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自己的思維,只要靜下來,等著大腦里思維產生的過程。那麼,一個想法就會冒出來。然後,我們看到這個想法流過,消失。嗎就是信息而已。我們看到信息流過,那麼,我們也是信息嗎?相對論說,觀察與被觀察是對立的。所以,思維想法是大腦里產生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感覺到。看到。而意識,並不是想法。也不可能產生自大腦。因為,大腦停止的震驚,空白,斷片時,意識依然存在。意識並不是依賴大腦存在。而是利用大腦的角色。有時,簡單可以看到的,卻不被認可。人類就是這麼奇怪。


「物質」已經是意識活動的對象和意識內容了。物質與意識的對立也是人們憑藉直觀經驗感覺到的區別,如果說意識活動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就等同於說:意識就是物質,或,物質就是意識。最多也就解釋到意識活動是物質運動表現出的機能。這樣的話,物質與意識的對立就消除了。於是,這個提問就不成立(沒意義的問題)了。如果說,意識就是意識,物質存在只是意識活動的對象,那麼,意識又是什麼呢?這就又否定了意識是物質運動的機能這個判斷。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意識所解決的問題都是非自己的存在,是意識的對立物。如果用意識活動本身來解釋什麼是意識活動,這就陷入了主體自指的邏輯悖論中,就如同用火焚燒火,用水澆灌水,用刀來砍刀自身,用自己的右手來抓自己的右手一樣,是一件永遠沒結果的事情。羅素的鄉村理髮師悖論,還有集合悖論,想必有些人知道,就是說任何一個主體對其他客體所定義的事件是不可自指的。意識活動可以對任何非自己的對象進行解釋和思考,唯獨無法思考自身,如果真想擺脫這種悖論,則當另闢途徑……這個話題就多了,也超出這個問答了,不說了。


人類的意識(思維)是物質世界經過漫長的發展,出現了人類社會才有的,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動物不具備社會性,所以只有心理狀態而無思想意識。人的意識是在勞動過程基礎上形成社會關係才岀現的,不是基因突變形成的,馬克思說勞動創造了人,當然產生了人的思維意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