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维也纳, 一定会提到音乐, 就算不是学音乐的也知道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除了现为奥地利的首都, 还是历史课本上曾出现过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首都, 邻近捷克 匈牙利 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 自古以来在中欧地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维也纳发展成今日国际级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可回溯到哈布斯堡王朝时期, 维也纳在该王朝的统治下蓬勃发展, 包含今日所见的维也纳大学及圣史蒂芬大教堂都草创于此时期。鉴于维也纳优良的地理地位, 历史上经历的战祸自然不少, 包含土耳其的鄂图曼帝国 法国的拿破仑等皆欲夺下维也纳, 拿破仑更曾两次占领维也纳。

由于维也纳辉煌的历史地位, 自然吸引许多音乐家前往此地发展, 包含众所皆知的莫札特 贝多芬 海顿 马勒 布拉姆斯 或是在地人舒伯特 约翰史特劳斯等,
在维也纳的街头随处可以遇到音乐家的足迹, 与音乐相关的景点更是多不胜数。

v2  v3  
如果勤于走动的话(我不得不说幸好我带了大把的酸痛贴布拯救了差点截肢的腿),维也纳的路面的确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当然也要走路不看路喜欢看地板啦,除了举头望望别具历史的建筑和景点以外,低头族在维也纳也别有乐趣呢! 可惜我没有找到贝多芬和布拉姆斯,不知在哪附近的地面上(还是大师不能踩在脚下? 那叫上面史麦塔纳、巴尔托克、理查史特劳斯、威尔第、马勒...这些人何去何从啊啊啊啊~~~?)


来到维也纳这天, 因为从布达佩斯开车入城, 我们先顺路去了音乐家公墓和百水公寓, 时近中午, 于是先到民宿Check in

民宿的老嬷嬷非常友善, 公寓大又干净, 布置精巧, 自然民宿主人也希望我们保持干净, 是这次欧游行唯一一间要求我们进屋要脱鞋的, 身为台湾人自然都有进屋拖鞋的习惯, 民宿主人开口前, 我们早把鞋子脱掉换上室内鞋了, 她一见变露出满意的笑容觉得我们体谅她擦地板的辛劳, 民宿本来已有附早餐, 但为了犒赏我们"爱干净", 她特别多附了一条土司和全新的盒装奶油, 我们欢欣鼓舞地收下这额外的战备粮食啰!

v1  


下午的首站是维也纳旧城的地标 - 圣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 这座世界第二高的哥德式教堂无疑是维也纳的象征, 这座教堂最初建造于西元1147年, 本来属于罗马式建筑, 两度遭遇大火之后, 14世纪时便整建成哥德式风格, 之后又饱经土耳其人侵略与二战的摧残, 南北塔陆续于15 16世纪建造完成, 到了18世纪才有高塔的出现, 整建工作持续不断地进行, 即便现今, 圣史蒂芬大教堂仍随时包裹在工程的鹰架下。

圣史蒂芬大教堂与古典音乐的历史可说是颇有渊源, 海顿幼时便是在此加入合唱团的, 莫札特的婚礼和葬礼都是在这儿举办;而据传, 贝多芬正是因为教堂的钟声响起惊飞了塔顶上的鸽子, 而自己却听不见, 才惊觉可能失聪了。


参观教堂需要门票, 如果时间充裕的旅客, 可以选择全含的套餐, 票价为17.9欧, 包含了教堂主体 南北塔 地下墓室 珍宝室等, 我们这次只选择了最基本5.5 欧元的语音导览, 参观者会领到一台导览机, 主教堂中的展品前有编号, 参观者可以自由地走动依照喜好停留, 需要了解详情的时候直接选择导览机上的编号即可, 有多国语言的导览机可以租借。

参观完内部后, 我们还沿著教堂外围走了一圈, 不论教堂内外, 宏伟高耸的教堂主体, 繁复精美的石柱雕刻, 繁琐细致的浮雕镶板, 再再让人屏气凝神驻足欣赏(真的只差科隆大教堂一咪咪), 维也纳的地标当之无愧!

CIMG3199  

圣史蒂芬大教堂位在维也纳的老城区内, 各大交通工具都汇集于此, 搭乘地铁 U1/ U3到同名的Stephansplatz下车, 出站即可看到教堂耸立面前。

维也纳的地铁十分发达, 绝大部份的景点都可以利用U-Bahn抵达, 强烈建议一定要住在地铁站附近, 真的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我们这次因为是自驾游, 住处附近停车也是主要考量, 最后挑中了U4靠近熊布朗宫附近的民宿, 停车一天才五欧 不像该死的布拉格好胆收五十欧, 搭车进城交通时间约20分钟。记好站名,地面电车Strassenbahn也是超级方便,但如果不是买整日交通券的话,切记电车上的售票机只收零钱 很容易手忙脚乱人心惶惶的节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