產業邏輯。但是,這種依靠行業版權維護薄弱與監管缺位的紅利實現快速增長的模式,能否持續推動公司增長有待商榷。

  公開資料顯示,視覺中國是一家以“視覺內容”生產、傳播和版權交易爲核心的互聯網公司。2014年,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在A股上市。當時定增發行價爲5.28元/股,按日內股價,定增收益依然超過400%。

  2017年以來,視覺中國研發了鷹眼圖像版權網絡追蹤系統,能夠追蹤其圖片使用情況,更鎖定潛在的客戶,並提供授權管理分析、在線侵權證據保全等服務。2017年內,視覺中國通過“鷹眼”發現的潛在客戶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幅超 84%,新增年度協議客戶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 54%。

  有意思的是,鷹眼系統一出,視覺中國法律訴訟暴增,精準度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公司營收節節高升。

  天眼查數據顯示,2009年至今,視覺中國主體公司爲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法律訴訟有141條,其旗下兩家公司漢華易美涉及法律訴訟4011條,華蓋創意涉及法律訴訟8000餘條,三家公司涉及糾紛案件共12000餘條,其中案由絕大部分爲起訴他人公司作品侵權。

  再來看視覺中國的業務營收與利潤增長,2014年至2017年的營收分別達3.91億元、5.43億、7.35億、8.15億;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分別達0.97億、1.56億、2.12億、2.88億。

  自2014年4月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上市以來,其主營收入來源便是視覺素材與增值服務,這一業務的毛利率常年保持在60%的高水平之上,營收佔比在70%以上。查閱2017年年報,視覺中國4大業務板塊中,廣告創意與數字娛樂明顯萎縮,軟件信息服務板塊毛利率下滑,盈利能力相對弱勢。

  來源:視覺中國2017年年報

  記者注意到,2017年“鷹眼系統”助推下視覺中國整體銷售毛利率突破65%,淨利率則是連續多年均在30%以上,特別是淨利率顯著高於行業板塊,超過五糧液(35.07%),這在A股市場中非常罕見。

  截止至2018年三季度末,視覺中國前三季度營業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 20.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21億元,同比增長 35.31%。其中“視覺內容與服務”實現營業收入 57,369 萬元,同比增長 34.48%,佔主營業務比重飆升至81.81%,凸顯其業績依賴下的高增速與脆弱性。

  另據Wind數據顯示,視覺中國市盈率PE爲50.70,明顯高於行業均值23.08。此次“黑洞版權門”爆發,各方申討與責令整改下,特定行業階段下的暴利模式似乎顯露其脆弱與不可複製性,其高估值或缺乏持續支撐。

  本次“黑洞”事件揭露了出版行業的暴利生意經。隨着監管介入全面整改,版權保護政策趨緊,加之視覺行業微利化大勢所趨,其壟斷格局下的灰色產業模式或將打破。彼時,視覺中國的發展將面臨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4月12日起,視覺中國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5.39%,解禁市值超過100億元。日內開盤視覺中國股價即封死跌停板,龍虎榜數據顯示,視覺中國賣方席位中有4個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賣出金額達3504.57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